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水碘含量5~150μg/L居民户停供碘盐前后人群尿碘水平变化的干预试验研究

李素梅;张根红;孙凡;王培桦;张志忠;李秀维;李淑华

关键词:碘缺乏, 碘过量, 适碘地区, 现场干预试验
摘要:目的 通过现场干预试验,对比观察饮用水碘含量为5~150μg/L人群停供碘盐前后碘营养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生活饮用水碘含量5~150μg/L的居民户作为目标居民户,用无碘盐替换其家中正在食用的碘盐,干预60 d后采集家庭成员尿样.结果 干预前学龄儿童、育龄妇女、成年男子的尿碘中位数均在370μg/L以上,频数分布≥300 μg/L的比例均在70%以上,三类人群的碘营养状况处于碘过量水平.干预后三类人群的尿碘中位数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其中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为5.0~99.9μg/L的人群碘营养水平下降到碘营养适宜水平或基本适宜水平;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为100~150μg/L时,三类人群干预后的尿碘中位数仍接近300 μg/L,处于碘营养偏高状态.结论 生活饮用水水碘含景为5~100μg/L的地区为适碘地区,不需要供应碘盐;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为100~150μg/L的地区应划分为高碘地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感嗜血杆菌

    目的 建立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方法 .方法 合成扩增流感嗜血杆菌编码P6外膜蛋白基因的引物(Hi),鉴定流感嗜血杆菌种特异性;合成扩增流感嗜血杆菌编码荚膜基因的引物(Hi-cap),鉴定菌株是否具有荚膜;设计并合成6对扩增流感嗜血杆菌不同血清型(荚膜型)编码摹因的引物(Hia-Hif),鉴定菌株的血清型,以其他呼吸道常见病原体菌株做对照,应用M-PCR方法 对200株临床分离的疑似流感嗜血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血清分型.结果 M-PCR方法 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照菌株应用种(Hi)、荚膜(Hi-cap)和荚膜型(Hia-Hif)特异引物没有扩增出DNA片段.M-PCR方法 检测DNA的低检测量为0.935 Pg.对临床分离的200株疑似流感嗜血杆菌鉴定,189株为流感嗜血杆菌,与API R NH鉴定结果 一致.其中1株具有荚膜,为f血清型,与玻片凝集法鉴定结果 一致.结论 M-PCR方法 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病例标本的快速检测和病例诊断.

    作者:田国忠;邵祝军;张砺;李晓静;朱兵清;杨亚静;徐丽;高源;王晓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兰州地区2003-2007年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中札如病毒感染情况研究

    诺如病毒(NV)和札如病毒(SV)同属人类杯状病毒(HuCV),是仅次于轮状病毒(RV)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本研究对兰州地区急性腹揭住院患儿中SV感染情况、临床特点、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叶新华;金玉;方肇寅;程卫霞;杨学梅;黄湘;谢华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饮水碘含量5~150μg/L居民户停供碘盐前后人群尿碘水平变化的干预试验研究

    目的 通过现场干预试验,对比观察饮用水碘含量为5~150μg/L人群停供碘盐前后碘营养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生活饮用水碘含量5~150μg/L的居民户作为目标居民户,用无碘盐替换其家中正在食用的碘盐,干预60 d后采集家庭成员尿样.结果 干预前学龄儿童、育龄妇女、成年男子的尿碘中位数均在370μg/L以上,频数分布≥300 μg/L的比例均在70%以上,三类人群的碘营养状况处于碘过量水平.干预后三类人群的尿碘中位数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其中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为5.0~99.9μg/L的人群碘营养水平下降到碘营养适宜水平或基本适宜水平;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为100~150μg/L时,三类人群干预后的尿碘中位数仍接近300 μg/L,处于碘营养偏高状态.结论 生活饮用水水碘含景为5~100μg/L的地区为适碘地区,不需要供应碘盐;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为100~150μg/L的地区应划分为高碘地区.

    作者:李素梅;张根红;孙凡;王培桦;张志忠;李秀维;李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复杂抽样调查数据实例分析

    提出复杂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以及忽视权重和抽样设计时会出现的问题.文中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中高血压患病率的估算为例,分加权和不加权、考虑和不考虑整群设计特征的四种组合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忽视权重的设置会影响点估计和标准误的估计,忽视对整群设计特征的考虑不仅会高估结果的精确度,还会得到地区间患病率有差异的假阳性结论.因此使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分析复杂抽样调查数据非常有必要.

    作者:吕筠;何平平;李立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石家庄市2006-2007年流感疫情暴发分析

    对石家庄市2006-2007年19起流感疫情暴发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全市流感活动状况.

    作者:张国平;白萍;史艳;徐保红;侯书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与聚集分析

    目的 了解非瓣膜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情况,为制定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 ,先从北京市城区选择8所三级医院和7所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由内科医生对门诊随机抽取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取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58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3例,患病率22.8%,其中78例发生在房颤诊断后,与房颤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13.4%.年龄(χ2=17.040,P<0.001)、房颤病程(χ2=33.300,P<0.001)、高血压病(χ2=9.933,P=0.002)、糖尿病(χ2=8.038,P=0.005)、冠心病(χ2=5.046,P=0.025)、血脂异常(χ2=8.192,P=0.004)的暴露水平在脑卒中和非脑卒中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房颤病程、糖尿病、血脂异常增加脑卒中患病危险,OR值分别为1.06、2.08、1.82、1.79,95%CI不包含1.调整年龄、性别、房颤病程的影响后,具有3个和4个危险因素者脑卒中患病危险分别为没有危险因素的4.36倍和4.51倍.结论 年龄、房颤病程、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增加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多个危险因素的聚集致脑卒中的患病危险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发生除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外,还应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作者:左惠娟;苏江莲;姚崇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DTSQs量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初步评价

    目的 初步评价糖尿病治疗满意度问卷当前版(DTSQs)表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 以上海市3家医院和广州市4家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DTSQs问卷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方法 收集资料,应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协方差分析分别评价DTSQs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结果 满意度维度分半信度系数为0.807,Cronbach α系数为0.717;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显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656%;拟合度检验结果 显示,相对χ2=4.95,DK=0.18;不同性别、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组患者DTSQs量表3个维度得分向量不同.研究数据支持DTSOs量表的理论假设,中文版DTSQs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结论 初步认为DTSQs量表中文版可以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

    作者:刘兆兰;付朝伟;陈维清;王伟炳;徐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湖南省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年龄<25岁新近感染HIV-1且未服抗病毒药者出现耐药毒株的变异情况.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5~24岁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IV-1 pol区耐药基因变异检测分析.结果 69份有效样本中,在RT区1份样本出现可以导致针对NNRTIs系列的NVP、DLV和EFV药物的高度耐药性的K103N、V181C的2个主要耐药突变,1份样本出现可以导致对D4T的低度耐药性和对DDI的潜在耐药性的V75M耐药突变.PR区没有检测到高度耐药突变株.在RT区高度耐药株检出率为2.9%(2/69),说明湖南省HIV耐药株的传播仍处于低度范围内(<5%).结论 表明现有的一线治疗方案是有效的,个体病例尚不需要在治疗开始前进行耐药性检测.但也提示应该加强对早期感染者的耐药监测工作.

    作者:陈曦;邢辉;贺健梅;郑军;邹潇白;阮玉华;覃碧云;邵一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苏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卡他莫拉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了解苏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卡他莫拉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作者:吴军华;季伟;丁云芳;陶云珍;骆亚丽;黄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99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手足口并且病近年在儿童中常见流行,该病的主要原体为柯萨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瘫痪及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病发症[1].

    作者:邢直直;杜文军;王灿;徐燕;陈士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A组链球菌基因分型方法新进展及应用

    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或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猩红热、毒素休克样综合征、风湿热、咽炎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GAS引起的重症感染其发病率曾明显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各国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相继报道风湿热的局部暴发以及侵袭性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使得GAS感染再次受到高度重视[1].在我国,猩红热、急性风湿热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GAS疾病的流行及暴发仍不容忽视,近年来每年均有猩红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暴发的报道[2-7].而且我国依然足受风湿热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1992-1995年全国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20.05/10万,是美国的40倍[8],因此GAS疾病对我国公共卫生所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

    作者:郑明寰;张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种类乙型肝炎重组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特点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乙型肝炎重组疫苗(rHB)[乙型肝炎汉逊酵母重组疫苗(rHP)、酿酒酵母重组疫苗(rSC)和CHO重组疫苗(rCHO)]诱导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给3组小鼠(BALB/c,H-2d)分别皮下接种3种r}HB 3μg,于免疫后第4、7、10、14、25和35 d分离脾单个核细胞(MNC),应用酶联斑点法(ELISPOT)测定MNCs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2斑点形成细胞数(SFC).刺激物为多肽或HBsAg.同时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CTL)活性和小鼠血清抗-HBs水平.结果 应用ELISPOT法,不同种类rHB免疫小鼠后诱导分泌IFN-γ和IL-2峰值均为10-14 d;rHP诱导CTL活性(P=0.000<0.05)和分泌IFN-γ水平(P<0.05)均显著高于rCHO和rSC,且rHP于免疫后第10天诱导CTL杀伤率高(39.8%);rHP组诱导分泌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疫莆组(P<0.05),第7和14天时,rSC组诱导产生IL-2水平均显著高于rCHO组(第7天t=4.595,P=0.001<0.05;第14天t=5.721,P=0.000<0.05);免疫后第7天3种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强度依次为rHP强,rSC其次,rCHO弱;小鼠血清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而逐渐上升,第7天时rCHO组抗体显著高于rHP组(P=0.044<0.05),第14天时rCHO组抗体显著高于rHP组(P=0.009<0.05)和rSC组(P=0.012<0.05).结论 3种疫苗免疫小鼠的应答特点不同,酵母重组疫苗早期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优于rCHO;rCHO的优势是诱导产生抗-HBs早,且滴度较高.

    作者:胡忠玉;何鹏;方鑫;邱少辉;梁争论;李河民;庄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江西省0~17岁儿童交通伤害研究

    目的 探讨江西省0~17岁儿童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发生机制及其相应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PPS抽样在江西省的住户中抽取约10万户进行入户调查,对样本户中的儿童进行交通伤害问卷调查.结果 江西省0~17岁儿童交通伤害死亡率为10.17/10万,病死率为1.36%;非致死性交通伤害发生率为7.40‰,其中男童发生率为8.29‰,女童为6.26‰;重度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79‰,其中城市儿童发生率为0.93‰,农村儿童为1.88‰,城乡重度伤害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通伤害发生时伤者主要是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占总伤者的80.48%;平均每例交通伤害者的医疗费用为1369.57元,平均住院天数为3.63,平均休工(学)天数为8.79.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的交通重度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地区;男童的伤害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女童;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较重.

    作者:荆瑞巍;曾光;李艾;朱丽萍;余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HIV-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研究

    目的 阐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eleoside reverse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从中国中部农村某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研究队列中选择4例服药依从性较好,治疗初期为野生型毒株,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4~5次随访血浆样本的反转录酶(RT)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观察每个克隆的基因型耐药性特征.结果 共检测855个克隆,平均每份血液样本47.5个±22.8个克隆,得到4例患者历次克隆序列中带各种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构成图谱:某些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表现为典型的TAMS-1型突变模式,如L210W、T215Y、M41L突变,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优势种所携带的突变数目有累加趋势;某些患者表现为较明显的TAMs-2型突变,如K70R、D67N、K219Q等突变;其中,某些患者的克隆同时含有T215Y(TAMs-1型)和K70R、D67N(TAMs-2型)突变.结论 总结出4例患者HIV-1 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特征.4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演变途径:TAMs-1型、TAMs-2型以及TAMs-1/TAMs-2融合型,该类突变表现出逐级累加的趋势,先筛选出来的耐药突变往往能够成为后的优势种.

    作者:李珏;焦丽燕;李韩平;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鲍作义;李宏;王哲;李敬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北京市典型社区居民对环境与生活满意度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典型社区居民对北京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健康环境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影响的满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方法 2006年选择奥运会举办地北京市亚运村社区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610份.问卷包括一般信息、对健康环境指标的满意度评分、对生活满意度的评分、举办奥运会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典型社区居民对生活总体满意度、城市绿化、住房条件、饮用水质量的满意度分别50.43%、48.59%、38.95%、37.08%.居民对举办奥运会对国家的国际地位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居住环境、生活的满意度分别为65.53%、56.09%、47.27%、46.40%.偏相关分析显示,环境与生活满意度总分与举办奥运会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因子分析显示举办奥运会影响的10个条目可以用国家地位与生活影响和个人经济收入影响这两个因子来体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奥运会对个人经济收入的影响、奥运会对国家地位与生活影响及文化程度是环境与生活满意度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

    作者:张衡;马军;宋逸;李研;宗树亭;肖峰;陈博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无锡市城区20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 对江苏省无锡市城区20岁以上自然人群HBV感染与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按知情、自愿、随机的原则抽取无锡市20岁以上的自然人群3744名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率和乙肝疫苗接种调查,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乙肝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3744名调查对象总HBV感染率经标化后为51.7%,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经标化后分别为4.5%、48.5%、0.3%、3.5%、51.4%.30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低,分别为2.9%和2.6%.抗-HBc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趋势χ2=256.2,P<0.001).该人群乙肝疫苗标化接种率为17.6%,随着年龄的增加接种率迅速下降(P<0.05).接种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抗-HBs阳性率则高于未接种人群(P值均<0.05).结论 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影响整个人群的HBV感染模式,在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成年人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作者:钱燕华;林玉娣;沈洪兵;董美华;邓于;缪小兰;王旭雯;顾静;陈峰;喻荣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类树分析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中西部地区25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该地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分类树分析高血压人群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结果 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腹型肥胖、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值较高等.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高年龄者;年龄较大且血糖值较高者;年龄较大且腹型肥胖或超重者;有高血压家族史且年龄较大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腹型肥胖且年龄较大者.分类树模型学习集的灵敏度为71.87%,特异度为66.38%,总正确率为68.79%;检验集的灵敏度为70.70%,特异度为65.84%,总正确率为67.97%.结论 控制体重和血糖为一般人群的预防措施,不同高危人群应根据所具有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应将对一般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相结合.

    作者:刘甲野;马吉祥;徐爱强;付振涛;贺桂顺;贾崇奇;于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家系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家系代谢综合征(MS)及各组分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715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有完整血压、血脂及血糖资料的4468个成员(包括配偶),由专门小组调查并采血样(未明确糖尿病者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分析MS及各组分的患病率.MS的诊断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工作定义.结果 (1)该家系成员MS患病率为23.86%,其中二级亲、配偶、一级亲、先证者患病率旱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一级亲、二级亲和配偶中分别有80.10%、59.76%、70.30%个体至少有1种代谢异常;(3)无代谢异常、有1~2种代谢异常及MS的构成比在一级亲中分别为19.90%、55.02%和25.08%,在二级亲中为40.24%、50.82%和8.94%,在配偶中为29.70%、53.31%和16.99%;(4)一级亲40岁以下者代谢异常以血脂异常常见,40岁以上则以高血糖为常见;(5)一级亲中60岁以下各组MS患病率呈男高女低趋势,60岁以上则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MS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系成员尤其一级亲是MS的高危人群,应对该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和重点预防.

    作者:马晓静;贾伟平;胡承;周健;陆惠娟;张蓉;王从容;吴松华;项坤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谷胱甘肽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水平及符胱甘肽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对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 运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集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病例及对照共70对.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病例和对照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 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用PCR检测GSTT1基因多态性,根据交互作用系数(γ=βeg/βe)判断交互作用存在与否以及不同的基因一环境作用类型.结果 GSTT1基因多态性与氯苯乙烷(DDT)及六氯环己烷(HCH)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交瓦作用系数分别为1.352、1.528,交互作用都表现为超相乘模型.结论 乳腺癌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GSTT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DDT/HCH的暴露在乳腺癌发生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作者:常永丽;李君;姚三巧;胡万宁;蒋守芳;郭忠;杨莉;李丹丹;李亚梅;刘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扫描统计量的理论及其在空间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介绍扫描统计量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在空间流行病学中的用途.以近年来杭州市监测点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资料为实例,说明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采用SaTScan 7.0.3统计分析软件)在疾病监测中评价其时空聚集性的应用.结果表明,监测点建德的乾潭镇监测人群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在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2月28 13具有聚集性(P=0.001),富阳的鹿山街道、灵桥镇监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在1997年1月1日至1999年2月28日具有聚集性(P:0.003),富阳的大源镇、新义镇和受降镇监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在2001年3月1日至2004年2月29日具有聚集性(P=0.004)和杭州市城站街道、紫阳街道、湖滨街道、清波街道、小营街道、望汀街道、潮鸣街道、长庆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文晖街道、石桥街道监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存2004年3月1日至2006年2月28日具有聚集性(P=0.005).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是一种能分析疾病的时宅聚集性的工具,扫描统计量是空间流行病学中可以用来评价或预测疾病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秀央;陈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