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优选及HPLC法含量测定

孙妍;孙瑜;李永吉;张喜武

关键词:丹参, 丹参酮ⅡA,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优选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分别考察三种提取方法(冷浸法,加热回流法,超声法)对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并以HPLC法测出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丹参酮ⅡA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95%乙醇超声2次,30min/次,合并滤液.丹参酮ⅡA在25.2-126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艮好.结论:超声技术操作简便,快捷,试验重现行好.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消漏散治疗458例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报告

    自1997-2008年共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4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首先手术清除病灶内的死骨及坏死组织,油纱填压五天后,创口敞开,后应用消漏散换药,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5.十年随访复发仅7例,大大改变了骨髓炎临床治疗难、易复发的观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旭;吕君;王岭;陆子峰;马宪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诊断学的史学研究刍议

    诊断学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学科.与西医学相比,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表现出鲜明的特殊性.近年来,对中医诊断学的现代研究发展迅速,但其中也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原因就在于研究者们没有从此学科的特殊性质出发来思考现代研究的方向.而对其进行史学研究则是认识和理解这一学科本质特点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次,静滴,2次/d,硝酸甘油10mg/次,静滴,1次/d;对照组以硝酸甘油10mg/次,静滴,1次/d.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记录并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及静息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消失,发作时间缩短,ST段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金明;周忠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几例验案浅析杂病诊疗中病机的把握

    本文通过过敏性鼻炎,手足蜷缩症,酒糟鼻,顽固性失眠等几例验案病机的分析,以说明杂病诊疗中如何把握病机及意义.

    作者:魏淑海;李丹丹;康广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溃疡平抗大鼠乙酸胃溃疡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溃疡平对大鼠乙酸胃溃疡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疡平高、中、低剂量组、盐酸雷尼替丁组,观察渍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的变化,测定大鼠胃液量、胃液pH、胃蛋白酶活性、血清SOD活性及MDA和NO含量.结果:溃疡平能明显降低大鼠乙酸胃溃疡的溃疡指数(P<0.05),溃疡平低、中、高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分别达28.43%、66.72%和92.26%;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P<0.01),降低MDA的含量(P<0.01);亦明显升高大鼠血清NO含量(P<0.05)和SOD活性(P<0.01).结论:溃疡平对胃溃疡具有较好促愈合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胃粘膜抵抗氧自由基能力,促进胃粘膜保护因子NO的合成和释放有关.说明渍疡平可能通过抑制损伤因子及增强保护因子两个环节发挥抗溃疡作用.

    作者:王滨;赵红晔;李雪岩;卢长柱;曹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和进展

    回顾中医药类文献,总结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强调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程为平;宣威;张洋;张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9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从而在贫困的西部地区寻求一种有效的、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对93例AA患者据临床表现分为急劳温热、实热迫血、气虚血瘀、气血亏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七型辩证论治,并配合西医雄激素+CsA+造血生长因子+654-2的经济性方案(SAA/VSAA加用HDMP+HDIVIG)进行治疗.结果:93例患者基本治愈23例(24.7%);缓解29例(31.2%);明显进步19例(20.4%);无效22例(23.7%).总有效率为76.3%.结论:多药联合的non-HSCT/BMT、non-ALG/ATG 输注的中西医结合经济性方案序贯治疗AA,可标本同治,取长补短,各自保持优势,西药有快速的稳定作用,中药有持久的巩固作用,治愈好转率高,复发率低,医疗费用相对低,是目前贫困地区治疗AA的理想方案.

    作者:潘铭;楚文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灵芝子实体与菌丝体及破壁菌丝主要活性成份的比较

    目的:对人工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茵丝体及破壁处理菌丝体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灵芝药材品质及检测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硫酸蒽酮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采用齐墩果酸作对照,香草醛一冰醋酸显色,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值测定三萜化合物.结果:无论多糖还是三萜化合物,菌丝体含量均高于子实体,破壁处理高于未处理.

    作者:张旺凡;喻祖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接骨木根皮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木根皮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法观察接骨木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接骨木的镇痛作用.结果:接骨木高、中剂量组耳肿胀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与空白组比较P<0.05或P<0.1);接骨木高、中剂量组用药1h、2h、4h和6h足肿胀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空白组比较P<0.01或P<0.05);接骨木各剂量组用药后0.5、1和2h小鼠痛域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与空白组比较P<0.01或P<0.05).结论:接骨木根皮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董培良;闫雪莹;匡海学;韩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疏肝健脾解毒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甘利欣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汤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7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永;王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温阳利湿法治疗肾结石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根据肾结石患者的症状,舌、脉象进行辨证分组,探讨肾结石的病因病机和温阳利湿法治疗肾结石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方法:总结分析了本院100例肾结石患者的症状,舌、脉象,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辨证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以温阳利湿法治疗,对照组以清热利湿法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舌、脉象,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60%,总有效率75%.结论:温阳利湿法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复发率低.通过温阳利湿,机体气化温煦功能增强,阴寒无以凝聚成石.

    作者:高建魁;闫沛海;吕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4例临床观察

    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5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海龙;孙运海;孙运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与西医西药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将7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单纯运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有较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程、总有效率及所花费金额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明显.

    作者:杨磊;吕瑞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蝙蝠葛酚性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对蝙蝠葛酚性碱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目前对蝙蝠葛酚性碱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其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的广泛关注.

    作者:王德娟;王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难治病阴虚复合证探讨

    阴虚证作为慢性难治病的常见证候,常以复合证形式存在,是疾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阴虚火旺、阴虚阳亢、阴虚动风、阴虚夹湿、阴虚痰阻、阴虚血瘀、阴虚水停、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阴虚复合证的形成机理、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优选及HPLC法含量测定

    目的:优选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分别考察三种提取方法(冷浸法,加热回流法,超声法)对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并以HPLC法测出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丹参酮ⅡA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95%乙醇超声2次,30min/次,合并滤液.丹参酮ⅡA在25.2-126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艮好.结论:超声技术操作简便,快捷,试验重现行好.

    作者:孙妍;孙瑜;李永吉;张喜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万全养生思想与方法探讨

    万全从节食寡欲,动静适度,法时应天,防病却疾四个方面阐发了养生理论与方法,并主张坚持长期服用延年养生中药,以尽享天年.

    作者:李成年;李成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出血后抑郁大鼠脑内NMDA受体NR1 mRNA、NR2B mRNA表达及中药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抑郁大鼠脑内NMDA受体亚单位NR1mRNA、NR2BmRNA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脑出血后抑郁模型,采用逆转录PCR(RT-PCR)实验方法,研究NR1mRNA、NR2B mRNA在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及假手术大鼠脑内左前额叶皮质、海马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前额皮质的NR1、NR2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颐脑解郁方干预后可明显降低NR1 mRNA、NR2B mRNA在脑内的表达.结论: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R1 mRNA、NR2B mRNA表达升高,中药颐脑解郁方可使之明显下调,中药颐脑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NMDAR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瑞珍;唐启盛;徐向青;侯秀娟;解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降白灵胶囊治疗6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降白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的临床症状、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服中药降白灵胶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采用降白灵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含量,具有明确疗效,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易志宏;王丽哲;陈波华;丁晓萍;李莉;王萌嘉;赵国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药象探究

    象属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根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特征,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内容.笔者认为古人对中药作用原理的认识也受到了象思维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中药药象概念.因此,发展中药必须要加强象的研究,探讨象的问题,对于正确把握中药乃至促进中药理论和临床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永林;赵鲲鹏;刘稼;李兰珍;朱向东;郝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