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姚瑶;崔宇杰;赵汗青;潘惊萍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服务供给, 影响因素, 城乡差异
摘要:目的:明确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供给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乡镇卫生院病床周转率显著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对于医师年均门诊量,城乡地区差异并不显著.普遍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医师年均门诊量与医疗服务利润率、医保定点存在相关性,病床周转率与医疗服务利润率、财政补贴存在相关性.但在人员构成、医疗设备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提示对于不同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相关文献
  • 典型地区医疗联合体财务会计规范性操作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典型省、市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中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操作.方法:利用比较分析法和主题框架分析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典型省、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进行标记、归类和分析.结果:各地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中涉及的财务管理较丰富,而涉及会计核算的规定则相对缺乏.结论:识别不同合作形式对机构影响,梳理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托管业务和事项;参考典型地区经验,制定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医疗联合体财务会计操作规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对医疗联合体财务会计的实务操作能力.

    作者:郑大喜;梁允萍;冯欣;梅路瑶;王茜;雷勇恒;娄兴汉;田志伟;董登姣;罗毅;闫亮;黄玫;宋源;叶然;王轶;唐志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建立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调控机制探索

    薪酬水平核定是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薪酬水平调控机制是薪酬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的保障.文章系统介绍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薪酬水平的核定以及薪酬水平的调控的做法和体会,以期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李爱芳;金鹏;张彬;赵建鑫;黄东明;李永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公立医院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研究:基于政策执行情况维度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领导干部面临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为了探索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政策的要求,我们通过专家访谈、文献研究、发放问卷等形式,得出了政策执行情况的4个维度,13个指标构成的公立医院领导干部任期政策执行情况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主要围绕政策执行情况的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为公立医院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政策执行情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游珍;陈朝晖;冯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1-2016年北京市公共卫生机构财政投入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状况,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综合运用2011-2016年鉴数据和本研究专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偏低,2016年仅为3.44%;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主要由政府承担,但不同类型机构的财政补助差异较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支出占比较低,且与医疗支出差距明显.结论:尽管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不断改善,但流向公共卫生机构的费用还有待提升;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可持续的公共卫生筹资机制;积极探索加强新时期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作者:杨玉洁;邱五七;孟月莉;汪楠;董佩;严晓玲;胡广宇;丁晗玥;毛阿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技术、风险要素在医疗服务人力价值测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基于传统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将医疗服务和其他人类劳动同质化对待,医务人员人力价值得不到很好体现的状况,探讨利用技术劳务指数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人力价值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采用美国相对价值的理念,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为基础,结合技术人员执业授权,建立技术风险指数测算医疗服务的人力价值,并选取样本医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测算出了样本医院部分医疗服务的人力价值,并将结果与美国的相对价值表进行了比较.结论:测算取得较满意效果,该方法可作为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人力价值的一种选择.

    作者:李利平;徐芳会;侯准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政府财政政策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政府财政政策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推动从政府财政政策入手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现.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博弈论分析法.结果:政府财政政策可以提高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患者接受分级诊疗制度的程度.结论:政府财政政策是促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现的重要手段.

    作者:郭晨;朱世卡;李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目的:明确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供给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乡镇卫生院病床周转率显著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对于医师年均门诊量,城乡地区差异并不显著.普遍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医师年均门诊量与医疗服务利润率、医保定点存在相关性,病床周转率与医疗服务利润率、财政补贴存在相关性.但在人员构成、医疗设备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提示对于不同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

    作者:姚瑶;崔宇杰;赵汗青;潘惊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十三五”初期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目的:分析“十三五”初期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卫生机构数指标进行修正,采用描述性分析、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两个维度对2016年海南省18个市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2016年海南省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07~0.296和0.301~0.531.政府支出的组间不均衡较为明显,卫生人员和床位组内不公平更明显,北部地区对总泰尔指数贡献率大.结论:“十三五”初期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地理分布.北部地区不均衡性为严重,医疗卫生资源虹吸效应明显,需要进一步调控区域内外部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改善人口密集地区、偏远地区和基层卫生资源配置.

    作者:吴睿;陈燕莹;刘春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沈阳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研究

    目的:从改进个人账户出发,梳理和总结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典型经验,为我国个人账户改革完善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沈阳市医保局的相关政策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专属产品的资料,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专属产品的设计、销售与服务管理进行经验总结与前瞻分析.结果 与建议:应探索发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专属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与服务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科技力量.

    作者:宋占军;李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路径选择的探讨

    对国内外实施分级诊疗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效果的分析表明,政府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承担主体责任,主导对患者(疾病)和医疗机构进行分级,加强基层首诊刚性约束,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约束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通过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等经济手段引导患者的就医行为,通过医疗保险捆绑支付实现医联体内经济利益的捆绑和风险共担.从而,建立起强制性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就医秩序的有序进行.

    作者:向前;朱宏;吴伟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医疗联合体形式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索

    通过分析不同医疗联合体形式对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程度发现: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对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小,半紧密型影响较大,紧密型影响大.不同医疗联合体形式对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医保结算、收益分配和绩效考核.识别、界定不同形式联合体对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可为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操作性规范提供参考.

    作者:郑大喜;梅路瑶;雷勇恒;梁允萍;冯欣;王茜;娄兴汉;潘晓波;田志伟;董登姣;罗毅;闫亮;黄玫;宋源;叶然;王轶;唐志朋;蒋莹莹;江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构建以价值为中心的医院薪酬制度:向每一份病例要绩效

    以病例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在医院内部的操作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基础情况摸底,定岗位、定级别和定价值,构建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三个部分.病例绩效管理落地难点在于医院内部管理基础,医院内部绩效薪酬管理不仅仅是核定和发放医务人员奖金.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征的绩效薪酬制度,应以病例为对象,考核应向医护人员为病例付出的专业技术价值倾斜.

    作者:江蒙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31省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空间自相关差异性研究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空间相关性的差异,为我国城乡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空间相关性.结果:2012-2016年我国31省份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47%,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04%;城乡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16年城乡局部莫兰指数主要呈现H-H和L-L聚集区.结论: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过快,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我国31省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存在空间相关性,部分省份存在明显的地区聚集性.

    作者:李旭;仇蕾洁;姜鑫洋;刘倩;马安宁;盛红旗;马桂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台湾地区住院诊断关联群支付制度改革经验及启示

    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住院诊断关联群支付制度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该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如制度设计缺乏财务风险补偿弹性和实施过渡期、配套措施尚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为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制度顺利实施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规范支付标准测算方法、明确正常病例与异常病例的界定标准、优化异常病例的支付方式、增加实施过渡期、完善配套措施等.

    作者:徐嘉婕;彭颖;王力男;金春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对患多种疾病人群健康效用值的间接获取分析

    目的:分析患多种疾病人群健康效用值的间接获取及不同方法间的比较.方法:采用对比及参照分析法系统探讨四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和线性模型这一参数估计方法的基本假设、使用情况及示例分析结果.结果:不同估计方法均基于不同的基本假设,小值法的估计值大于乘法及加法模型的估计值,参数估计法的准确性更高但可行性较低.结论:当不能直接获取患多种疾病人群的健康效用值时,采用单一疾病状态的健康效用值进行估计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作者:伍红艳;王龙;张堂钦;蔡一凡;冉雪蓉;肖熠;李梦楠;张可人;姜云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3-2016年北京市与全国中医药总费用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2013-2016年北京、全国中医药总费用核算方法、结果,分析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并为中医药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法.结果:核算方法上,北京市中医药总费用核算更加全面细致.核算结果来看,北京中医药服务占比更大、发展更好,但全国中医药发展相对更快.结论:政府应大力推进中医药系统信息化建设,为各地区开展中医总费用核算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应制定有关中医药总费用的中医药发展标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明确目标与评价依据.

    作者:李诗麒;蒋艳;鄢锴灵;白冰楠;徐阅;黄烈雨;洪宝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药政策视角下各地区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发展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分地区配置现状及其变化过程,了解中医药政策实施效果.方法:用星图展示2016年我国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的地区配置现状,再分2008—2014年、2014-2016年两阶段对床位和中医师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0省市资源总量较高、15省市资源总量中等、6省市资源总量较低;北京人均资源量远高于其他地区,上海万人口床位数低,云南万人口中医师数低;床位数在第一阶段的年均增速较快,中医师数则在第二阶段增速较快,但吉林、天津的床位和中医师在第二阶段增速提升,福建、海南、青海的床位和中医师在第二阶段增速明显下降.结论:全国中医类医院的资源总体上取得一定增长;各省市床位发展状况差异明显;各省市中医师发展状况差异明显;对资源发展结构失衡的省市要加强规划管理,及时调整失衡环节.

    作者:张云辉;何静;李美婧;陈瑞雪;王晨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国际经验、国内现状与机制完善

    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入题,分析国际上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的启示与警示,梳理国内该领域的面上情况、典型模式和成效、问题,并对下一步健全完善相应体制机制出谋划策.

    作者:宋大平;崔雅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及运行效果分析

    通过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大病保险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大疾病患者所面临的疾病经济负担,但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制度实施中仍面临筹资渠道单一和水平较低、统筹层次较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风险共担责任机制缺失及无法有效管控医疗行为等问题.建议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尽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

    作者:顾海;许新鹏;杨妮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经费补偿研究

    目的:研究基于标化工作量的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经费补偿新机制.方法:根据浦东新区人员补偿相关政策文件,利用2017年数据进行模拟测算.结果:A、B、C、D4类社区人员经费实际补偿总额均未达到理想水平,其中A类缺口小、C类缺口大;4类地区标化工作量实际单价均低于理想水平,B、C类社区单价差较大;在现有人员经费补偿总额内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对各类社区人员经费补偿总额进行优化调整,A、D类需要核减部分人员经费给B、C类,其中A类需核减较多人员经费;优化调整后A、D类标化工作量单价低于实际单价,B、C类标化工作量单价高于实际单价.结论:岗位目标年薪核定是人员经费补偿新机制的关键,应尊重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合理界定岗位目标薪酬;同时,增加政府社区卫生投入,科学核算标化工作量,完善质量考核与监督机制.

    作者:吴俊;刘姗姗;姜国强;黄蛟灵;俞步青;王澎;何蓉蓉;张宜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