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调查分析

杨福余

关键词:尘肺, 肺结核,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 为了解诸暨市尘肺合并肺结核情况,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为今后防尘、防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63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尘肺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累计尘肺296例,合并结核43例(14.5%),与同期我市肺结核患病率(85.79/10万)相比.高168.37倍;Ⅲ期矽肺合并肺结核率明显高于Ⅱ、Ⅰ期.结论 矽肺患者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随着矽肺期别的进展,矽肺合并肺结核率也逐渐增高,接尘时间愈长,年龄愈大,矽肺合并结核率也愈高.因此,在矽肺病人乃至接尘工人中开展结核病防治在今后防尘、防痨工作中不可忽视.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安市896名鞋企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安市鞋企苯作业工人健康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检测22家鞋企成型车间的苯浓度,并对896名苯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与357名非苯作业职工体检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各检测点均检出苯,刷胶工种苯超标率高于其他作业工种.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及神经系统、皮肤、月经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苯的健康损害程度与性别、工龄、工种有关.结论 苯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损害作用,应减少苯的接触机会,加强健康监护,重点做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神经系统、皮肤器官、女性生殖系统等项目的 体检工作,加大对女性、高工龄和刷胶工种工人的保护力度.

    作者:洪礼军;杨文举;高咏雪;黄炳华;汤章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提出预防保健建议.方法 对2010年某中学的风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有119名学生和1名老师发病,其中疑似病人93例(77.5%);临床诊断病例22例(18.3%);确诊病例5例(4.2%).罹患率为5.5%,其中学生为5.8%,教师为0.7%.学生抠鼻子、咬手指和揉眼睛等不良卫生习惯与发病有关.结论 此次疫情为风疹暴发,不良卫生习惯是疫情的危险因素.提示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疫情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健康;方益荣;申锦玉;陈忠龙;郭志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广州市海珠区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探讨流感流行模式,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346例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海珠区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为36.04/10万,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主要在5~24岁(74.9%),以学生为主(58.1%);中心街区发病数多于非中心街区;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009年9~12月,其中11月达发病高峰(26.9%),之后疫情呈下降趋势,并逐步进入低发和平稳水平;发生重症及危重病例10例,死亡5例,病死率1.5%.结论 海珠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与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基本一致,各级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防控的重点,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对延缓和控制疫情扩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凌远理;刘青连;陈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福州市2010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2010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突变和分子进化.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扩增流感病毒A/Fuzhou/2/2010(H1N1)血凝素HA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用Clus-talX 1.83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Bi0edit软件的ClustaW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软件以邻位相连算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福州市2010年甲型H1N1流感分离株A/Fuzhou/2/2010(H1N1)与福州市2009年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同源性为98.9%,与疫苗参考株A/California/07/2009 HA基因同源性为98.5%;HA1区段有11个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福州市2010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虽然个别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但在抗原决定簇位点的氨基酸并没有发生变化,未出现具有显著意义的抗原漂移.

    作者:纪惠玲;季钧淘;夏晓峰;陈艳;陈智伟;张彩云;姚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龙岩市2001-2010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龙岩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流行因素与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10年检出的HIV/AIDS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龙岩市近10年检出HIV/AIDS 144例,其中HIV 115例,AIDS 29例,年均发现率0.49/10万,2010年比2001年上升了1 929%.144例中,男96例,女46例;人群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85.4%);职业以农民与农民工为主(56.3%);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0.0%);传播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为主(85.4%);无明显季度特征.病例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结论 龙岩市HIV/AIDS疫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防治工作不能忪懈,在低流行状态下遏制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可达事半功倍效果,积极防控极其重要.

    作者:郑禄祥;李开莲;陈美珠;陈前进;阙金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宁德市某船厂媒介生物本底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宁德船厂媒介生物的构成及分布情况,为媒介生物控制及其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鼠、蚤、蚊、蝇、蜚蠊、蜱、螨和蠓8种媒介生物监测方法,于2009年1~12月对宁德某船厂进行为期1年每月1次的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126只,年平均鼠形动物密度3.5%,鼠类动物密度2.9%,隶属2目2科2属3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属.检获的蚤、螨和蜱种属较为单一,鼠体染虫率及各鼠体表寄生虫平均指数均较低.捕蝇1 854只,平均密度为51.50只/笼·日,隶属4科10属14种.捕成蚊63只,平均蚊密度为5.25只/人工·h,隶属1属1种.捕蜚蠊1 401只,年均密度2.92只/盒,隶属1科2属2种;未捕获蠓.结论 该船厂媒介生物的种群组成均为福建省普遍存在的媒介生物种类,未发现新品种,鼠、蚊、蝇和蜚蠊的密度未达到国家入出境检验检疫媒介生物控制标准,应加强对媒介生物及媒介生物性疾病的监测.

    作者:陈春江;刘宝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宏基因组学及其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宏基因组是研究特定环境中所有生物群体基因组的一门学科,自然界中微生物超过99%都不可培养,宏基因组技术是研究不可培养微生物的一种新技术,将在微生物多样性、新基因发现、药物筛选、人体与共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人类一些疾病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季钧淘;胡天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宋内志贺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目的 查明某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肛拭子、留样食物和送餐食堂的加工刀具、砧板、运餐容器,涂抹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并对分离的可疑致病菌做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药敏试验;对肛拭标本进行直接与增菌后分离志贺菌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30份肛拭标本中,29份分离出宋内志贺菌.直接法分离出志贺菌27份阳性(20.8%),增菌后仅8份(6.2%),直接法分离阳性率高于增菌后分离法.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证实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宋内志贺菌引起.志贺菌食物中毒者病原检测可采用直接分离法.

    作者:潘玉钦;陈艳红;郑鹏飞;陈宝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导痰在结核门诊无痰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门诊中,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导痰方法对无痰病人促进排痰、提高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病人发现率的作用.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松江区结核病定点医院门诊就诊过程,对需取痰样而采样困难者108例,给予3%的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后采痰.结果 取痰成功107例,有效排痰率99.1%(107/108),诱导痰结果阳性率为21.5%(23/107).结论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可明显提高无痰病人痰标本采集成功率及菌阳病人发现率,该法简便经济又实用,在结核门诊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路丽苹;洪建军;朱云;金晓萍;沈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信息化条件下的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探讨

    探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从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卫生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舆情监测、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尤其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进行了探讨.

    作者:许筱如;甘毅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肺结核患者MDR/XDR-TB的监控管理

    目的 研究住院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和广泛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情况,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住院肺结核患者资料,对发生耐多药结核病者进行监控,并对部分患者做二线药敏感性测定,对广泛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进行监测管理并探索管理措施.结果 2007-2009年,耐药结核病发生率从31.4%降到20.2%,耐多药结核病从16.2%降至9.4%,均呈下降趋势;对其中66例做2线药物敏感性检测,检出广泛耐多药结核5例(7.6%).结论 住院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和广泛耐多药结核病均占较高比例,应及时发现并加以监控管理.

    作者:游泳宜;黄瑞娥;王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充分发挥档案功能的几点思考

    档案信息是人类社会一种巨大的信息资源,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档案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建设,既能快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又可广泛进行信息交流,使档案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起到事到功倍的效果,促进疾控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秀花;苏玉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对小鼠胚胎发育不良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柴油车尾气颗粒对胚胎发育的不良影响.方法 从孕鼠妊娠起经腹腔注射从某交通繁华路段收集的柴油车尾气颗粒,按高剂量7.4mg/(kg·d)、低剂量组(4.4/(kg·d)和二甲亚砜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高剂量组非存活胎鼠发生率(23.8%)和活胎鼠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9.8%)均高于对照组;高低剂量组均出现外观畸形的活胎鼠,对照组的活胎鼠外观正常.2个实验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滋养层细胞增生、合体细胞结节形成,以及充血和炎性细胞侵润.结论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可造成胎盘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损伤,增加了宫内发育迟缓和外观畸形的发生率.

    作者:叶雯婧;郑铃;李旭冰;王章敬;杨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闽北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及干预

    目的 了解闽北城区青少年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及成因,探寻培养健康行为的途径.方法 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版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社会经济水平,随机抽取闽北10县市好、中、差3个县市,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学生3 600名.结果 ①青少年非故意伤害、外部伤害和自我伤害行为逐年上升;②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者较多;③吸烟、酗酒和吸毒呈上升趋势,拒烟禁酒任务艰巨;④性行为低龄化;⑤多有上网行为,男生网络成瘾倾向高于女生.结论 应开展学生健康相关因素调研,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王周瑜;季震南;陈榕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孕期营养素与子痫前期患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是目前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孕妇营养不良与子痫前期的患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孕期加强营养对预防子痫前期有重要作用.孕期补充钙及叶酸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补充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对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尚未肯定.本文对孕期营养与子痫前期患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降低患病率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洪婧贞;胡继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EV71和CoXA16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手足口病病原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至2010年,收集哨点医院病例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1 502人份,用荧光定量R-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分析EV71和CoxA16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EV71和CoxA16总检出率为63.5%(954/1 502).咽拭子检出率高于血清;发病3 d内的标本检出率较高,时间间隔越久检出率越低;专科医院检出率高于综合医院;年龄别检出率呈抛物线形.结论 标本类型、采集时间、医院类型、患者年龄与EV71和CoxA16检出率相关.

    作者:颜玉炳;苏成豪;刘红莲;何水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状病毒亚型的比较

    目的 探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亚型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HPV标本50例,分别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亚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不相符或部分相符的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方法验证.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19例阴性标本和25例阳性标本完全相符,共44例检测标本结果完全相符,绝对符合率88%(44/50);4例检测结果部分相符,相对符合率96%(48/50),4%不相符(2/50).结论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DNA型别检出结果类似,均能快速、准确地检测HPV感染.

    作者:毛晓丹;孙蓬明;林芬;宋一一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清流县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清流县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为制定有关食品卫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学校食堂卫生检查记录表,调查清流县21个中小学校食堂的卫生现状.结果 学校食堂卫生设施齐全占71.4%;卫生许可证发放率为71.4%;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率为88.1%,2010年健康培训合格率明显高于2002年.结论 应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的各项管理措施,以确保学生用餐安全.

    作者:潘庆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诸暨市尘肺合并肺结核情况,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为今后防尘、防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63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尘肺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累计尘肺296例,合并结核43例(14.5%),与同期我市肺结核患病率(85.79/10万)相比.高168.37倍;Ⅲ期矽肺合并肺结核率明显高于Ⅱ、Ⅰ期.结论 矽肺患者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随着矽肺期别的进展,矽肺合并肺结核率也逐渐增高,接尘时间愈长,年龄愈大,矽肺合并结核率也愈高.因此,在矽肺病人乃至接尘工人中开展结核病防治在今后防尘、防痨工作中不可忽视.

    作者:杨福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沈阳地区2006-2009年季节性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沈阳市流感病毒不同时间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各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以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根据CPE和HA方法鉴定病毒,以H1和RT-PCR方法对阳性毒株进行分型鉴定.监测数据用Pearson χ2检验比较其亚型分布、时间分布.统计用SPSS 16.0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3个监测周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1 241份,流感病毒阳性率12.5%.全年除4月和7月外,均可分离到流感毒株,其中11月至次年的1月为流感流行的冬高峰.结论 沈阳地区近年同时存在3种型别的流感毒株流行,每年优势株明显不同,前一年监测周期的优势株在下个周期中可被其他型别抑制甚至取代,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已发生部分改变.

    作者:李凤娣;王冰;杨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