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张方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脑出血, 血清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作者: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水胶体敷料在Ⅱ~Ⅲ期压疮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再次出血和静脉曲张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及静脉曲张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效果,降低再次出血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上的工作模式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内容的总结,提出临床药学工作的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医嘱点评、处方评价、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工作,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也对工作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结论 临床药师能有效地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祁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利奈唑胺致肾移植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的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报道1例利奈唑胺应用于肾移植的肺炎患者,引起口腔念珠菌病的案例,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患者出现口腔、舌部不适感后,及时分析和判断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和对症处理.结果 患者的不适症状属于红斑性口腔念珠菌病,很可能是利奈唑胺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口腔念珠菌病的可能,尤其对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停药和合理治疗,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华玉;朱立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观察13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92%,较对照组的76.92%高,且观察组CI、GEDI、dPmax均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可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兆雷;石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所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1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对所有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展开随机分组;设为A1组、A2组以及A3组,每组包括患者60例;对于A1组以及A2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准备氟比洛芬酯进行静注完成超前镇痛操作;对于A3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准备2 mL脂肪乳对其静注.完成手术后合理进行镇痛泵配置:A1组:主要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完成;A2组:选择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完成;A3组:选择脂肪乳+舒芬太尼完成;对于3组均准备生理盐水进行添加,直至剂量为100mL.之后对比所有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Ramsay评分以及咳嗽痛VAS评分.结果 A1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T1时以及T2时Ramsay评分高于A2组以及A3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T1时、T2时以及T3时咳嗽时VAS评分小于A2组以及A3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合理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方法加以干预,对于镇痛镇静效果的增强可以充分确保,终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顺利治疗做出保证.

    作者:王国光;庄雅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头孢米诺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我院头孢米诺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该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HIS系统中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用药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综合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诱因为酒精性占9.52%,高血脂性占16.67%,胆源性占19.05%,ERCP术后诱发占2.38%;未明确诱因占52.38%.症状主要为上腹痛占95.24%.影像学检查显示主要为胰周肿胀占42.86%.实验室指标显示,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反应蛋白、AMS、LPS均有明显下调.使用头孢米诺平均疗程(10.43±4.14)天;使用日剂量皆为4.0 g;联用主要为硝基咪唑类.结论 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但在头孢米诺的应用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者:郭燕金;杨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三黄散联合中医穴位疗法及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三黄散联合中医穴位疗法及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6月与我院治疗的152例产褥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三黄散+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三黄散+护理干预+中医穴位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白细胞恢复的时间,体温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消退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恢复的时间,体温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消退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黄散与中医穴位疗法的联合以及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冯德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静滴七叶皂苷钠肠道全麻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以及避免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全麻手术后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对其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避免并发症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0例全麻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是我院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收治的,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取原则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100例.采用安慰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与对照组,且并发症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全麻手术后患者来说,使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概率,适用于以后的临床相关治疗中.

    作者:赵士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肠癌术后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方式基础上,在第3天开始每天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GF-1、纤维连接蛋白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对预后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玥;张延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析毒性中药的应用与管理要点

    中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它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而这些药物中也包括一些毒性药物.自古以来,毒性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在多种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使得一些疑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为该类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副作用.

    作者:黄南龙;张碧玉;谢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联合应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拜阿司匹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率,两组存活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各项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前者总MACE发生率远低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存活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存活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联合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谷巧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益心康片中三七、人参和何首乌的含量

    目的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益心康片中人参、三七和何首乌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 0~18min和203nm 18~80min;柱温30℃.结果 三七皂苷R1在0.4648~4.64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 0.95%(n=6);人参皂苷Rg1在0.3681~3.680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 0.87%(n=6);人参皂苷Rb1在0.3744~3.74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91%(n=6);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5237~1.523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9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益心康片的含量.

    作者:张东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评价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情况,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及转化糖注射液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及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DDC均>100元;20%脂肪乳注射液及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B/A均>1.结论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李丹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如何提高维吾尔医药学服务建议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医疗服务的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对医院的选择自主性越来越强,医院药学作为医院整体服务的一关键环节,其服务模式也需紧随其后发改变.众所周知.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至关重要岗位,药房窗口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药剂科的整体管理.药房作为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非常重要的窗口.因此,药房工作人员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

    作者:玛热古丽·苏甫尔;阿吉古丽·苏甫尔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在2017年与2018年的1月20日阶段来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效果,并对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对照组得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得低,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作者:黄崇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胰岛素等常规降血糖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片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BUN、SCr、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依帕司他、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及炎症反应,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任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分为0~14岁、14~64岁及≥65岁3个类别,比较分析3个年龄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3965株,检出率为98.7%(3965/401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1.7%(3241/3965),革兰阳性菌占18.3%(724/3965);随患者年龄的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则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均高于9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结论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充分考虑年龄因素而用药,以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邱树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延迟排泄的发生率分析

    目的 观察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取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时发生延迟排泄几率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5月~2017年12月时期)收治以ALL为诊断的患儿80例,采取HDMTX共计293次化疗,其中有79次发生延迟排泄,根据患者资料及用药药量的不同,分析患者延迟排泄的发生率相关性.结果 不同剂量、性别、民族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与年龄≤6岁患儿延迟排泄几率相对于无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与年龄>6岁患儿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中,延迟排泄发生几率与药物使用剂量、性别、民族无较大关联,与患儿身体情况及年龄关系较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患儿身体情况,可以早期用药或者让护理干预,保证患儿治疗安全性.

    作者:季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