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张方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脑出血, 血清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草油纱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接受紫草油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给予贝复剂换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制紫草油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质量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8%,且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05).结论 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通过紫草油纱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缩短患者治疗疗程,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思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为30例.B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对血清Eotaxin、IL-5的影响.结果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B组患儿总有效率83.33%,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Eotaxin、IL-5均下降,A组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还能有效降低Eotaxin、IL-5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钦;陈秋琴;陈寿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采取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采取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50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75例.A组给予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B组给予左旋多巴单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UPDRS(帕金森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B组为90.8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患者行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满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肺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

    本文报道1例奴卡菌菌引起的肺炎病例,对其危险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肺奴卡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金磊;曾大利;张国利;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视留样观察,提高医院制剂质量

    目的 阐述留样观察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本院制剂进行15个月的留样观察结果对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作用来证明留样观察的重要性.结论 留样观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待,常抓不怠,常做不息.

    作者:范彬;夏韵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我院静配中心药物调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目的 通过研究静配中心工作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提高药物调配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静配中心开展的12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环节质控.后分析比较两组病区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与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比80.0%;医嘱问题861例,占比69.2%;外送差错359例,占比72.8%;配置错误138例,占比86.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3例,占比20.0%;医嘱问题384例,占比30.8%;外送差错127例,占比27.2%;配置差错23例,占比13.9%.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环节质量管理,静配中心的质量控制明显提升,同时也改善了配液中心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的发生率,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联合应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拜阿司匹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率,两组存活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各项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前者总MACE发生率远低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存活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存活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联合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谷巧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用辅料凡士林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凡士林是从石油中精制得到的烃类混合物,极具防水性,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湿用品,常用作软膏的基质和润滑剂、粘着剂、粘稠剂、赋形剂及皮肤保护油膏用的原料等,应用十分广泛,在所有软膏剂品种中几乎均有应用.本综述对凡士林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凡士林的生产、应用、质量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美玲;谢莹莹;王蓉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洛酮联合脑多肽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患者采取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0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患者.综合组给予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单一组则给予传统的治疗,观察并对比综合组和单一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 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单一组为40例(74.07%),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综合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5.85±1.74)d,单一组为(10.52±2.24)d,综合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给予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获取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膜炎小鼠模型.方法 6~8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敏感菌实验组和耐药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颅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或ATCC-43300),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小鼠症状、存活率,测定体温、炎症指标和脑组织细菌培养等.结果 造模后,实验组小鼠出现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CRP升高,脑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结论 本文所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可用于临床科研.

    作者:龚书榕;王凌;周晓芬;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门诊调脂药处方分析

    目的 探究门诊调脂药处方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调脂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20日某院2205张门诊调脂药处方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处方诊断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所占比(49.87%)相比高血脂(38.91%)、其他疾病(11.20%)所占比明显更高(P<0.05);某院常用的调脂药物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非诺贝特、氟伐他汀、血脂康胶囊较常见,其中DDDs排名前3位分别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DDC高为辛伐他汀,低的为血脂康胶囊.结论 门诊调脂药的使用情况较稳定,基本符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且临床治疗用药以他汀类调脂药为主.

    作者:黄秀红;杨周萍;张志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对临床上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给予地佐辛进行预防患者手术后发生躁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静脉滴注地佐辛,40例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给予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在胆囊切除手术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0级躁动发生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开始时给予地佐辛,可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感,有效降低患者在手术后躁动发生率.

    作者:金震;张晓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卡波姆滴眼液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润舒滴眼液,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佩戴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5%VS 35.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可有效降低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闰;康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溴化钠颠茄口服液中颠茄酊(以硫酸阿托品计)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化钠颠茄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建立其主要成分颠茄酊(以硫酸阿托品计)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2.8)(20:2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各成分的分离度较好.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为4.4~22.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46%.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纳入溴化钠颠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尤思路;张福;王朝霞;唐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实践与评估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的血压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为3.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冯立;汪小华;尹广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士药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200名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作者:陈秀敏;刘梅;陈锦;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3~2017年我院中药房三七粉用量变化探析

    目的 对我院2013~2017年中药房三七粉用量变化情况进行探析.方法 对本院2013~2017年中药房三七粉用量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用量变化的具体原因.结果 本院三七粉用量2013年17kg,2014年58kg,2015年65kg,2016年147kg,2017年160kg,整体数据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脂、胃出血、心绞痛等疾病.结论 随着三七粉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疾病应用到三七粉进行治疗,本院中药房三七粉量增长迅速,临床药剂师应深入学习三七粉药理学特性,对临床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指导.

    作者:项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评定

    目的 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阑尾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预防性使用组则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使用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用药、住院、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减少医药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好,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秋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