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现代化从何做起的几点构想

钱静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 理论体系, 诊疗技术, 中药现代化, 方法探讨
摘要:就中医现代化应该由何处着手提出:中医理论现代化必须从基本概念重新定义和界定着手;中医临床现代化必须从中医病证重新规范着手;中药现代化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强调中医现代化并非中医西医化,其内涵应该是引入真正的科学方法,对传统中医学进行整理和研究,使中医学具有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成为现代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应用血脂康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治疗后各项血脂检验均趋好转,疗效高于对照品月见草油(P<0.01).提示血脂康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疗效确切.

    作者:周黎;邬玲;周艳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青龙衣粉针剂对人肝癌细胞株的作用

    目的:观察青龙衣粉针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方法:MTT法、生长抑制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青龙衣粉针剂对SMMC-7721细胞具较强毒性作用,IG50为1.1μg/ml;青龙衣粉针剂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剂量与时间效应关系明显,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表明,经青龙衣粉针剂处理后的SMMC-7721细胞24h、48h、72h细胞周期各时相所占百分比S期由20.91降为16.00,G0/G1由66.21增至67.62,说明青龙衣粉针剂有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作用.结论:青龙衣粉针剂对人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阻断细胞增殖周期,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

    作者:徐巍;郭彩玲;高奎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逆经平刺配合温和灸治疗脊肌筋膜综合征28例

    脊肌筋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脊肌肌肉和筋膜受凉和劳损后致局部纤维组织粘连水肿而致腰北部疼痛的一种疾病.

    作者:李智;孙忠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学变化

    在常规应用保肝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中20例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经HAI评分表明(P<0.05)有显著性意义;可使大多数患者肝脏的坏死及小叶内炎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纤维化也明显改善(P<0.05),但门脉炎症改善不明显(P>0.05),证明应用肝病治疗仪对改善肝脏病理及阻断病情发展有较好疗效,同时在保肝、恢复肝功能等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徐瑞平;许德军;付菊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现代化从何做起的几点构想

    就中医现代化应该由何处着手提出:中医理论现代化必须从基本概念重新定义和界定着手;中医临床现代化必须从中医病证重新规范着手;中药现代化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强调中医现代化并非中医西医化,其内涵应该是引入真正的科学方法,对传统中医学进行整理和研究,使中医学具有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成为现代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钱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埋线加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临床观察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埋线加灸治疗组80例,西药常规对照组44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7%,经过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学田;周超杰;贺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白果叶制剂治疗非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综述了白果叶制剂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精神障碍、糖尿病并发症、突发性耳鸣、耳聋等病证的治疗方面均有较显著疗效.提示:白果叶制剂在治疗非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翟敏;余绍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降浊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46例

    目的:观察中药降浊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降浊汤组46例,对照组45例,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IT)和谷丙转氨酶(GPT)在治疗组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降浊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疗效较好,对肝脏炎症的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沈鹏;马晓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严重、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方法:对35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内粉碎骨折、严重短缩型骨折等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远期功能活动情况等.结果:全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平均6.5周拆除.按Dj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达94.3%.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较严重、不稳定,及传统方法效果不佳的桡骨远端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功能活动尽早恢复.

    作者:黄刚;林定坤;孔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拟肺门饮液治疗小儿肺门淋巴结炎160例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笔者用自制小儿肺门饮液治疗小儿肺门淋巴结炎1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佀玉香;聂士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论替代医学、中医学与循证医学

    替代医学在国际上的应用正迅猛增加,但由于其仍处于现代医学的从属地位,WHO(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加强对替代医学的管理和应用,以及疗法和安全性的深入研究,使替代医学登入大雅之堂.中医学作为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世界所认同,但如何使中医学更广泛地被世界接受,则是中医药人的奋斗目标.EBM(循证医学)是当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运用EBM的原则来规范中医学的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既可使中医学与国际医学接轨又能大大提高中医学在替代医学中的学术地位.

    作者:李敬孝;袁立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78例

    对15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联合微波处理、基底部药物注射,对照组除不用中药外,其他与治疗组相同.结果: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配合中药外洗能明显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作者:孙自学;王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解荨汤治疗荨麻疹50例

    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解荨汤治疗荨麻疹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2岁10例,13~20岁11例,24-40岁25例,40岁以上4例;病程1~6年.

    作者:汪培芳;马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吴一纯应用中药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

    吴一纯教授在应用中医药对恶性肿瘤配合放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和方法,认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放、化疗时,好配合中药辨证施治,以达到扶正、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保证其接受完整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汤岳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苔藓30例

    扁平苔藓(简称LP)是一种皮肤及粘膜表浅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是口腔粘膜的常见病之一,它可以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颊部好发.

    作者:林健;张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李时珍对妇产科学的贡献

    通过对<本草纲目>中所载妇产科学内容的研究,总结了李时珍在妇产科学方面的成就.从明代以前妇科史料的保存和李氏对妇科疾病的重新系统分类,收集妇科方剂800余首,凡亲试有验,则重点载录,以肯定方剂疗效,指出了妇人用药的特点,增补推广了妇科常用药及妊娠禁忌药,暲示了<本草纲目>对中医妇产科学的伟大贡献.

    作者:蓝正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薏苡仁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薏苡仁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环磷酰胺复制出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分4组分别灌服大、小剂量薏苡仁多糖水溶液、香菇多糖片混悬液及同体积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薏苡仁多糖可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结论:薏苡仁多糖有很好的免疫兴奋作用.

    作者:苗明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风热毒论初探

    从中风病之内生热毒的内涵、形成演变及致病特性等方面阐明了内生热毒与中风病的密切关系,认为内生热毒乃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其形成与演变大体经历了隐匿态、显现态、极变态三期,其致病具有骤发性、酷烈性、火热性、兼挟性、善变性、顽固性等特点.热毒内炽、痰瘀交阻、相激相助、犯脑损络、发为卒中当为中风病发生的主导病机.

    作者:赵海滨;沈承玲;胡佩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法的几点体会

    慢性再障是难治性疾病,临床在治法运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研究认为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阴阳同治,攻补兼施,不宜用专方专药,应补气行气并重.

    作者:张霆;戴锡孟;黄文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分阶段辨证论治探讨

    对慢性胃炎不同阶段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气滞热郁是浅表性胃炎的病机特点,脾胃气阴两虚是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根本,痰阻络瘀蕴毒是胃癌前病变的病机关键.并指出合理调养应贯穿慢性胃炎治疗始终.

    作者:王松坡;窦丹波;蔡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