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特点探讨

杨金国;栾韦西;陈涛

关键词:医院经济, 信息资料, 数据资料, 经济管理, 经济工作, 改革与发展, 综合分析, 医保, 效益工资, 统计, 人事, 领导决策, 经济信息, 经济核算, 会计, 管理控制, 管理工作, 工作决策, 操作管理, 财务
摘要: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基于财务、会计、信息、统计、医保、人事等基础经济工作,其职责是对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考核,为领导进行经济工作决策和实施综合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以奖金为主要内容的效益工资进行分配;二是对来自财务、会计、信息、统计、医保、人事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进行管理控制;三是拟订科室经济核算的具体方案和增收节支具体措施;四是为医院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具体事项进行综合实施和操作管理;五是为院领导决策提供综合经济信息依据.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计算机在门诊收费中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迅速跨入了计算机化管理时代.1 门诊计价收费按科室收入统计管理门诊计价收费是门诊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处方的录入,如:门诊的各项药品、检查费、手术费、治疗费等收入均按各自的科室进行统计,并改变了以往的手工计价,这样不仅能够较准确的统计各科室的收入状况,而且减少很多烦琐的手工操作.

    作者:杨也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抗击非典看广东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珠江三角洲农村一般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思考

    抗击非典的斗争,给我们带来许多宝贵的教训,其中之一是要把人民健康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次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救治条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吸取教训.

    作者:罗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探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根据国务院及国家计委、卫生部的有关要求,为了规范、理顺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行为,保护患者的权益,促进医疗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我省物价局和卫生厅制定的<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经省政府批准已于2002年7月1日在我省逐步开始执行.回顾1年多来改革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过程,我们主要有以下2点体会:

    作者:王良钺;何钟;张淑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

    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促使医院的管理人员日益认识到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医院加强自身约束,提高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医院的资产在医院经济核算上,在医院的现金流出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大型固定资产,不仅在医院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还直接影响院、科二级成本核算.

    作者:刘春玲;王兴玲;史敬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农村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研究

    提出从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界定农村弱势群体的观念,给出了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居民中经济水平极其低下,在竞争中处于绝对弱势的群体的界定.并对农村弱势群体在经济、健康、社会负担、文化教育等方面生存弱势状态进行了分析,后对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存弱势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翔;南京辉;张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疗机构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

    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于全民的公益事业,全社会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社会进步、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

    作者:刘莉;班肖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启示和思考

    我院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医院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在增收节支和推动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医院的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在做这项工作中,实现全成本核算,保持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一致,难度很大,使这项工作的深化遇到困惑和难题.

    作者:王楠;杨鸿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住院结算中的应用

    1 规范了医疗收费服务价格和医疗收费我院药房和住院处实行微机网络一体化管理,运用网络技术将上千种药品价格和检查治疗费项目,按照上级物价部门统一的价格标准输入微机,收费人员通过点击鼠标便可知晓病人的用药名称及价格,并及时掌握病人每天检查费用的情况.

    作者:刘玉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开展农村卫生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济宁市地处鲁西南地区,现辖12个县、市、区,126个乡镇,5 919个行政村,人口总数7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9万人,占75.3%.现有乡镇卫生院144所(中心卫生院54所,一般卫生院90所),拥有在职人员6 48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 498人;村卫生室5 944个,乡村医生10 988人.近年来,针对我市农村卫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把初级卫生保健、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以下简称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全科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新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办好农村卫生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者:李庆运;孙莉;戴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居民健康危害的经济学评价

    大气颗粒物污染正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定量评价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居民的健康效应及其经济损失,采用流行病研究为基础的暴露-反应关系估算了2001年归因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居民死亡及发病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健康效应的经济价值,计算相应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1年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健康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5亿元,占上海全市当年GDP的1.03%.研究提示,上海市城区目前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造成的居民健康危害及其经济损失是相当可观的.

    作者:阚海东;陈秉衡;汪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进展

    卫生筹资公平性是卫生公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筹资公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首次提出了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框架,明确了卫生系统的3个主要目标即人民获得了良好的健康、提高人民所期望的反应程度和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作者:李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过后对我国卫生管理的反思

    通过抗击SARS斗争之后对我国卫生管理的体制和卫生改革政策的反思,揭示了卫生管理体制和卫生改革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变观念、改进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作者:毛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卫生事业与我国人口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解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对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解决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维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公立医院产权、经营权改革的做法和看法

    1 如何看待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福利性、产业性的特点.说它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是指政府为老百姓购买的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帮助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说它具有产业性,是指医院提供的是技术服务,有投入、有成本、有产出,医疗服务需要消费者购买.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公益性在医院工作中的体现形式及内容,需要推敲研究.

    作者:李鸿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世行贷款卫生项目对我国卫生发展的影响

    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是由国际开发与复兴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IDA)2部分组成,它既是一个促进发展的机构,也是一个金融机构.

    作者:段明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召开第十四次协调会议

    作者:张继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现代医院管理应注重金融理财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医院的各项改革措施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如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现代医院治理结构探索,医院的经营战略研究以及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等等.然而,在这种大动作、大幅度改革的同时,对于医院内部日常的、单方面的管理进行强化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医院的财务人员,应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在增收节支方面积极为医院领导出谋划策,利用财会人员的专业优势,结合银行的优质服务,在医院理财方面做出贡献.

    作者:赵进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非典后的公共财政改革研究

    非典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是过去几十年来在公共卫生领域由于疫病引发的一场罕见的社会震动.非典劫难的出现,凸显了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缺陷.如今,非典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反思这场劫难,这对于我国的公共财政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跃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政府卫生职责界定方法探讨

    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政府卫生职责应遵循的9项基本标准或原则;围绕这些标准构建了一个直观而简便的分析模型;讨论了应用该模型确定政府卫生职责范围的具体而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德斌;丁瑞;叶宜德;王万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医疗基金筹集和收支看医保的共济能力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基金的规模,决定了医疗保险的共济能力,是衡量医疗保险保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镇江市通过7年的医疗保险改革,在基金筹集、基金支出和基金结余方面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医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一定的共济能力.

    作者:林枫;郑伟一;刘艳萍;王秀英;邹富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