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葛芍酒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83例疗效分析

董全胜;回秀丽;王北松;李浩

关键词:酒精性肝炎, 中药治疗
摘要:近年来,酒精性肝病(以下简称ALD)的发病在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ALD的临床病型有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积极防治ALD,意义重大.笔者近年以葛芍酒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83例,报告如下.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变随年龄增大而有恶变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采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宗良;李仁顺;耿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成汤加减治疗创伤腹膜后血肿

    自1997年以来,笔者运用大成汤加减治疗创伤腹膜后血肿,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治疗4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小者29岁,年龄大者61岁,平均年龄45岁;胸腰段压缩性骨折32例,骨盆骨折10例,合并骶髂关节脱位2例;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1例;于24h内出现症状者27例,24h以后出现症状者16例.

    作者:王学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芦根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m)的根茎.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等功效[1].近年,对芦根的研究日益增多,福建省宁化县卫校的巫钦海用本品治疗肝炎108例,效果满意[2].为此,我们对芦根进行了药理方面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国升;方方;金少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从肝细胞凋亡的角度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在治疗肝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聪;胡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小儿肝硬化9例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9例小儿肝炎后肝硬化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均系1994~2000年间住我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A)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年龄从11个月~14岁,平均年龄为9.21岁;男5例,女4例.

    作者:李艳;王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蒲公英口服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医生也颇感棘手.临床上,我们将蒲公英、板蓝根、薄荷等进行浓缩、提纯,制成口服液,经临床观察,该口服液对角膜内皮炎、盘状角膜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朱波;滕桂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术后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术后发热,临床时常可见.其主要机理是由术后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中热,但有时亦可出现高热.一般中医治疗发热多用寒凉药物,但亦有甘寒或甘温除大热之治法.余经多年临床摸索,将术后发热大致可分以下五种证型辨证施治.

    作者:周蕴;陈波华;丁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思路

    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建立能够揭示中医基本科学问题、重现性好、用于中药新药研制开发等的中医动物模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该领域研究已成为中医学术界广泛而深人开展的内容之一.

    作者:郭书文;孟庆刚;王硕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的观察

    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对病人血浆NT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作用机理.结果证实,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使病人血浆NT含量加快升高,且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表明针刺具有防止NT水平降低以缩短急性脑梗塞病程的作用.

    作者:李成永;焦亚斌;张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扶固液预防化疗后白细胞低下临床观察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减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又能提高化疗的疗效,是临床医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们应用扶固口服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在预防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清蓉;陈旭兰;卢泰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情志量化初探

    情志是人类的心理活动之一,它是中医对情绪的特有称谓.近年来,情志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已成为中西医共同研究的热点[1],然而由于情志的随意性、复杂性,使人们难以对其进行客观化研究.本文仅就中医情志量化问题,略谈管见.

    作者:赵建明;刘雁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猪胆汁液治疗创伤感染116例

    开放性外伤经常发生感染,感染性创面缠绵不易愈合,常令病人和医生都颇感头痛.自1993年以来笔者以民间验方猪胆汁汤为基础加减治疗创伤感染1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智;张悦;王永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

    自1994年10月至2000年10月,本人采用内服中药+局部封闭、点穴疗法,辅以制动和练功,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大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葛芍酒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83例疗效分析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以下简称ALD)的发病在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ALD的临床病型有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积极防治ALD,意义重大.笔者近年以葛芍酒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83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全胜;回秀丽;王北松;李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附子对药的临床应用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人心、脾、肾三经.功能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报道其化学成分含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非生物碱成分等.药理作用:强心,镇痛,抗炎,兴奋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经炮制与煎煮,其生物碱分解,毒性减弱,药理作用仍保留.临床处方用名:制附片、熟附片、淡附片、黑附块等.别称有黄附块、明附块,系因其炮制方法而别称谓.

    作者:樊英林;范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藏药牦牛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采用180/80AAS仪、WYD-2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仪以及Wates-AAA型氨基酸分析仪等分别测定了传统藏药牦牛角中的K、Na、Ca、Mg、Al、P、Cu、Zn、Fe、Mn、Co、Se、As、Hb、Pb、Cd等16种矿物质常量、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生态环境条件下生活的耗牛其藏医入药的牦牛角,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常量、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作者:索有瑞;李天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药连程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小儿消化道疾病36例

    自从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窦粘膜中成功提取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该菌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对门诊的350例消化道疾病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其阳性率在70.2%,表明消化道症状患儿中HP感染率是相当高的,目前人们主要应用三联疗法,即两种抗生素,一种抑制胃酸分泌药加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但其存在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依赖性强等缺点,不为患儿家长接受,故很难达到根除的目的,我们采用低剂量三联疗法加中药煎剂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系统疾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青;魏校敏;付伟;王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67例分析

    我科于1999年7月至2000年3月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7例临床四期观察.通过对67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做了统计分析,以进一步阐明疏血通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顺;李振国;周振坤;尚艳杰;滕雨红;姜帆;邢越;南柏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伤寒论》中药物升降浮沉性能运用规律略探

    《伤寒论》六经病多表现出经络脏腑的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以此为根据,灵活地运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是经方功效卓绝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经方中药物升降浮沉性能的运用,能够对《伤寒论》的辨证台思维及其理、法、方、药中的整体观、动态观得到较为具体的认识,并有助于理解中医思维方式,掌握中医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张浩;李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胆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1例

    胆者,中正之官,助肝之疏泄,助脾之运化,不偏不倚也.笔者认为治肝必先治胆,以畅其疏泄之道,大凡急性肝炎多以治标为首务.多年来,笔者运用利胆汤治疗本病,获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翟辉;郑洪武;翟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