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英;王洁贞;赵敬杰
目的用甲胎蛋白-放射免疫测定(AFP-RIA)试剂盒作对照,测定AFP胶体金诊断试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双盲法对426份正常人血清、1 567份临床门诊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AFP-RIA定量测定试剂为判断标准,对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AFP胶体金诊断试剂进行客观的临床考核.结果 AFP胶体金诊断试剂在测定正常人血清标本时的假阳性率为1.88%(8/426);该试剂在测定临床病人血清标本时的灵敏度达到99.3%(272/274)、特异度为97.2%(1 257/1 293),与AFP-RIA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7.6%.结论 AFP胶体金诊断试剂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均可以和AFP-RIA试剂相媲美,可以替代AFP-RIA试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
作者:蒋先敏;孔健;林涛;于秀英;陈颖;戴雨;杨航燕;孙晓丽;杨剑;杨永泉;张艳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制订中国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疾病失能等级分类标准,评定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 方法以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中疾病失能权重的7级分类标准为根据,采用德尔菲法,制订中国AD、PD疾病失能等级分类标准;并根据1997年北京市AD、PD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评定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与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结果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获得治疗者为0.40,未获得治疗者为0.52;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获得治疗者为0.30,未获得治疗者为0.23.结论对于AD与PD两种疾病平均疾病失能权重的评定结果与GBD研究中的数据有所不同.
作者:段蕾蕾;张振馨;黄觉斌;洪霞;温洪波;王清华;李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解濮阳市基层计划免疫(计免)接种工作中安全注射现状及预防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情况,于2001年11月对全市180个基层计免接种点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既往中山市所作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筛查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调整对照组后,本研究重点探讨筛查对鼻咽癌死亡率的影响.
作者:魏矿荣;梁智恒;刘小红;林茂合;柳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参考文献是学术性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显示了学术研究中的继承性与借鉴性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同时,论文所附参考文献的丰富程度与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反映一种期刊和图书的重要程度、规范程度和影响力,也反映某种学科的学术发展水平和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程度.<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我国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术刊物,文章总体质量高,被世界著名的医学索引(IM)和生物医学文摘(BA)及国内多种检索刊物收录.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参考文献的分析,找出流行病学研究人员对文献需求的一些特征.
作者:胡青;李燕娜;翟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科特迪瓦举行免疫接种会议,发表了关于安全注射的亚穆苏克罗宣言.宣言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每年约接受55亿次注射,其中占10%的免疫预防注射中有30%是不安全的,而占90%的其他注射中,不安全注射竟高达50%以上.宣言要求,保证每一次免疫预防注射都必须是安全的.
作者:王克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寒冷地区作业是否对精液质量产生影响.方法通过现况调查,采用分子水平实验技术即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染色质结构分析与精液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寒冷地区部队指战员精液质量和精子亚临床损伤.结果寒冷地区作业人员精液常规化验均在正常范围,但单细胞凝胶电泳Ⅰ级彗星率高达4.4%,与对照组(1.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中compαt增高,平均值为22.26%,两种实验结果均反映了精子DNA单双链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长期工作在寒冷地区的人员可见精子DNA单双链损伤增加,但不足以影响精液质量.提示加强寒冷地区男性作业人员的生殖健康保健十分必要.
作者:丁晓萍;闫素文;张宁;董卫;鲁海鸥;汤洁;王喜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我国在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试图对脑卒中在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做一简要陈述.
作者:赵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探讨武警女兵月经情况及影响因素,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0月对新入伍武警女兵的月经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燕玲;王津平;吴恩;黄英;杨选平;朱红;申利英;张爱玲;安晓霞;杨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58例患者入选,术前24 h内及术后第3天分别用90项症状清单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1)术前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术后躯体化因子分仍高;(2)男性患者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女性,而女性则恐怖因子分较高;(3)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等评分高于冠心病患者;(4)手术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得分较术前减低;(5)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恐怖因子分(1.34±0.38)高于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者(1.15±0.23,P<0.05);(6)详细谈话组阳性症状均分低于常规谈话组(分别为2.46±0.37,2.56±0.48,P=0.02);(7)70岁以上的患者阳性症状均分(2.62±0.45)高于60岁以下(2.47±0.43,P<0.05)及60~69岁组(2.45±0.40,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症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手术的心理刺激是重要的原因,女性、高龄以及合并的心理疾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术前谈话时详细介绍手术并发症不会增加患者的心理症状.
作者:邱原刚;郑良荣;陈君柱;朱建华;张芙荣;许毅;赵莉莉;陶谦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筛检洪灾区血吸虫病高危人群的方法. 方法在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遭受溃垸的2个受灾村,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居民暴露疫水等资料.资料经变量变换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对18个自变量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5个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组建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246个样本进行回代判别,其总的判别符合率为87.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和89.0%. 结论询问快速判别法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快速、简易、经济和有效的筛检血吸虫病高危人群的方法.
作者:杨美霞;谭红专;周艺彪;唐光明;云从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自评(SRH)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方法 1992年在北京城乡各随机抽取1个区/县后,再采取分层、分段及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5岁以上老年人3 157名进行研究,并于1994、1997和2000年随访. 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SRH受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和经济满意度的影响;SRH一般和不良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以及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SRH良好老年人.从1992~2000年8年间共993人死亡,SRH是老年人死亡的危险因素,SRH一般与不良者总死亡的危险分别高于SRH良好者12%(HR=1.12,95%CI:0.93~1.35)和53%(HR=1.53,95%CI:1.25~1.88),在控制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地区(城/乡)、婚姻状态、教育水平、近一年就医次数和住院次数、患慢性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体重指数、认知功能、抑郁]、剔除随访1年和3年内死亡者后,上述趋势依然存在.与SRH良好者相比,SRH不良者脑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的危险分别增加了2.25倍(HR=2.25,95%CI:1.67~3.04)和2.22倍(HR=2.22,95%CI:1.61~3.07).结论 SRH与各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患病率有关,同时又是预报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老年卫生保健工作中,不应忽视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主观评价.
作者:方向华;孟琛;刘向红;吴晓光;刘宏军;刁丽君;汤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从成都市区中学中抽取重点中学2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中学2所,共1 393名中学生,用自编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筛选出自杀未遂者后再调查其原因及方式.采用SPS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93名青春期中学生中,曾有自杀未遂者36例(2.6%),男女之比为1∶2.自杀未遂者中33.3%为反复自杀未遂.中学阶段自杀未遂原因以家庭矛盾居多(34.4%),方式以过量服药或服毒居多(50.0%).青春期自杀未遂危险因素有可疑幻听、吸烟、受同伴欺侮、想成为异性、父母再婚、女性、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生活事件等.保护因素有家庭和睦.结论自杀未遂在中学生中并不罕见,临床医生与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其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
作者:张志群;郭兰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自毁式注射器(AD)替代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的安全注射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探讨该措施的经济可行性. 方法现场调查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并根据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计算乙肝所造成的失能调整生命年损失及其疾病经济负担.将安全注射减轻的乙肝患者疾病负担作为效益指标,并将AD替代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增加的直接费用作为成本,对该干预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结果 2001年中国乙肝患者总的医疗费用为161.95~201.67亿元,年人均治疗费用为1 755.38~1 409.64元.AD代替普通一次性注射器方案的总效益成本比为32.46~97.3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农村优于城市.当两种注射器的差价>0.24元时,AD替代方案的直接效益成本比值开始<1. 结论用AD替代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的方法来解决安全注射问题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作者:石光;谢永富;张勇;刘秀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农村居民疾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探讨影响农村居民疾病的经济负担的因素.方法应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本法对疾病的经济负担进行估算. 结果 2001年青岛市农村3 359名调查人口的疾病总经济负担为3 072 225元,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65.92%,传染病、妇科与围产期疾病占24.25%,伤害占9.83%;直接经济负担为1 599 619元(52.07%),间接经济负担为1 472 606元(47.93%);平均每个居民的经济负担为914元.不同年龄别之间的两周病伤经济负担和年住院经济负担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以30~3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高.男性的住院经济负担高于女性.有残疾状态的患者与无残疾状态的患者的经济负担平均值分别为3 070元和680元,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影响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的重要因素为患有慢性病、年龄增大、有残疾状态、离婚丧偶等. 结论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疾病谱制订相应策略,可以更好地降低农村居民疾病的经济负担.
作者:庄润森;王声湧;梁万年;荆春霞;李兵;阎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注射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2.2%(12/23)的医疗机构玻璃注射器消毒不合格、31.4%(11/35)的医疗机构注射操作不正确、63.6%(21/33)的医疗机构直接丢弃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存在以上至少1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医疗机构有77.1%(27/35).结论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共用针管的不正确操作、医务工作者销毁注射器被刺伤、一次性注射器卫生质量管理空白是目前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培训医务人员的正确注射行为、重视一次性注射器的卫生质量管理和用后的安全处理是提高安全注射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勤;欧剑鸣;曾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饮绿茶是否可降低吸烟、饮酒者发生消化系统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方法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病例为2000年泰兴市确诊的胃癌、肝癌、食管癌新病例且同意参加者,分别为206、204、218例.对照为随机选取的健康人群,在本地居住10年以上,并愿意参加者,共415人.结果显示:饮用绿茶可降低饮酒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分别为81%、78%、39%,降低吸烟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分别为16%、43%、31%.交互作用的检验显示饮绿茶可明显降低饮酒者患胃癌和肝癌的危险,交互项OR值分别为:0.23(95%CI:0.10~0.55)、0.25(95%CI:0.11~0.57).结论饮绿茶对饮酒者患胃癌、肝癌的危险度具有降低作用,还可不同程度降低饮酒者患食管癌及吸烟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
作者:穆丽娜;周学富;丁保国;王如鸿;张作风;陈传炜;卫国荣;周晓明;姜庆五;俞顺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测算大气污染物致肺癌的潜伏期.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根据大关联度值测算出总体的潜伏期.结果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大关联度值为0.886,所对应的是1985~1989年的比较数列与1994~1998年的参考数列的关系为密切.二氧化硫(SO2)的大关联度值为0.919,对应的是1986~1990年的比较数列与1994~1998年的参考数列的关系为密切.结论 H市SO2和TSP致肺癌的潜伏期分别为7年和8年.该方法不受混杂因素的制约,且计算较为简便,为大气污染物致肺癌的潜伏期研究提供一种可行和实用的新途径.
作者:陈士杰;李秀央;周连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注射相关锐器伤的危险因素,提供安全注射指导.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1∶1配比研究,对广州市13所医院3 010名护士锐器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87.5%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为37.6%,发生密度为每人每月0.84次.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与职称相关,锐器伤的经历与护龄、婚姻状况、雇用形式、职称有关.66%的锐器伤集中发生在白天,51%的锐器伤发生在治疗室.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除与接触针头的频率、操作者的知识、认知、个性等有关外,还与注射前掰安瓿不使用纱布、注射中工作空间拥挤噪杂、护理对象有较多不合作病人、注射后有回套针帽的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调查人群中锐器伤的发生非常普遍,其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同于国外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安全注射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谢红珍;聂军;潘绍山;白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1年9月17日下午云南省会泽县卫生防疫站接到大海乡卫生院报告,本乡中学学生有数十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相同症状病例,防疫站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分急救组和流行病学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朱培甫;宋福华;张忠霖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