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附106例分析)

王琼;杨晓钟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 原发性肝癌
摘要:目的探讨TSGF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06例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SGF、AFP.结果原发性肝癌TSGF检测阳性率为87.5%,AFP检测阳性率为66%.结论TSGF是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检测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显著提高.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磷烧伤损害的特点及早期处理

    目的探讨减轻磷早期损害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总结10例磷烧伤早期损害特点以及损害与初期应急措施的关系.结果磷烧伤现场救护和院前医疗措施及时、得当者,损害轻,内脏中毒性损害发生率低.结论现场自救互救,创面持续水处理是减轻磷早期损害的根本措施,尽早切(削)痂是中止磷继续向深层损害和吸收中毒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锦河;郑庆亦;蔡少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管内栓塞切除颅底高血运脑膜瘤15例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疾病,为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由于各种类型的脑膜瘤都富于血管结构,尤其前中颅底的肿瘤往往富含血管甚至血窦,肿瘤的血供十分丰富,手术切除过程中出血量大,手术视野不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因此,在切除肿瘤前很难控制来自颈内外动脉的供血,尤其是来自颈外动脉的供血,使手术切除及止血困难极大.我院2001~2004年对15例前中颅底的高血运脑膜瘤施行了术前选择性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发现高血运脑膜瘤的术前栓塞对控制术中出血、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全切率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使手术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伟巍;林瑞生;李榕;郑水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502例肝胆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各种肝胆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TBA,同时以速率法分别测定ALT、AST、GGT、ALP,以及用重氮偶合比色法测定TBIL和DBIL,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对702例(肝胆疾病502例,正常对照组200例)样本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在肝细胞胆道病变时,TBA水平均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尤以急性肝炎、肝癌、慢性肝炎活动期升高显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癌的TBA异常率达100%,肝硬化胆道疾病TBA的异常率明显大于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率.结论TBA测定是了解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王一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pyogens,GAS)是链球菌中致病性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需要快速有效的治疗,以及早根除化脓性伤害和避免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迄今为止,对GAS的一些致病性的菌体成分和分泌的多种蛋白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宏伟;王滔;高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23例临床分析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在成人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多为急性过程,绝大多数是机体对药物发生变态反应或对化学品过敏反应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是内科急重症之一,起病急,病情凶险,常并发重症感染,病死率较高,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会因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我院1997~2004年收治23例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潘祝平;王金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TURBt治疗浅表膀胱癌19例报告

    我院自2001年12月~2004年11月,对19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黄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7例尿毒症性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尿毒症为肾功能不全晚期患者循环中长期不能排出的有害物质、水分,对机体多脏器造成损害.心脏损害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死因.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为尿毒症性心脏病提供了有量化意义的信息,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37例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为临床诊断及有效防治提供帮助.

    作者:郭静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质量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的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我院于2003年10月成立PIVAS,11月份正式启用并逐步向全院大部分科室开展静脉药物配置.如何加强静脉药物配置安全质量管理,使PIVAS工作更安全、便捷、合理、有效,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如何保障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等问题,是摆在PIVAS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现简要介绍实施保障安全,杜绝差错,防范事故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作者:卢兰菁;毕捷;陈银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我院199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68例肺癌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吴锦明;胡甫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出院指导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椎骨折致脊髓损伤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在医院一旦度过急性期,病情平稳后即返回家中静养恢复,因此很多护理是在家中完成的.由于患者家属缺少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照料患者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有必要将有关的家庭康复指导向患者家属加以宣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魏宗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PCR检测HPV-DNA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CR检测HPV-DNA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1~10月对我院皮肤科女性患者和妇产科门诊患者共16174例中1273例25~60岁的已婚妇女采用PCR定量检测HPV-DNA,对其中HPV-DNA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术.结果PCR检测发现491例HPV-DNA阳性妇女,进一步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炎321例(65.31%)、子宫颈癌前病变165例(33.6%)、宫颈癌5例(1%).结论PCR检查HPV-DNA及电子阴道镜对HPV感染者的宫颈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少虹;陈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甲亢病人选择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在颈丛麻醉下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常因手术时间长和术中牵拉甲状腺引起不适感,加上病人自身的原因,给麻醉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比较甲亢病人采用颈丛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突出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实用性及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崔翔;刘景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儿科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如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免疫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也不完全,因此一旦发病病情常较急重;小儿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较慢,故较成人更易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再者由于目前药剂学发展还不够完善,在临床儿科用药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笔者结合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对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相应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卢鸿飞;郭新华;冯叶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肠造口3例护理体会

    肠造口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它是将小肠或结肠在腹壁做成人工肛门,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或使粪便暂时不进入远侧结肠,避免病变或手术处肠段受粪便污染,以减少感染机会.根据造口目的的不同,肠造口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小儿需做永久性造口的较少见,一般是根据病情需要先做暂时性造口后再择期行二期手术.造口多选择在横结肠、乙状结肠或末端回肠.造口手术方法一般分为双腔造口、单腔造口和导管造口[1].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造口的并发症较成人高,故造口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对3例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琼;钱小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救治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是在特殊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主要特征的脑白质广泛性损伤,临床表现多较危重,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近5年我院共救治18例病人,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儿童胃肠道肿瘤CT诊断(附3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胃肠道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对3例经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儿童胃肠道肿瘤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主要CT表现:胃内结节影;腹腔多发巨大、不规则肿块;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融合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CT检查有助于儿童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以及明确病灶范围.

    作者:郑晓红;杜瑞宾;王增林;王聚贤;刘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析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趋于大剂量突击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为探讨使用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在健康人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忠;陈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护理部深化改革竞聘上岗实施方法探讨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好坏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密切相关.深入护理改革,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护理部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我院作为漳州市卫生系统的一个改革试点单位,护理部通过几项竞聘上岗的护理改革,使我院的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对竞聘上岗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康亚婵;朱金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有限单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有限单元法(FEM)是一种在工程学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物理方法,用于模拟并解决各种工程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场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由无数个质点组成并且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近似为有限个单元所组成的集体[1].从70年代开始,有限单元法被应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生物力学实验近似获得求解,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近年来,有限单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已取得迅猛发展,目前,其所构建的三维非线性模型不仅能逼真地模拟椎骨、椎间盘,还能将周围的韧带、肌肉直接或间接地加入模型,使模拟更加真实和完美[2,3].

    作者:杨春治;何善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喉癌手术患者的营养支持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提供及时、合理的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惠萍;涂珍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