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车前草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鲁建江;王莉;刘志勇;孙萍

关键词:微波技术, 车前草, 总黄酮, 提取,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从车前草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车前草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车前草中总黄酮含量3.74%,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27%(n=6).结论: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车前草中提取出总黄酮,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0例

    目的:探讨麻黄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以麻黄汤为基本方并随症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0例.结果:总有效率86%.结论:麻黄汤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姬光东;牛振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手法整复配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42例

    目的:探索手法整复与中药配合治疗外踝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五灵丹)、熏洗(大黄20g,栀子20g,冰片10g)治疗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42例.结果:总有效率95.23%.结论:手法整复配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疗效确切,具有使骨折复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

    作者:陈世明;李松;刘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葛根素与雌激素替代疗法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用中药葛根素与雌激素替代疗法,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影响.方法:将32例女性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均为工、Ⅱ期高血压患者),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雌二醇含量,检测前2天停用降压药物,以28例正常健康女性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ET、NO、雌二醇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ET含量升高,NO、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治疗后高血压组血浆ET含量明显降低,而NO和雌二醇含量升高,血压明显下降.结论:葛根素与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作者:董德武;李丽颖;魏宝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35例的疗效.方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35例与西医对照组33例对比观察.结果: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82.8%,明显高于对照组45.4%,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较好.

    作者:钟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补肾固冲汤治疗青春期功血1 20例

    以补肾固冲汤治疗青春期功血120例,总有效率达8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本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肾精亏虚,肾气未充,病位在中任,变化在气血,肾失封藏之职,气血逆乱,肝阴亏虚,穷必及肾.补肾固冲汤使肾精充,肾气强,冲任固,而收止血及恢复月经周期的功效.

    作者:单志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氧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HLP)大鼠血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法建立大鼠HLP模型,自造模第1天起,灌胃给予活血化瘀方剂低剂量6.75g/kg@d,中剂量20.25g/kg@d,高剂量40.5g/kg@d,连续给药40天,应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oxLDL浓度.结果:活血化瘀方剂三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中MDA、ox LDL水平(P<0.01),显著提高SOD活力(P<0.05,P<0.01).结论:提示本方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李冀;焦亚斌;张鹏;李淑莲;肖洪彬;旺建伟;李胜志;郭文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对粘附分子表达调节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调节粘附分子表达的机理.方法:通过文献报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其中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解毒药为显著,阐述了中药对粘附分子的作用及影响.结果: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在调节LFA-1细胞(D11a/CD18)、I(AIU-ICD54)、CD18/CD11b、VCAM-1等具有重要作用,这将中药的药理作用提高到了基因调控水平.结论:今后从分子免疫学的深度,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作用于中西医结合防治领域.

    作者:李红;周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疾病辨谈

    援引中医古籍,研讨中医疾病与现代医学病症的关系,揭示目前中医疾病命名和实用的局限,指出中医所治的病症应该和西医一致,治疗对象都应该是国际统一命名的疾病,中医临床的任务就是解决目前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作者:刘士敬;朱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全部患儿在采用中长疗程激素疗法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辨证选用健脾化湿法和益气和中法.结果: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3%.随访36例,复发率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明显缓解.

    作者:韩履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齐刺法治疗外伤性截瘫4 8例

    目的:总结齐刺法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疗效.方法:以病变节段上1个节段和病变节段下2~3个节段为刺入点,应用<灵枢@官针>齐刺法配合电刺激治疗外伤性截瘫4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本法有调理督脉与膀胱之气,调整脏腑气血平衡,疏畅经脉通路的作用.可刺激神经纤维的再生,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作者:盛国滨;唐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丹参作用于肝脏的药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丹参对肝脏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大量的临床和药理学实践表明,丹参对肝脏具有明显的作用:抗肝纤维化;提高供体肝脏的保存效果;消除肝细胞氧自由基;减轻肝脏冷热缺血再灌注后的损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促进残肝再生;防治肝癌转移复发;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有影响.

    作者:裴蕾;任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虚不孕中医药研究思路探析

    目的:分析肾虚型排卵障碍或着床失败引起的不孕的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从卵泡生长发育相关因素如IGF-1 mRNA、EGF mRNA,卵泡基质崩解相关因素如MMPs mRNA、PA mRNA、PAI-1 mRNA等相关因素,以及与着床粘附有关的内膜细胞整合素β3mRNA表达等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不孕的可能分子机制,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结果:补肾或补肾化瘀方药可能通过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诱发成熟卵泡破裂,稳定子宫内膜有利于孕卵着床等角度防治不孕.结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或着床失败所致不孕具有传统优势,提取分离补肾或补肾化瘀方药有效成分,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对各指标互动关系影响作用,不孕研究可能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尤昭玲;王若光;王永宏;詹新林;王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黛质量考察

    目的:调查青黛市场质量.方法:对抽检品与送检品进行性状理化鉴别.结果:市场存在掺伪造假,青黛质量不稳定.

    作者:刘如良;高天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结肠冗长症术后的中医辨证治疗

    探讨中药治疗结肠冗长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采用补气养血,温补脾肾,健脾益胃,养阴和胃,顺气降逆,疏肝理气,泄热通腑,消食化滞八种治则.根据病情不同而进行辨证治疗,总有效率为96%.

    作者:程丽敏;郭耀辉;潘春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山东菟丝子类药材及与伪品的凝胶电泳鉴别

    目的:准确、有效、快速地鉴别山东菟丝子类中药及其伪品.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山东四种菟丝子均具有4条相同的谱带,与伪品有较大差异.同一亚属菟丝子各有6条相同的谱带,表明同亚属的菟丝子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种子蛋白凝胶电泳的结果可作为菟丝子药材与混伪品之间以及同属菟丝子植物之间的鉴别依据.

    作者:林慧彬;林建强;林建群;冉玫;路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周期调理闭经的临床研究

    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闭经,主要针对虚证的闭经进行辨证施治,根本在于调整脏腑功能,其中以肾、脾、肝为主.

    作者:王丽娟;邹艳红;张秀云;李景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蒜注射液病例观察

    观察了大蒜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脑膜炎、肺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75%,后者总有效率为90%.提示大蒜注射液具有抗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真菌及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作用.

    作者:刘静;杨凌;谭亚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枳椇子药理研究概况

    综述了近年来枳椇子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概况.研究表明:枳椇子对急、慢性酒精中毒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CCl4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实验性肝损伤及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有促生长作用;抗致突变;抑瘤作用;抑制组胺释放;镇静、抗痉、镇痛作用;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对消化道的影响;利尿作用;甜味抑制作用.

    作者:嵇扬;陆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运用整体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介绍了运用中药加针刺,合理食疗加锻炼的整体疗法治疗各型高血压病的体会.通过多途径降压祛除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损害,使机体调节功能恢复正常.结果显示:这一综合作用不但能起到各类西药所拥有的降压药理作用,而且具有西药所达不到的安神镇静作用.它降压平稳,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易于接受.

    作者:韩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现状

    综述了1994年至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以及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进展,证明了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宋才;秦来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