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鹏
我院传染病区2002-1~2003-3共收治结核病人150例,对其中100例老年结核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翁笑萍;俞冬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雷诺氏征与雷诺氏病(Raunaud phenomenonand Raynaud disease)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间隙性肢端小动脉痉挛所引致的手、足皮肤颜色改变的周围血管疾病.
作者:刘秋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哮喘属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疾患.西医治疗药物以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为主.
作者:赵卫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偏头痛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允明;黄广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apepsia,FD)又称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UN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高达20%-40%,以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并伴有早饱、嗳气、烧心、厌食、恶心、呕吐、反胃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实验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作者:陈友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规的手术之一,近年来.许多地区已将其常规地用于初产妇阴式分娩,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母儿免受产伤.
作者:汤艳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美尼尔综合症又称梅尼埃病,我科近2年来应用静应培他啶,口服654-Ⅱ片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5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国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风温病是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的一种以肺系病变为中心的春季多发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
作者: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何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骨科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治疗骨折的方法多以复位、固定、练功及药物为主,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也有人采用,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近也有不断的报导.
作者:赵国阳;张燊;于文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风早期康复及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是当今中风病治疗的关键,直接影响病人预后,因此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中医药在此方面日益显出其优势所在.本文简述了中风早期康复的机理及中风后抑郁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说明了中风早期康复及对中风后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中医药在中风早期康复及中风后抑郁治疗中的作用,说明了将中医药引入中风早期康复及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俊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的症状之一,由于病因不同,症状相异,因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为正确认识该病,准确治疗,就需要辨病辨证辨药治疗.
作者:于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性心脏病(Dibetic Candiopathy,简称DC)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但中医学对本病的症状早有记载,将之归属于消渴、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
作者:冯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自200210~2003-3月自拟前列化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康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金匮要略>中关于眩晕症状的名称综合有8种,出现在7种疾病中,治法、方药也不同,但症状基本相同,为了临床鉴别诊断准确,有必要探讨其共同性:机理大致可综合成如下三种:中焦实滞,清阳不得上升的眩证;痰饮停聚在胸膈,肝气挟饮上冲的冒眩证;阴血虚于下,不得濡养清窍的眩或厥.由此便于治疗.
作者:牟慧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白虎汤始见于<伤寒论>治阳明经热盛之候,<温病条辨>多选此方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之候,本方以石膏为主药,<本经>谓其辛寒无毒,大清胃热,兼入手太阳、少阳气分,知母苦寒与石膏之辛寒配伍,相互为用,共奏清热之功.
作者:谭锦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剌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剌四缝穴的方法治疗本病134例.结果:总有效率92.5%.揭示:本法有通畅百脉,调和脏腑,醒脾开胃,清心除烦,增进食欲的作用.
作者:黄玲;骆雄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 观察60例狠疮性肾炎(LN)患者,均符合1 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并均有不同程度肾损害表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其中女52例,男8例;大年龄45岁,小1 4岁,平均24.3岁;病程长12年,短8个月,平均2.86年.
作者:李春雯;金友;牛家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报道自拟杏桔僵蝉汤治疗咳嗽150例,总有效率89.3%.说明杏桔僵蝉汤是治疗慢支咳嗽有效的方药.
作者:陈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0-1~2002-12月,对30例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82岁,因言语不利,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遂1天入院.既往有脑出血病史1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BP:2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略有烦躁,不全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可,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右<左,右巴氏征(+).
作者:田效信;伊文琪;冯向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