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的临床观察

王璟;黄小洪;陈宜锋;黄小红

关键词: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10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发生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的情况,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风险.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TIMI3级血流达到96%,对照组术后TIMI3级血流仅达到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发心梗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可明显改善急诊PCI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水平,不增加出血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取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HA、PCⅢ及 Ⅳ-C较对照组低,AL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

    作者:张亚楠;徐瑞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注射用葛根素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6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患者接受葛根素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整年中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将其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均分成为基础组与辅助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案治疗,辅助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葛根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 辅助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基础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当中,选择为其注射葛根素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土霉素片中土霉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土霉素片中土霉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cclaim 120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1醋酸铵溶液-0.05mol·L-1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三乙胺(100:10:1),用醋酸调节pH值至7.5〕-乙腈(88:1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土霉素在79.41~167.6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4%(n=9).结论 此法简单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土霉素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脑出血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12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1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及综合护理.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止血时间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在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可对其预后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泽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60例对照组和6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孕妇的保胎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保胎率达到7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孕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可以显著提高保胎率,降低孕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庭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其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建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提取方法对草珊瑚中异嗪皮啶含量的影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珊瑚中的异嗪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索氏和加热回流三种方法提取草珊瑚药材中的异嗪皮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42nm;进样量20μL.结果 异嗪皮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在为3.2~102.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为99.08%,RSD为1.49%.结论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得到异嗪皮啶的含量普遍偏高,采用索氏提取回流得到的含量较低,宜采用加热回流方法作为草珊瑚中提取异嗪皮啶的方法.

    作者:林罡;黄巧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呼吸科住院部收治60例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1mg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B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3mg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1周后观察评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气监测值以及不良反应,1年后做随访比较患者再次入院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周后比较,B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A组的73.33%;B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A组;治疗后,两组血气监测值均有改善,但两组治疗后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年后电话随访,A组的入院率为22.73%,B组的入院率为20.00%,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疗效,适当提高布地奈德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疗效,不良反应未随之增加.

    作者:杨杰文;洪浚娜;方佳;薛峰;金伟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桂附地黄丸(浓缩丸)中莫诺苷、马钱苷和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桂附地黄丸(浓缩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总量与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酒萸肉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总量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3%磷酸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40℃,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检测波长为240nm,丹皮酚的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莫诺苷在2.0223~40.46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26%(n=6);马钱苷在2.1660~43.3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为0.84%(n=6);丹皮酚在4.6154~92.308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1.20%(n=6).结论 该法能够同时测定三组分的含量,而且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桂附地黄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阿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予以丙泊酚麻醉,研究组30例予以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卢锦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阿斯巴甜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阿斯巴甜的含量.方法 采用Thermo Acclaim TM 120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9:61);流速0.8mL·min-1,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08nm,柱温25℃.结果 阿斯巴甜在2.566~64.15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回收率为97.4%,RSD 1.9%(n=9).结论 本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保健食品中阿斯巴甜含量的测定.

    作者:罗艳;杨柳;涂晓琴;孟庆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11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月经量多、腰骶痛及下腹痛等症状积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苗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析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内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抽取的病患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病患为32例.运用根管治疗两组患者,常规组使用氢氧化钙和氧化锌合剂,治疗组患者则使用奥硝唑合剂.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牙龈指数(GI)值、附着水平(CAL)值及探诊深度(PD)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使用奥硝唑合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GI值、CAL值及PD值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普遍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合剂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表明奥硝唑合剂治疗方法能有效医治牙体牙髓病,且医治效果理想,适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推广.

    作者:魏雪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54例注射用纤溶酶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纤溶酶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度国家药品不良监测系统收集的福建省龙岩市54例注射用纤溶酶ADR/ADE报告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4例ADR/ADE报告中,报告类型新的有33份(61.1%),严重的有13份(24.1%);男性与女性比为1.84:1.原患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32.7%).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表现145例次,临床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全身性损害(34.5%)和皮肤及其附件(22.1%).好转36例(66.7%),痊愈18例(33.3%),没有后遗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 注射用纤溶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减少ADR/ADE的发生,应加强对注射用纤溶酶不良反应的监测,临床用药时要给予足够重视,确保合理用药,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变化,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官夏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近三年某院药品周转天数的数据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近三年西药库药品周转天数并降低其周转天数.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药库每月结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西药库2014年1月 ~2016年12月药品周转天数,年平均数,2014年接近15天2015年和2016年应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后周转天数低于15天;按月平均周转天数来算合格率为75%;每月周转天数在15天以内的品种所占比例全部低于85%;销售金额占85%的品种的周转天数合格率为66.7%.结论 某院西药库药品周天数未完全达到标准.应该科学管理办法以后基本达到目标.

    作者:王桂霞;何燕;刘锦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尼莫地平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行常规护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行护理干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厚朴叶中7个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厚朴叶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YMC-Pack-ODS-AQ色谱柱(250×4.6mmI.D.S-5μm,12nm),以乙腈和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结果 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5~109μg·mL-1,2.51~50.2μg·mL-1,1.115~22.3μg·mL-1,1.06~21.2μg·mL-1,9.36~187.2μg·mL-1,2.3~84.8μg·mL-1,1.05~21μg·mL-1.不同产地厚朴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有所差异,可能与厚朴分布区域、土壤环境及叶片采收时间等有关.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同时测定厚朴叶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为厚朴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吴锦玉;吴建国;吴锦忠;吴岩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用于心肌炎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对于治疗心肌炎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从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心肌炎的患者中,分别选取138例为试验对象并且将其随机每69例分成一组,共两组.观察组按医嘱注射环磷腺苷葡胺与此同时辅以水溶性维生素来达到治疗心肌炎的效果,对照组则注射环磷腺苷葡胺.经过3个月后将参与实验的病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接受联合性治疗的观察组其总有效率为81.69%,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CPK、CK-MB、cTn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注射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可提高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三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治疗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探究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1日到2018年4月30日期间在我单位就诊且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的单双号不同进行分组,将病历号为单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单药治疗,病历号双号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双药治疗,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无论单药还是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大,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双药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较佳,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彭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时间及剖宫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低浓度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分娩镇痛对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时间及剖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予以0.1%罗哌卡因分娩镇痛者设作对照组(55例),予以2μg·mL-1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分娩镇痛者设作研究组(55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镇痛后10min、20min及宫口全开时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 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经低浓度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镇痛后,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剖宫率.

    作者:辛焕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