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斌;陈心广;李十月
目的 探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的孕产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为其病因学研究以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在苏州市区随机整群抽取1 5个幼儿园160个班级共4 001名儿童,采用儿童运动成套评估工具(M-ABC)对DCD筛查和确诊,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CD危险因素.结果 多水平logistic同归模型分析显示,在控制班级群内聚集性以及儿童性别、年龄、Kaup指数情况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史、早产史、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史纳入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7.030、3.374、1.993,P值均<0.001),可能与DCD存在关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轻微脑发育障碍与运动协调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轻微脑发育障碍对运动协调能力的发育具有不良影响.结论 孕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对儿童DCD存在影响.
作者:花静;孟炜;吴擢春;张郦君;古桂雄;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柯萨奇病毒B5(CVB5)云南分离株A210/KM/09全基因序列及其遗传特性.方法 设计针对CVB5引物,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序列,利用Mega 4.1、RDP3和SimPlot 3.5.1软件分析全基因序列.结果 CVB5 A210/KM/09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 372 bp,编码含2 18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A210/KM/09全基因组核苷酸及所推导的氨基酸与CVB5/CC10/10同源性高,其同源性分别为92.5%和97.3%;而与其他CVB5毒株如17Y、19CSF、20CSF、1954/85/US、2000/CSF/KOR、03001N、CoxB5/Henan/2010、CVB5/SD/09和Faulkner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0.1% ~ 92.5%和95.0%~ 97.3%;A210/KM/09与其他CVB5毒株的各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3% ~ 96.3%和85.3%~100.0%,其中与VP3、3D区段核苷酸的同源性低.基于CVB5全长VP1基因序列进行种系进化分析,可将CVB5分为A、B、C和D4个基因型,其中C基因型可再分为C1~C4基因亚型,D基因型可再分为D1~D4基因亚型.中国CVB5流行株主要聚集在C4基因亚型,国外流行株主要聚集在D1、C2亚型.结论 A210/KM/09分离株为C4基因型.
作者:刘建生;邵聪文;赵卫中;张云昆;吉玛;朱艳菊;马忠飞;马绍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国城市儿童哮喘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全国43个城市0~ 14岁儿童哮喘调查中临床确诊的全部哮喘病例为病例组(12 450人),与病例年龄、性别匹配者为对照组(14 500人),采用全国统一设计、以ISAAC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cs in Childhood)环境因素问卷为基础的哮喘调查问卷,通过x2检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分析阐述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调查对象共计26 950人(男∶女=1.55∶1).经GLMM分析,年龄、民族、性别、过敏史、家族史、母亲职业、抗生素用药史、早产、剖宫产、蛋白辅食添加时间、烹调燃料、使用空调、房屋装修、家人吸烟、居室霉斑及家庭种植花草为中国城市儿童哮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部分危险因素对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影响程度不同,室内种植花草对新发哮喘(OR=2.09,95%CI:1.30 ~ 3.36)和现患哮喘(OR=0.80,95%CI:0.74 ~ 0.86)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危险因素因年龄而异,<3岁组哮喘主要影响因素为过敏、感染、气味刺激和早产(OR=1.72,95%CI:1.42~ 2.08),3~5岁组的危险因素增加了性别(OR=1.18,95%CI:1.03~1.35)、低出生体重(OR=1.69,95%CI:1.17 ~ 2.44)和剖宫产(OR=1.26,95%CI:1.10 ~ 2.45):6~ 14岁组的危险因素增加了年龄(OR=0.97,95%CI:0.95~0.99)、民族(OR=1.61,95%CI:1.26~2.06)和迁居(OR=1.68,95%CI:1.39~2.03).结论 中国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过敏、感染和其他环境因素,其机制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作者:王强;徐春雨;徐东群;刘传合;陈育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如何估计和校正筛查或诊断试验中存在的证实偏倚,文中通过宫颈癌筛查实例,采用逆概率权重法R软件CompareTests校正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利用随机抽样方法生成新数据,将逆概率权重法计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传统计算方法以及大似然估计方法计算得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PV自检法的真实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3%(95%CI:74.23~89.93)和85.86%(95%CI:84.23 ~ 87.36).随机抽样结果显示,传统方法计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8%(95%CI:80.74~ 95.56)和71.96%(95%CI:68.71 ~ 75.00),采用逆概率权重法校正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5% (95%CI:63.11~92.62)和85.80% (95%CI:85.09~ 86.47);采用大似然估计法校正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3% (95%CI:66.81~93.46)和85.80% (95%CI:84.20 ~ 87.41).表明在复杂抽样情况下,逆概率权重法能够有效校正存在证实偏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康乐妮;张韶凯;赵方辉;乔友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采用网络爬虫技术分析2013年中国各省份通过活禽贸易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活禽的可能传播方向和范围,并预测疫情发展趋势.数据分析显示,有18个省份存在高感染风险,其中13个省份截止2014年2月已有报告病例.预测5个无感染风险的省份迄今未报告病例.
作者:卢珊;陈晨;于伟文;王海印;杜鹏程;阚飙;徐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以HP、慢性荨麻疹为检索词,检索维普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筛选后纳入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Stata软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 入选研究共37项,累计慢性荨麻疹病例2 909人,对照组1 873人,数据表现为异质性.与对照组比较,HP感染增加慢性荨麻疹的发生风险(OR=3.20,95% CI:2.31~4.43).回归分析显示检测方法和地区分布是结论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生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分右地区和检测方法有关.
作者:唐路得;张沿君;高晓萌;董瑞;张喜凤;谷鸿喜;商庆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海南省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方法 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结果 19份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中18份为VK210,1份为VK247,VK210为优势亚型.与参考株相比,VK210又分为7个亚型,VK247仅有1个亚型.VK210各亚型中GDRAD(A)GQPA重复序列均存在不同数量的D或A点突变,属于高度突变区域;其余重复序列(GNGAGGQAA和GGNA)大多数仅发生基因数量的增减变化.海南省疟疾控制阶段和消除阶段间日疟VK210和VK247基因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化树分析显示两基因型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簇.结论 海南省消除疟疾前期仍存在两种基因型间日疟.与控制阶段相比,种型间构成比差异不显著,间日疟虫株消失结果相一致.
作者:李雨春;王善青;胡锡敏;王光泽;蒙锋;曾文;陈春香;童重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和鉴定新疆北疆石河子市、沙湾县、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媒介蜱,并确定其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方法 选择4县市6个牧区为调查点,采集羊源寄生硬蜱,结合形态学与16S rRNA进行蜱种鉴定;采用BSK-H培养基对莱姆病螺旋体分离培养,并用硝酸银染色和巢式PCR法进行病原检测,阳性产物测序结果比对,并与11种GenBank参考序列比对,确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结果 6个调查点共采集寄生硬蜱900多只,经形态学与16S rRNA鉴定分别为图兰扇头蜱、刻点血蜱、亚洲璃眼蜱和边缘革蜱;从中分别选取样本硬蜱共102只,分24管,分离培养后结合巢式PCR和硝酸银染色共获得16管阳性培养物.5S ~ 23S rRNA基因间隔区测序比对分析表明,所有菌株为伯氏疏螺旋体与国际报道的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B31)基因型具有高度同源性,同源性为98.6% ~ 99.5%; OspC基因型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4县市分离获得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为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且存在生物多样性.从图兰扇头蜱中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为我国首次报道.
作者:张璘;王远志;陈创夫;李永祥;张科;杜景云;张亚丽;车召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00-2009年脑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处上报于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的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分别计算发病(死亡)例数、粗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和顺位、中国标准人口构成(中标率)、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世标率)、累积率、截缩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95%CI等指标.结果 2000-2009年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地区共计报告脑肿瘤新发病例5 123例,占癌症新发病例的3.14%.脑肿瘤发病率为8.53/10万,中标率为5.72/10万,世标率为6.64/10万,居癌症发病顺位的第7位.脑肿瘤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70~ 74岁组达高峰(24.09/10万).脑肿瘤发病率历年变化呈总体增长趋势,发病率从2000年的6.87/10万上升到2009年的8.35/10万,APC为1.58%(95%CI:-2.17%~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计报告脑肿瘤死亡病例2 357例,占癌症死亡病例的2.47%.脑肿瘤死亡率为3.92/10万,中标率为2.45/10万,世标率为2.96/10万,居癌症死因顺位的第7位.脑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0~39岁期间处于较低水平,在80y84岁组达高峰(17.64/10万).脑肿瘤死亡率历年变化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死亡率从2000年的4.30/10万上升到2006年4.63/10万的高水平,然后降至2009年的3.83/10万,APC为-0.65%(95%CI:-3.35%~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脑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中老年人群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群是脑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重点人群.
作者:李辉章;毛伟敏;汪祥辉;余传定;杜灵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描述1996-2010年北京市多胎妊娠变化趋势,比较单胎和多胎妊娠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以1996-2000、2005和2010年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活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采集项目包括产妇年龄、胎数、分娩方式、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贫血、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孕周等.出生体重及率的趋势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直线拟合来评价.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研究对象包括63 661名活产新生儿和62 895名产妇(其中单胎产妇62 135名,多胎妊娠且胎儿均为活产产妇751名).1996-2010年多胎妊娠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02%(P<0.05);多胎妊娠剖宫产率平均每年增加2.25%(P<0.01);15年来多胎和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2000年以前单胎儿出生体重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3.7 g(P<0.00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变化不明显;早产发生率多胎儿平均每年增加1.62%(P<0.05),单胎儿略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16%(P<0.05).此期间单胎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50 g,多胎儿<2 500 g;多胎儿低出生体重率和早产率显著高于单胎儿;多胎妊娠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单胎产妇.多胎妊娠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妊娠贫血的发生率(44%和11.2%)明显高于单胎妊娠产妇(12.8%和23.2%),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995-2010年北京市多胎妊娠率明显增加.多胎妊娠产妇较之单胎妊娠产妇更易于发生妊娠高血压、妊娠贫血.
作者:陈芳芳;滕红红;滕越;王文鹏;赵娟;武明辉;张雪;米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集合核酸检测方法在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HIV急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低档场所FSWs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采用胶体硒法对HIV抗体初筛检测;对初筛阴性者采用集合核酸检测方法检测HIVRNA,若为阳性,3个月内随访并采集血液进行确证;应用估算公式计算HIV年发病率.结果 共收集6 469例FSWs的血液样本,HIV抗体初筛阳性139例,阳性率为2.15%.刘6 330例初筛阴性者进行集合核酸检测,7例为HIVRNA阳性.3个月内随访检测,6例出现HIV-1抗体阳转,诊断为HIV急性感染者. 2011年广西低档场所FSWs的HIV年发病率为1.45 (95%CI:1.17 ~ 1.76)/100人年.结论 集合核酸检测用于HIV传播的高危人群检测可以发现急性感染者.
作者:李剑军;张鸿满;沈智勇;周月姣;方宁烨;王斌;王江伟;唐振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国≥60岁老年人业余锻炼及静态行为.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利用包含全球身体活动问卷(GPAQ)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18岁成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业余时间中、高强度休闲性身体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身体活动信息.本研究利用其中15 193名≥60岁调查对象的信息,对老年人业余锻炼及静态行为进行分析.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计算从不锻炼率、每周参与至少3d且每天至少30 min中等强度或相当量活动比例(经常锻炼率)和每周参与至少5d且每天至少30 min中等强度或相当量活动比例(积极锻炼率)以及总静态行为时间等指标.结果 中国≥60岁老年人从不锻炼率为85.4%(95%CI:83.5% ~ 87.3%),经常锻炼率为12.0% (95%CI:10.0% ~ 13.1%),积极锻炼率为9.9%(95%CI:8.5%~11.3%).其中城市人群经常锻炼率(23.8%,95%CI:20.7%~26.9%)和积极锻炼率(20.5%,95%CI:17.9%~23.1%)均明显高于农村.随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增加,老年人经常锻炼率和积极锻炼率均上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平均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4.2 (95% CI:4.1 ~ 4.4)h,平均每日看电视时间为105.1(95%CI:100.6~ 109.6)min.城市地区、教育水平及家庭经济收入均较高的老年人,每日总静态行为和看电视时间均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老年人业余时间参与锻炼的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老年人的锻炼情况更值得关注.
作者:张梅;陈晓荣;王志会;王丽敏;姜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个别重症患儿可发生死亡[1].自2008年我国将其列为法定传染病以来,报告发病人数居丙类传染病之首并逐年增加,死亡病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贵州省手足口病发病及死亡趋势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为了解贵州省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及探讨死亡可能影响因素,对2012年报告的51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姚光海;邹志霆;王丹;郭军;聂炜;刘慧慧;唐光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研究对辽宁、河南和湖南3省城乡成年居民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调查,为成年居民身体活动促进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①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辽宁、河南和湖南3省中各随机抽取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再在每个点抽取50名18 ~ 6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身体活动测量:利用百利达AM-120活动监测仪收集步数和活动强度等信息.监测仪佩戴与测试前进行初始化,录入受试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步距等[1].受试者佩戴检测仪3d,睡觉或者洗澡时取下(3~4d有效的身体活动测量能很好地反映出受试者的身体活动习惯,测信度达0.7[2]).③判定标准:根据中国身体活动与健康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进行判别,3≤能量代谢当量(MET) <6为中等强度身体活动,MET≥6为高强度身体活动;身体活动量低于推荐量(步行≥6 000步/天、每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150min或每周高强度身体活动≥75 min)为不足[3].④统计学分析:应用SAS 9.1软件清理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资料用M与四分位间距(Q)表示,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
作者:苏畅;张兵;王惠君;王志宏;张继国;杜文雯;张伋;翟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发病和生存情况.方法 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和管理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发病趋势、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总新发患者5881例,粗发病率为49.36/10万,标化发病率为31.21/10万.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分别为31.09/10万和18.27/10万;标化发病率为14.49/10万和8.83/10万.不同性别结肠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岁以后结直肠癌发病率迅速增加.结直肠癌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3.48),但标化发病率未见明显增长(APC=0.39).因结直肠癌死亡3 735例.年均粗死亡率为31.3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72/10万.60岁之后死亡率明显上升.男性直肠癌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肠癌和直肠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88%和54.16%,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0%和66.18%,高于非手术组37.22%和3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年龄是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其死亡率显著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韩雪;黄辰曦;赵佳;丁一波;张宏伟;曹广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某医院一起扁桃体炎暴发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利用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收集可能的危险因素,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该次疫情共发病74例,以20 ~ 30岁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集中在8月20-22日发病,且均为医院员工,以医生和护士为主,无住院患者发病.患者空间分布以手术室、麻醉科和外科相关科室居多(71.62%,53/74),其中39.19% (29/74)分布于手术室和麻醉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月19日进入配餐间午餐为暴露的危险因素(OR=6.67,95%CI:1.92~23.23).采集患者咽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出β溶血性链球菌.结论 该次疫情为一起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医院内急性扁桃体炎暴发,8月19日进入配餐间午餐为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不排除食源性和飞沫途径传播.
作者:张双;冯敏;曾伟;庹晓莉;贺云峰;安寒;何燕;陈文伟;刘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浙江省成年居民血压水平的区域聚集性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方法抽取浙江省60个街道/乡镇共17 437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水平模型分别分析SBP和DBP.结果 男性SBP为(125.14±17.90) mmHg、DBP (80.02±10.07)mmHg,女性SBP为(123.36±20.20)mmHg、DBP(77.42±10.09) mmHg;城市人群SBP为(126.29±19.46) mmHg、DBP(79.64±10.20)mmHg,农村人群SBP为(122.82±18.86)mmHg、DBP(77.99±10.0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BP和DBP与年龄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21(P<0.001);在SBP和DBP的变异中,环境因素分别占5.24%和4.96%;个体水平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服用降压药、体育锻炼、吸烟、饮酒、BM1、WC、FPG、TG和TC对SBP和DBP均有影响(P<0.05),家庭经济收入对SBP有影响(P<0.05),文化程度、限盐摄人、职业强度对DBP有影响(P<0.05);FPG和TC水平与SBP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TC水平与DBP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街道/乡镇间存在变化(P<0.05).结论 浙江省成年居民血压分布具有地区聚集性,高血压的预防既需要考虑年龄、BMI、FPG、TG和TC等个体因素,还应考虑地区因素以及不同地区人群对危险因素的敏感性,从而制定针对不同区域的预防策略.
作者:武海滨;胡如英;方乐;张洁;王浩;何青芳;王立新;苏丹婷;赵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以2012和2013年在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年会上的两次讲座内容为基础,重点分析“观察”与“实验”的区别以及“效力”与“效果”的关系,讨论评估效力和效果时研究类型的选择,强调现实世界研究的大数据增加的精确性不能替代实验研究的真实性,并依此阐述大数据观察性现实世界研究在评估疗效中的作用.文中的讨论也有助于决策者根据研究设计判断证据的真实性,以便更好地进行医学实践.文后附有特邀专家对该文的点评.
作者:唐金陵;杨祖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于2001年1月至2013年5月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有关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入选文献提取数据后,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关于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1 872人,对照组1 471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部遗传模型中均能观察到A等位基因的保护作用(A vs.G:OR=0.579,95%CI:0.422 ~ 0.794;GAvs.GG:OR=0.525,95%CI:0.325 ~ 0.847; AAvs.GG:OR=0.301,95%CI:0.125~0.720; GA+AAvs.GG:OR=0.490,95%CI:0.309~0.777; AAvs.GA+GG:OR=0.542,95%CI:0.394 ~ 0.746).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中国北方人群中TNF-αt-308A等位基因的表达可以显著降低其慢性HBV感染的风险,而在选择自愈型患者作为对照和使用PCR作为检测手段的研究中并未发现A等位基因的保护作用.结论 中国人群中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存在关联,携带A等位基因是慢性HB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刘毅;郭珍;陈卿;王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活禽市场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之间的地理关系.方法 利用网络大数据的方法,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附近的活禽市场开展基于地理位置和可及性研究,搜索全部有病例报告地区的活禽市场,分析不同城市间活禽市场密度、人群密度、禽类生产密度等因素.结果 对42个报告病例的地级以上城市10615个活禽市场与病例所在地的距离分析表明,发病例数与常住人口密度、市场数量及其密度呈正相关性;在已报告的13个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活禽市场中,除广东佛山市的3个市场外,其余都在5km内发现病例,表明活禽交易与病例的居住地分布密切相关;共识别出13个病例较集中的热点区域,分布在杭州、深圳等市.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活禽市场所在城市的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影响范围多在5km范围内,应重新审视农贸活禽市场在城市中的布局和设置.
作者:于伟文;杜鹏程;陈晨;卢珊;阚飙;杜孝平;徐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