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臧文臣;刘显清;王庆国
尖锐湿疣是由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上皮乳头瘤样增生性疾病,笔者用鸭胆子治愈24例尖锐湿疣患者,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6例,女18例;20~30岁13例,31~40岁9例,41岁以上2例;病程短者20天,病程长者6个月;24例中有9例曾用激光治疗而复发,3例合并淋菌性尿道炎.
作者:李晓萍;李晓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宫内节育器(IUD)引起的月经失调,中医学认为是金刃所伤,胞宫血络受损,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所致.瘀血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气虚、血热是其病理基础.按中医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阴虚血热、气血两虚三型,采用活血化瘀、育阴清热、益气健脾三大治法,临床实践证明,其中以气滞血瘀型为常见.
作者:周秀芬;王雪华;韩凤娟;袁立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仲景下法从下粕、下血、下水、泻热这四个方面的内涵,进行探究并且具体指出了这四法所对应的临床病证.同时阐述了仲景下法的病邪部位特点,并以<内经>为理论根据,深刻揭示了仲景下法的作用机理.
作者:刘广泉;谢恩海;佟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初步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不良反应,根据有关报道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在许多情况下弊大于利,因各药之间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相互影响而增加毒性.
作者:窦秋莲;庄海英;姚莉;戴晓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褚澄,字彦道,南齐时阳翟人,虽居官职但善究医术.他所撰<楮氏遗书>是一部影响很大的论著,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试探其要,阐述于此.1晚婚晚育优生观褚氏在其<褚氏遗书>中倡导晚婚,提倡婚配之适龄必得男女发育完实之说.
作者:许学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28例肺性脑病患者在运用西药对症治疗的同时,主要采用中药自拟方辨证治疗及对症调护,结果:总有效率为89.29%.说明中医药在抢救肺性脑病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疗效显著,病死率低.
作者:鲍亚莉;石克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淫洋藿总黄酮对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淫洋藿总黄酮(大剂量组200mg/kg.d;小剂量组100mg/kg.d;ip,用药7天)对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GE)、内皮素(ET)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淫洋藿总黄酮时ACE活性无影响(P>0.05);对ET有抑制作用(P<0.01);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淫洋藿总黄酮的降压作用与其降低血浆内皮素的含量有关.
作者:许兰芝;耿秀芳;冯秀香;郭方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以按摩及中药疗法治疗外伤后遗神经麻痹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18~54岁,50岁以上3例,30岁以上17例,18岁以上7例.临床表现:局部皮肤灰黯,枯燥,发凉,局部麻木,感觉迟钝,肌肉萎缩,抗力减轻,重者感觉丧失,肢体瘫痪.
作者:李刚;王玉玲;卢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结合乙肝发病机理与近年来乙肝中药治疗的研究成果,对乙肝在发生肝纤维化之前的中药治疗作用,即:抗病毒作用,调整免疫作用,保护肝细胞作用做了阐述.指出中药治疗乙肝作用机制的研究应与辨证论治理论相结合.
作者:何金洋;张小虎;郭兴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精制脑组织液治疗慢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酒精中毒患者40例,治疗组20例,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100ml每日1次静点,精制脑组织液45mg加入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静点;对照组20例,用纳络酮0.4mg,普通胰岛8u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日1次静点,能量合剂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点.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和智能变化进行观察测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合精制脑组织液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效果满意.
作者:姜春雨;任凤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医和西医是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二者在理论认识、诊疗方法和基本观念上存在差异.西医借助现代科技,对人体和生命现象的认识精细准确,具有可重复性.中医理论虽有笼统含糊的弱点,但中医重视临床诊治,实用经验丰富,重视解决临床病证.
作者:刘小平;常存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落新妇根的镇痛作用.方法: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测定落新妇根水煎液的镇痛作用,落新妇根水煎液的不同剂量对小鼠灌胃给药进行试验.结果:对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小鼠醋酸致痛引起的扭体次数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论:落新妇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李彦冰;杨波;张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清气化痰丸出自明@吴昆<医方考>卷二.方由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1两,胆南星、半夏(制)各1两半,以生姜汁为丸服.原方主治:诸痰火症.笔者以该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神经科自1994年至2001年间用中药自拟痛愈汤治疗3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患者中女性27例,男性12例;发病年龄大71岁,小32岁,平均年龄51岁;发病部位以三叉神经第二支和第三支为多,共25例;39例病人中病程长13年,短4天,其中患病1年左右者居多,为21例.
作者:李慧;刘海燕;赵云霄;佟钢;张丽娜;王彬彬;欧阳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磁治疗慢喉痹的疗效.方法:对56例慢喉痹患者贴磁治疗,并与西药杜灭芬喉片治疗4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磁疗治疗组好转率为87.5%,对照组为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磁治疗慢喉痹疗效较好.
作者:高洪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奇方一贴灵膏剂的疗效.方法:将根据中医辨证理论以传统秘方为基础,在多种名贵中草药里提炼制成一种新型膏剂贴于病灶处,再配合局部麻醉及手穴和功能练习,可使病人的局部病变得以恢复.结果: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奇方一贴灵膏剂,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见效快、疗程短.
作者:丁丽;张瑞金;韩全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造成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模型,用柴胡和姜黄进行治疗.结果:柴胡、姜黄、柴胡、姜黄1比1配伍均可显著降低小白鼠血清总胆固醇(代)、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实验性升高(P<0.01),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实验性降低.作用程度优于已知降脂药物.结论:柴胡、姜黄能抑制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形成.
作者:邵淑丽;徐兴军;马德滨;薛春梅;付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火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用毫针,针刺身体腧穴后,再施以火罐治疗.结果:痊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针刺结合火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好.
作者:吴茜;赵立刚;徐凤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器械配合手法复位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器械配合手法复位跟骨骨折,辅以口服及外用中药制剂.结果:治疗51例,优良率为88.2%.结论: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中药具有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加速骨折愈合的功效.
作者:崔明;董庆;赵铁岩;赵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小鼠扭体实验、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以及小鼠皮下消血肿实验,考查了川续断的不同炮制品在镇痛、抗炎、消血肿方面的药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酒炙续断(40g/kg)有镇痛作用;清炒续断(20g/kg)、生品和盐炙品(40g/kg)有消血肿作用;生品和酒炙品(20g/kg、40g/kg)有抗炎作用.
作者:辛继兰;赵雅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