学术投稿

沧州市区县卫生防疫体系现状分析

孙洁

关键词:沧州, 市区, 卫生防疫体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完善的管理, 运转模式, 控制系统, 抗击非典, 疾病预防, 广泛传播, 公共卫生, 非典疫情, 传染病, 状况, 政府, 历程, 警钟, 建设, 防治, 成绩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很多传染病被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现有的防疫体系明显落后了.如非典疫情的发生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传播,给卫生防疫体系状况敲响了警钟,不健全的、不完善的管理和落后的运转模式,都是造成疾病广泛传播的因素.抗击非典的历程,提示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的建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采取整群抽样法,对621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多较好.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问题高于城市生源大学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生源大学生SCL-90中的10个因子得分、心理状况中的自我感觉项目得分均明显比城市生源大学生高.结论: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差别,根据城乡不同生源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玉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杭州市开展医疗市场监督管理的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医疗机构的多元化发展,给医疗机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1].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00年成立后,作为市卫生局的执行机构,开展综合执法,在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作者:汪鸿文;潘溢泓;汪志强;谢任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市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了解广州市毒蘑菇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干预对策,为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发生的12起毒蘑菇中毒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毒蘑菇中毒的罹患率100%,死亡率高达18.97%,是广州市食物中毒主要的致死因素.中毒人群以外来民工为主,发生中毒的时间与广州市的梅雨潮湿和台风多雨季节有关,中毒发生地点以家庭为主,中毒蘑菇主要是致命白毒伞、铅绿褶菇.结论: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能有效地降低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迎月;何洁仪;马林;毛新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冻干和液体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安全性与免疫效果观察

    为了解冻干和液体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在衢州市选择24~36月龄和18~25岁人群,分2组接种冻干和液体甲肝减毒活疫苗1针,观察免疫后48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检测免疫后6周血清甲肝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儿童和成人接种2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后,均未见有明显接种反应,疫苗安全性良好.冻干疫苗接种组和液体疫苗接种组,接种前甲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41%和25.9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6周,甲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和72.5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60.85mIU/ml和48.56mIU/ml,接种后两组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冻干疫苗较液体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作者:徐翔;吕跃民;雷林海;邹亚洲;雷绘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聚餐性食物中毒听证案

    1 案情简介2001年8月22日,市卫生局接到某镇卫生院接诊疑似群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后,立即派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人员到达事发现场、救治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马景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硫磷对PEO4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对PEO4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耗尽细胞内雌激素的常规传代培养的PEO4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及其凋亡情况.结果:雌激素耗尽可诱导PEO4细胞发生凋亡.1×10-6mol/L对硫磷处理细胞72小时显著抑制细胞的凋亡作用并可促进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结论:有机磷农药污染可能与近年来卵巢癌发病率升高有关.

    作者:田晓宁;吴春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美国CDC改革信息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本刊主编李立明教授为本刊提供了美国CDC新改革方案及美国CDC主任的一封公开信,现全文发表,供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管理者们分享.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二起由甲胺磷农药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7月6日,巫溪县城厢镇连续发生二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甲胺磷农药污染空心菜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刘满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锡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无锡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对目前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相关项目的调查和采样监测.结果:调查18个单位均有院内感染控制组织和制度,有相应消毒隔离制度,但不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水平不均衡,总体上领导重视不够,组织设置和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比不到位.结论:无锡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作者:沈元;王荷生;孙燕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思路下卫生检验常规工作的质量保证

    理化检验工作的目的是提供公正、准确、科学的检验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和卫生监督提供科学根据,为社会需求提供技术服务,实际工作的具体思路是保证每次检验、每个样品都符合公正准确的前提.

    作者:冯宝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福田区暗娼艾滋病现场流调采样的做法与成效

    为了完善综合监测系统,更有效地监测艾滋病流行状况以及艾滋病流行相关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自2004年开始,在原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国家试行设立暗娼人群的国家级HIV综合监测点,将生物学监测与行为学监测相结合.

    作者:张世英;黄慈林;张雪;方琼;曾维;田华伟;程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食用未炒熟豆角导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6月2日21∶30,大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市第二医院报告,该院急诊室有二十余人就诊,疑似食物中毒,监督所立即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赶赴医院,监督所4名监督员于21∶55赶到市第二医院进行调查.

    作者:吕殿荣;李忠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适应新时期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和卫生监督信息快速发展的需要,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也实现了由手工报表到由计算机网络直接传报的重大变革.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减少了中间环节,体现了统计报告的真实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卫生统计工作技术发展和变革的必然趋势.但是,自开展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以来,发现在新卫生监督报告卡的编写、国家卫生监督执法报告系统以及统计报告工作的实际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曹艳;刘布涛;王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深圳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根据2004年专项调研,分析了深圳市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情况,发现存在服务环境和设备不健全、删减检查项目、技术操作不规范、缺乏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法规滞后等问题.建议制订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服务规范;将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规范化管理;把好人员准入关,强化专业培训;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等,提高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质量.

    作者:彭朝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994~2003年福州市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福州市1994~2003年乙型肝炎发病趋势,为制订控制乙型肝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11.5版软件包对福州市近10年的乙型肝炎发病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94~2003年乙型肝炎平均发病率为59.61/10万,1994年为35.36/10万,逐步上升,2003年已高达91.18/10万;季节分布以春夏发病构成较高,冬季低,但一月份例外;市辖区乙肝发病率比福清外的大部分郊县高;发病年龄以20~组高,<10~组和>65~组的比较低;男女发病率比为2.45∶1;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学生次之.结论:福州市乙型肝炎发病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各年龄组间及性别间发病率差异大.

    作者:郑能雄;林云钦;郑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制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职业病防治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进行职业病防治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者:孙凤文;孙全胜;张华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北京某社区35岁以上慢性病人群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目的:对北京市某社区1 645名35岁以上慢性病人群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制定社区慢性病防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该社区35岁及以上慢性病人群患病后47.96%的人选择看医生,40.67%的人选择买药(包括家庭药箱),11.37%的人选择自我护理;该人群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居住小区、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医疗保障形式和疾病的发生情况等.结论:加强慢性病防治,积极开展弱势人群自我护理和用药方面的健康教育,主动迎接医疗改革的冲击.

    作者:张蔚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方案及保障措施效果评价

    为了掌握郑州市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的底数和其中感染HIV病毒的人数及现症病人数,郑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郑州市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普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工作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成立了市普查领导小组和督导领导小组,采取领导干部一级包一级,督导小组一层查一层的组织保障措施.对郑州市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摸底普查.对<方案>及组织保障措施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价,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个调查方法.

    作者:房其美;李永香;米凤琴;张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突发性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1 基本情况镇自来水厂负责向全镇制供生活饮用水.镇农贸市场地处该镇中心,现有水产、蔬菜、生肉、熟食、副食品等各类摊位56户,其中熟素食摊位2户,熟食(白斩)摊4户.

    作者:王建跃;顾全忠;陈国水;章金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妆品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条例>)及<实施细则>实施十余年来,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从规模到数量已经翻了数倍,品种从百种增加到数万种,化妆品卫生质量的优劣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惩违法分子是当今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受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差等问题,影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作者:袁玲;蒋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