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特征为低骨量及骨组织中细微结构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并容易导致骨折,临床症状以疼痛、驼背、变矮、骨折为主[1].本文对80例因长期卧床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治疗前后腰椎(L4)与股骨骨密度及骨痛情况的改善,评价综合康复疗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立典;杨珊莉;王诗忠;陶静;张兵;郭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选择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记录其症状积分以及测定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胆囊收缩素)的含量,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4周,分析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以及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积分,并改变血浆胃肠激素的含量.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有效地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并与胃肠激素有关.
作者:王小奇;叶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支患者50例,与30例以抗生素为主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治疗组消减咳、痰、喘、哮鸣音的有效率分别为94.0%、90.0%、86.8%、92.1%,其显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1、0.05、0.01);慢支急性发作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1,表明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刘远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为了治疗痔疮以及解决痔疮术后的疼痛症状,笔者通过反复临床实践与验证,自拟了二乌参椒汤用于治疗痔疮肿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英;马旖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化瘀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2002年以来我院门诊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年龄19~48岁,病程5个月~5a,病情评分6~21分;对照组年龄21~47岁,病程4个月~7a,病情评分6~20.5分.2组病例来源、年龄、病程、病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益精胶囊是福建省立医院吕绍光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制剂,由菟丝子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临床用于肾虚所致的精液异常不育症.根据临床主要功效进行如下实验.
作者:阮君山;王少明;吕绍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失眠症指的是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及早醒,或睡眠质量低下,或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长期失眠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进而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近年来,我科利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失眠症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翠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痤疮饮对痤疮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方法65例寻常痤疮患者服用痤疮饮4周,采用Samuelson九度分级评定疗效.其治疗前的病情级别为6.21±1.85度,治疗后降为3.76±2.05(P<0.01);治疗前血液粘度低切为13.19±1.55mpa·s,高切为5.143±1.375mpa·s,红细胞比容52.189±4.453%,红细胞变形能力0.485±0.154,凝血因子I5.412±1.35g/L,治疗后分别为9.920±0.69mPa·s,4.296±0.280mPa·s,42.056±1.959%,0.807±0.175,3.959±0.459g/L(P<0.01),患者的血液粘度与病情级别呈正相关(P<0.05).结论痤疮饮不仅临床治疗痤疮有效,而且能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
作者:汪五清;杜锡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血管性痴呆.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合用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静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38~55岁.随机分为肾气丸化裁治疗组和绞股蓝对照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岁.2组平均年龄、男女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杨际芳;高秀娟;李爱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采用中药提取物配合现代先进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成膜材料研制成巴布剂剥离祛斑面膜,并观察其疗效以及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结果临床应用观察36例色斑患者,总有效率达94.4%.本实验质量控制符合要求,面膜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明;李孝栋;游曦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透骨消痛颗粒组方缜密,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1],为进一步探讨透骨消痛颗粒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借助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冀在为开发Ⅲ类新药打下基础,并为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Orthteoarthritis,OA)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西海;刘献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股骨髁间骨折占全身骨折脱位的0.4%[1],其治疗方法较多,骨折复位和固定均较困难.我们收集自2001年1月~2004年8月采用4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髁间骨折54例,并开展了针对上述患者临床疗效的随访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彭利平;罗燕青;金明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发作超过48h,经过镇静剂、平滑肌解痉剂治疗无效者,其症状为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呃声频频,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配合颈部推拿治疗本病2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国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医治病,不仅可从病变脏腑本身治疗,还可根据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它脏入手来调理,常见的有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根据脾胃与各脏腑组织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健运脾胃不仅能治疗脾胃本脏腑的病变,而且也是治疗其它各脏腑内伤杂病的重要一环.
作者:陈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等均可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现代人的体质及病生理特点有了很大不同,其临床特点集中表现为:实证多,瘀滞热毒证增多,而虚证少,尤其虚寒证更少.丁氏[1]等门诊统计冠心病7104例,有80%的病机包括热毒,用黄连、黄芩、玄参、冰片等清热解毒治疗,有效率在90%左右.因此我们提出热毒伤络是冠心病的重要病机之一,热毒损伤心络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作者:冯霞;王化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对42例脑卒中肩痛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对其肩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治疗后肩痛程度低于治疗前(P<0.05),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肩痛的治疗效果.
作者:俞征宙;陶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ICU病房,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病人一般都有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反应,而这些心理反应和状态与病人康复密切相关.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治疗,而且还可引起严重的心理变态,并伴有进行性症状加重.虽然目前治疗药物层出不穷,但我们认为,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更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并巩固疗效.
作者:唐晓榕;陈惠珠;郑金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情况,达到治疗的效果.犹如运用复方治疗内科疾病,疗效取决于合理的用药和严密的配伍一般,推拿手法的选用和配伍对治疗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尤以合理的配伍为关键.
作者:聂建华;田琳;苑述刚;游世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首发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疼或脐周疼、水样泻伴低热,易误诊为急腹症或消化道疾病[1].我院自2000年7月~2004年10月共收治该类病人3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