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省四县出生缺陷监测质量的评估

李智文;任爱国;张乐;朱江辉;张业武;岳银花;刘秀文;弓俊萍;李云;李竹

关键词:出生缺陷, 监测, 漏报, 评估
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的平定县、昔阳县、太谷县和泽州县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2004年每个县各选取1个乡(镇),由统一培训的乡村级调查员于2004年2-3月入户对2003年该地区的出生情况和出生缺陷病例进行调查与核实.调查获得的出生数、出生缺陷数与监测系统上报的结果进行比较.各县的监测出生数还要与当地其他部门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漏报评价标准为:抽样地区出生漏报应≤5%,重大体表畸形漏报≤10%.此外,北京大学医学部项目人员对部分监测点的基础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结果4个乡镇通过入户调查得到的出生数为1043人,而监测系统上报的出生数为997人,漏报46人,漏报率为4.4%.调查共核实30例体表先天畸形病例,而通过监测系统上报的先天畸形数为29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3.3%.4个县监测系统的出生数与当地出生人口资料估计的出生数相差1.2%.对部分监测点的工作情况调查发现,各监测点均有较为完善的卫生常规登记资料,有专门负责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人员.结论山西省4个县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尽管存在一定的出生和畸形病例的漏报,但漏报率很低.基层监测点具有较为完善的出生和畸形登记、上报和管理机制,监测人员对于出生缺陷监测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具备对于出生和畸形的记录和报告意识,因此监测资料的来源较为可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周期复制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重组疫苗的构建

    目的构建单周期复制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重组疫苗.方法将感染性EIAV分子克隆WU57囊膜(env)基因敲除,在pGPT中克隆4个拷贝的Mason Pfizer猴病毒组成性RNA转运因子(CTE),构建重组质粒pGPTC;构建另一表达Env蛋白的重组质粒pTEB,并分别与重组质粒pGPT、pGPTC共转染进入293细胞;以Western blot对转染细胞外培养液进行检测以鉴定病毒粒子的产生;通过免疫荧光分析鉴定感染细胞内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pGPTC/pTEB共转染的细胞外培养液中检测到特异性EIAV病毒蛋白,而pGPT/pTEB共转染的细胞外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特异性EIAV病毒蛋白.转染细胞产生的病毒粒子EIAVGPTC感染的原代马肾细胞(EK)内检测到病毒蛋白的表达,而用感染细胞产生的病毒粒子再感染EK细胞,则无病毒蛋白表达.结论Rev/RRE对于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是必需的;CTE可以替代Rev蛋白功能辅助EIAV结构蛋白的表达;转染的293细胞产生了EIAV病毒粒子并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产生的病毒粒子EIAVGpTC是一复制缺陷的活重组病毒.

    作者:刘相冬;王滨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颈糜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宫颈糜烂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其风险因素具体有哪些?为此我们开展了关于目前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徐又先;濮德敏;施侣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广州市六所中学初中男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目的分析广州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方法利用自填式问卷调查2021名初中男生的吸烟相关信息,确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测量模型,迭代加权小二乘法(ERLS法)估计参数,通过评价修正来确定佳模型.结果提取了三个环境因素潜变量,即监护人限制、吸烟环境和学校环境.吸烟相关态度只提取一个潜变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能解释吸烟行为38.8%的变异.对吸烟行为起直接作用的有:吸烟环境、监护人限制、拒烟决心和吸烟态度等.年级、健康知识和学校环境则起间接作用.危险因素排序:吸烟环境(45.76%)>吸烟态度(19.88%)>年级(0.44%);保护因素排序:拒烟决心(16.61%)>监护人限制(10.51%)>健康知识(3.89%)>学校环境(2.92%).结论健康知识只能通过相关信念而对学生吸烟行为起间接的抑制作用,且贡献比例很低.年级的增长对学生吸烟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青少年控烟不能只换限于健康教育,环境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文孝忠;陈维清;卢次勇;张彩霞;罗亦娟;邓雪清;区永军;凌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使用反距离权重内插法绘制中国1990年代肿瘤分布地图

    目的绘制中国1990年代死因回顾1/10人口抽样调查肿瘤分布地图,展示中国1990年代肿瘤的地理分布和区域性集中趋势.方法利用1990年代的全国死因抽样调查数据,根据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分布计算标准化死亡率,以中国1990年代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cview软件支持下,利用反距离权重内插法(IDW)预测非采样地区的死亡率数值,绘制肿瘤死亡分布地图.结果现已完成全国1990年代肿瘤分布地图绘制,与填充法相比,IDW所绘地图死亡率分布边续且过渡平滑,显示出肿瘤地区分布特点.结论利用IDW根据抽样区域数据预测其他区域数据,可以实现用抽样数据绘制全国肿瘤分布地图,结果仍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肿瘤分布规律.

    作者:曲宸绪;姜勇;武燕萍;邹小农;乔友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郑州市腹泻患者、宿主动物及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

    为了解郑州市腹泻患者、宿主动物及食品感染或污染O157:H7状况,建立全市流行病学监测网,在辖区内采集动物(牛、羊、猪、鸡、狗等)、门诊腹泻患者粪便及市售食品进行监测.1.材料与方法:mEC增菌培养基、SMAC培养基、抗-E.coli O157:H7免疫磁珠、磁铁架、O157抗血清、H7抗血清等均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有效期内使用.检测方法按照<2005年重点肠道传染病国家级监测点工作会议>的方法进行.

    作者:武恩平;刘灵芝;李肖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北京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1995-2004年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期间北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17.9/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为51.3/10万.北京市孕产妇死因依次为栓塞(21.2%)、妊高征(18.3%)、产科出血(14.4%)和心脏病/异位妊娠(9.6%).流动人口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25.2%)、栓塞(19.7%)、妊高征(17.3%)和肝病(9.5%).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占18.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37.7%,不可避免死亡占43.4%.结论北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亟待加强.取缔非法接生、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异位妊娠的急救抢救能力,是今后干预的重点.

    作者:沈汝(木冈);杨惠娟;李禾;何芳;丁辉;邓小虹;肖殉;刘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山东省枣庄矿区煤矿工人手外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探讨煤矿工人手外伤的流行病学规律,为手外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因手外伤而住院的煤矿工人患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1对象与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就诊并住院的手外伤患者中的516例煤矿工人为本次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受伤原因、工种、伤者因素、环境因素、伤情分布、医疗因素、预后情况及费用支出等24项.

    作者:王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褐家鼠种群特征与汉坦病毒感染的关联分析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HV)优势宿主褐家鼠感染H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集北京不同地区、生境捕获的褐家鼠,用统一的调查表记录宿主动物及环境特征,采用针对HV M基因片段的巢式RT-PCR法检测其带病毒情况,运用SPSS软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10种相关因素中,6种与褐家鼠HV感染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年鼠、处于繁殖期、体表皮肤有伤痕是褐家鼠HV感染的危险因素.雄性睾丸位于阴囊内与雄性HV感染有非常高的危险度(OR=30.92).发情期雄性个体的体表疤痕率高于非发情期个体(P=0.049),两者的交互作用与HV感染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从现场多途径观察研究证实:HV在褐家鼠中存在平行传播,雄性的侵犯行为促进HV的传播.

    作者:江佳富;吴晓明;左曙青;王日明;陈立泉;王炳才;敦哲;张泮河;郭天宇;曹务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山西省四县出生缺陷监测质量的评估

    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的平定县、昔阳县、太谷县和泽州县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2004年每个县各选取1个乡(镇),由统一培训的乡村级调查员于2004年2-3月入户对2003年该地区的出生情况和出生缺陷病例进行调查与核实.调查获得的出生数、出生缺陷数与监测系统上报的结果进行比较.各县的监测出生数还要与当地其他部门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漏报评价标准为:抽样地区出生漏报应≤5%,重大体表畸形漏报≤10%.此外,北京大学医学部项目人员对部分监测点的基础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结果4个乡镇通过入户调查得到的出生数为1043人,而监测系统上报的出生数为997人,漏报46人,漏报率为4.4%.调查共核实30例体表先天畸形病例,而通过监测系统上报的先天畸形数为29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3.3%.4个县监测系统的出生数与当地出生人口资料估计的出生数相差1.2%.对部分监测点的工作情况调查发现,各监测点均有较为完善的卫生常规登记资料,有专门负责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人员.结论山西省4个县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尽管存在一定的出生和畸形病例的漏报,但漏报率很低.基层监测点具有较为完善的出生和畸形登记、上报和管理机制,监测人员对于出生缺陷监测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具备对于出生和畸形的记录和报告意识,因此监测资料的来源较为可靠.

    作者:李智文;任爱国;张乐;朱江辉;张业武;岳银花;刘秀文;弓俊萍;李云;李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吸虫虫卵计量的分布及数学模型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制定防治措施,必须首先了解该病的实际流行情况.在曼氏血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常常通过改良加藤法来检测粪样中的虫卵数,并以此为依据推断个体和人群的感染度(intensity)以及流行率(prevalence).然而虫卵计量在个体内、个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1],严重影响了用改良加藤法作为检测手段对实际的感染度和流行率的估计.为了减少这些差异对实际疫情判断的影响,初通过增加单个粪样的涂片数量或对同一受检者连续多天取样检查来防止漏检,然而,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费用,还可能受到实际工作环境或人为因素的限制.为此科学工作者尝试着将数学模型引入血吸虫病的现场工作中,以期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检出效率.

    作者:张媛媛;罗建平;吴海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一起聚集性急性戊型肝炎疫情的调查

    2004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某塑料制品厂发生一起聚集性急性戊型肝炎(戊肝)疫情,25名共同就餐职工中出现3例病例,罹患率为12.0%.该单位某职工分别于2004年6月28、29日在两家餐厅设婚宴宴请同厂管理人员19名和同车间同事6名共计25人,其中男21人,女4人,年龄为18~59岁(32.0岁±11.3岁).7月30日对25名共同聚餐职工和3名餐厅厨师,询问近2月内健康、考勤和聚餐当日食品食用情况,采集5 ml静脉血,进行ALT和HEV-IgM/IgG(新加坡GENELABS公司产品)的检测.本次疫情全部发生在25名共同就餐职工中.首发病例出现于7月2日(ALT1536 U/ml,SB 211.8μmol/L);第2例出现于7月9日(ALT167 U/ml,SB 147μmol/L).2例均出现乏力、纳减、恶心、呕吐、尿色深、巩膜黄染等典型的急性肝炎症状,血清HEV-IgM/IgG均阳性.

    作者:谈逸云;郑英杰;申惠国;姜庆五;顾海勇;王丰;高眉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目的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作者:杨维中;余宏杰;景怀琦;徐建国;陈志海;祝小平;汪华;刘学成;王世文;刘伦光;祖荣强;罗隆泽;向妮娟;刘红露;钟文君;刘莉;孟玲;袁珩;高永军;杜化茂;欧阳宾;叶长芸;金冬;吕强;崔志刚;黄燕;张守印;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舒跃龙;王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青岛市成人麻疹发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青岛市成人麻疹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青岛市2002 2003年发生的全部成人麻疹病例70例和14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经济学因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口性质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88,P<0.05,OR=5.12,95%CJ:2.69~9.73),按照接受免疫的次数,分为0次、1次、≥2次3个等级进行比较分析,0次麻疹疫苗免疫史与1次免疫史比较,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P=0.173);0次麻疹疫苗免疫史与≥2次免疫史进行比较显示,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4,P=0.000,OR=13.35,95%CI:5.80~30.71);有1次麻疹疫苗免疫史与≥2次免疫史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6.23,P=0.000,OR=7.91,95%CI:3.37~18.59).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比例明显高于本地人(x2=21.60,P<0.01,OR=4.06,95%CI:2.21~7.45);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人群经济收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P<0.05,OR=2.08,95%CI:1.15~3.76).结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外来人口、低经济收入人群是青岛市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谭吉宾;曹卫华;逄增昌;林鹏;董海英;詹思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清有机氯农药DDT暴露、CYP1A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有机氯农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类物质暴露及细胞色素P4501A1 m2突变基因型对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003年12月起至2004年9月止,收集组织病理学确诊乳腺癌的女性病例104例,社区来源的健康女性对照154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病例和对照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检测血清样品中对,对-二氯二苯三氯乙烷(p,p'-DDT)、对,对-二氯二苯三氯乙烯(p,p'-DDE)的含量;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法检测CYP1A1 m2突变型基因;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DT类有机氯物质血清含量及CYP1A1 m2突变基因型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OR),以及二者的联合作用.结果病例和对照两组血清中的DDT的含量分别是(36.90±79.41)ng/ml和(50.60±150.70)ng/ml;DDE的含量分别是(7.43±11.10)ng/ml和(8.96±11.30)ng/ml,几何均数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1A1 m2型突变纯合型基因型(Val/Val)的调整OR=2.61,95%CJ:1.00~6.80;绝经前乳腺癌病例与对照组中,携带Val突变基因型且DDT高暴露的OR=4.35,95%CI:1.140~16.950,参照等级是Ile/Ile野生纯合型基因且DDT低暴露.结论CYP1A1 m2突变型基因型可能与乳腺癌有关,DDT暴露可能增加携带CYP1A1易感基因型的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作者:李佳圆;吴德生;杨非;曾红艳;雷放鸣;周卫东;李卉;陶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唇腭裂关联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部分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与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TGFα)TaqⅠ位点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49个nsCL/P核心家庭成员DNA标本进行TGFα TaqⅠ突变位点的基因型检测.利用传递失衡检验和以家庭为基础的关联研究(FBAT)方法,分析TGFα TaqⅠ突变与nsCL/P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未发现TGFα TaqⅠ突变的致病C2等位基因在nsCL/P核心家庭成员中存在传递不平衡(P>0.05);采用FBAT分析,未发现C2等位基因及C2C1基因型与nsCL/P发病危险之间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α TaqⅠ突变可能不是中国部分地区人群nsCL/P发生的易感基因.

    作者:朱江辉;任爱国;郝玲;裴丽君;张伯兰;周敏霞;孙霞美;姜梅芳;陈海兰;李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潜伏期初探

    2005年6-8月,四川省发生了猪链球菌血清2型所致的人感染疫情,本文主要对该次疫情中病例的潜伏期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该次疫情共发生人感染204例.本文分析只保留个案调查表中发病时间和暴露时间精确到小时数的单次暴露病例(109例),内容主要是发病时间、暴露于病(死)猪的时间等.病例个案资料统一采用Epi Data 3.02软件录入并进行逻辑检错,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入选病例和排除病例的一般人口学信息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分组病例的平均潜伏期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作者:向妮娟;钟文君;孟玲;高永军;祖荣强;刘学成;刘伦光;祝小平;袁珩;欧阳兵;吕强;黄燕;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王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

    目的在河南省某地农村建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不一致(DC)的夫妻队列并进行随访,观察HIV通过异性性传播的频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访谈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了52对(一方HIV阳性而另一方阴性但无吸毒、性乱、输血等HIV感染危险行为)夫妻进入研究队列,在0.5、1和2.5年进行3次随访,每次随访均询问夫妻双方的性生活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同时抽取20 ml抗凝静脉血检测HIV抗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毒载量.结果(1)0.5、1和2.5年的随访率分别是92.3%、75.0%和28.8%.在随访的过程中,DC夫妻中HIV阴性一方HIV抗体始终保持阴性,未出现HIV抗体阳转及HIV的传播.(2)在队列建立时(0年)以及0.5、1和2.5年随访时,DC夫妻性生活次数每月1次至每周1次的分别占65.4%、72.9%、71.7%和80.0%,有时使用或从来不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76.9%、66.6%、69.1%和60.0%,不同随访时间性生活次数和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C夫妻中的HIV阳性一方在0.5、1和2.5年随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上升的比例分别是85.4%、66.6%和60.0%.15对在2.5年随访到双方的夫妻,HIV阳性一方中病毒载量稳定和下降的占66.7%,绝大部分病毒载量保持稳定或下降者同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保持稳定或上升.结论研究中未观察到HIV在夫妻之间的传播.HIV阳性一方稳定的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计数可能是HIV未发生传播的原因之一,宿主的遗传免疫学因素以及HIV的生物学特性对传播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李敬云;李林;李宏;鲍作义;李韩平;王哲;庄道民;刘永健;刘思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内首次检出一株基农多尼沙门菌

    2004年12月,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一名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一株基农多尼沙门菌,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核,证实为国内首次检出.

    作者:许少洪;孙凤琪;计国欣;曾爱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北京市1998-2004年婴幼儿A3型流感病毒分离株HA1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1998-2004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A3(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的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提取该期间采集的呼吸道标本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得到HA1区基因片段.通过目的基因的克隆、测序或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998-2004年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基因均为987 bp,编码一个含32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这些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5%~100.0%和93.0%~100.0%之间,分离年份越近同源性越高.在HA1区有7个糖基化位点非常保守,分别位于8、22、38、63、126、165和285位氨基酸.与1997年以前的毒株相比,1997年以后的毒株均在122和133位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自1999年以后的毒株均在144位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每年流行的毒株都较前一年的毒株出现了位于不同抗原决定簇或者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替换.进化分析显示,每年分离的毒株均与以前的毒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进化分支.结论1998-2004年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点突变,导致抗原性不断发生漂移.加强监测和密切关注其变异动向对防控流感流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汝南;钱渊;王芳;邓洁;赵林清;刘成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辽宁省1999-2005年度流感病原学监测

    目的分析辽宁省1999-2005年度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咽拭子用鸡胚和细胞分离方法,进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结果1999年11月至2005年3月末,辽宁省及省内其他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共采集咽拭子标本2713份,分离流感病毒188株,平均分离率为7.0%;其中辽宁省CDC和大连市CDC共采集标本1466份,分离病毒167份,平均分离率为11.4%;在2002年以前均分离到A3、A1和B型,且B型为Yamagata谱系;2002年后再未见A1型出现,A3与B型优势并重,且抗原分析显示B型已与Victoria谱系更类似.辽宁省作为北方省在中国-WHO第一个五年流感监测项目中只进行秋冬季监测,发现流行期出现在当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结论辽宁省不同年份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的分析对于了解辽宁省流感流行特点、亚型漂移、对流感乃至禽流感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少慧;于伟;张眉眉;崔健秋;傅荣华;赵晓光;何雅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