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红;顾强;张承平
为了解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调查研究.1材料与方法于2000年1~8月份由卫生专业人员采用病史队列调查研究方法,对通州市石港、四安、石南、五窑、五总5个乡镇居民(总人口14万)1990~1999年诊断的所有恶性肿瘤进行了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疗效分析采用Ridit分析法,率的显著性检验用X2检验.
作者:尹桂成;茅亚达;刘明;刘亚华;喻群;张国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将卫生法律、法规运用于公民或组织的活动.卫生行政执法情况的好坏,直接地反映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程序的高低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威信.但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存在,其行为严重地阻碍了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务必引起重视.在此,笔者对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几点建议.
作者:陈伟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是指在卫生监督过程中,卫生行政机关或其它卫生监督执法主体依法对违反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而又尚未构成犯罪的管理相对人实施的行政制裁.在处罚过程中,由于被监督主体范围广阔,违法情节及相关事实依据往往比立法时所考虑、预测的要复杂得多,法律法规难以准确整齐地划一界限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往往只原则规定或只规定一定的范围的幅度,给监督机构及其卫生监督员提供了多项选择的余地,这种行为就称为自由裁量权[1].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我们对294名企业员工、185名卫生监督人员和152名群众的有关卫生监督知识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作者:高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档案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也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档案工作必须通过档案利用来体现其服务性,这是档案事业立足的根本.卫生防疫站经过改革一开放的20年,档案管理工作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如何开拓创新提高卫生防疫档案利用的服务水平,笔者认为应继续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刘利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评估及评估的分类评估是指从目标或特殊目的角度来评价一项活动,评估的目的就是要说明一项活动是否已经成功,或者在什么程度上没能达到预定目标;或指通过与某一适当标准的比较来评价一项活动.
作者:鄂启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9年1月1日~12月31日,由本站负责体检的从事食品及公共场所人员14 337人,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BsAg检测,阳性者进一步做乙肝三系检查.
作者:安东明;姚漫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决定》中提出卫生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医学模式转换需求的精神,我们基层医院实行了机制转换,由原来的一级医院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探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原有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医疗和预防工作更为突出.因此,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如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淡化医疗,发展预防、保健、康复、健教、计生指导等服务,形成全面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是我们当前转换医学模式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作者:方雯曼;许人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对突发性疫情处理质量的不断追求,要求卫生防疫站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高的现场处理能力.考察过程中发现,虽然他们基本能够胜任对突发疫情处理工作,但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日常工作中难以发现的,仅仅是因为在非正常工作时间(中午工休时间、下班之后上班之前)内考察,才得以暴露出来.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卫生防疫站处理突发疫情的能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刘新会;周敦金;李世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存在的一种行政法学范畴,是指行政主体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申请,应当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应法定职责,但却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为形式.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一种侵权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腐败行为.行政不作为现象虽然在卫生监督过程中大量存在,但由于其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它所造成的后果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本人认为,行政不作为不仅严重影响卫生监督的行为效率,而且也对卫生监督主体的形象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必须认真加以对待,深入进行研究.在此,本人结合卫生监督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作者:程兵;龚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的要求和市卫生局2000年卫生防疫工作要点精神,我们于4月6日开始,对翁牛特旗三级(旗、乡、村)医疗保健单位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山;李秀华;王夏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历史流行状况锡山市为丝虫病轻度流行区,33镇都是班氏丝虫流行区.据资料记载,历史抽查高微丝蚴阳性为7.41%,1958年全市普查平均微丝蚴阳性率0.48%,高为南泉镇,阳性率2.49%.阳性率在1%以上的有南泉、厚桥、安镇、梅村、张泾、东湖塘、港下等7个镇,其余均在1%以下.
作者:杨树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青年学生由于受其特定年龄阶段、生理发育、身心状态、社会角色及特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其内在联系,以便有效地预防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
作者:黄万琪;张银友;胡高仕;钟文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调查方法由专业人员按统一的调查表对商场、美容院、旅店业销售和使用的化妆品进行有效卫生批件抽查(包括抽查进口和特殊用途化妆品有效卫生批件,普通化妆品有效《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以及化妆品的法定标识),同时,对所调查化妆品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检验方法按GB7918-87及GB7917-87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作者:周淑玲;李以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0年10月第16卷第5期上有一篇题为《卫生执法中一个值得商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文章,该文对卫生执法过程中的卫生行政控制措施的现状,利弊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就该文的一些观点作一下辨析,作为同道的探讨.
作者:邵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基层防疫站站长,既是上级主管部门意志的执行者,又是本单位的领导者,其周围关系涉及领导、站内职工、社会各界人士.一名出色的基层防疫站站长,除具备党政干部普遍应有的政治、业务、心理、身体素质和领导能力外,还应根据防疫站的性质和基层的特殊性,讲求工作的艺术性.
作者:杭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背景成都市性病年发病率在过去的8年中上升了100%,艾滋病的传播近年有所加快,性病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成都市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导致艾滋病在成都市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人口的频繁流动和人们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遍缺乏了解.成都市人群性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波动在40%,避孕套防病知晓率在30%,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波动在30%,另有30%左右的人认为握手、拥抱和共同就餐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傅小鲁;贾勇;欧智勇;杨兰;吴学庆;刘琪;张亚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济南市自1982年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疫情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居高不下.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本市EHF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为控制疫情、监视城乡EHF宿住动物的密度和带毒情况的动态变化,我们于1995~1999年进行了系统的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福林;李文;杨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材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解放以来,凡属成都市人口在四川医学院,省人民医院,市传染病院,市一、二、三、六人民医院有记载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者,均属调查对象.由于本市近10余年无病例发生,故调查病例均为九十年代病例.
作者:王动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评价本县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为指导今后脊灰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消灭脊灰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日快;李永超;李大罕;刘圣;徐岷田;王昌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