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新诊断儿童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张明

关键词: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儿童, 部分性发作癫痫
摘要: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与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单药治疗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OXC组和LEV组各3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OXC组完成治疗32例,LEV组完成治疗34例。临床疗效比较OXC组总有效率为87.5%,LEV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OXC组有效率为50.0%,LEV组有效率为76.5%,LEV组有效率高于 OX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OX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癫痫临床疗效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对脑电图改善优于奥卡西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R)-麝香酮的手性合成研究进展

    (R)-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也是麝香香气的主要来源。开发(R)-麝香酮的合成方法对相关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经济效益明显,因此相关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按照构建手性碳的方法分类,对(R)-麝香酮的手性合成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琦霞;张晓伟;詹雄杰;张鲁笑宁;龚永富;高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氢氟酸(HF)灼伤致死1例报告

    氢氟酸( HF)接触并损伤皮肤不同于硫酸、硝酸和盐酸等,浓度不同的HF即便是小面积,也可以引起严重皮肤及深部组织损害、低血钙及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死亡〔1,2〕。。我科每年救治HF灼伤患者30余例(含门诊病例),经积极处理,大都取得满意效果,3年前1例左上下肢15%三度HF烧伤患者,在伤后4h并伴昏迷入院,入院24h经积极抢救终无效死亡。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管癌术后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患者咳痰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患者咳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全麻开胸食管癌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全麻清醒后6h~8h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为全麻清醒18h(术后第一天8点)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15min~20min,两次时间隔6h。连续雾化3d。记录两组病人术后3天的咳痰量、咳痰难易度、痰液性状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咳痰难易度、术后1~3天痰液性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清醒后6h~8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能在手术后早期稀释痰液,提高病人排痰效果,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留置胸管时间。因此推荐全麻清醒后6h~8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为佳时间。

    作者:黄瑞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的具体情况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对比管理方案实施前后各1年的单方调剂平均时间、每人日调剂量、调剂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门诊药房单方调剂时间显著缩短,每人日均调剂量明显增加,调剂差错率从1.52‰大幅下降到0.68‰,患者服务满意度由89.45%提升到94.14%,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药房管理水平。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收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3年1月至6月用药医嘱,对药师审核发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类统计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收到长期医嘱62634份,审核发现不合理医嘱1793份,占总医嘱的3.54%,不合理医嘱主要存在配伍禁忌、溶媒选用不当、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给药浓度不当、其他录入错误等情况。

    作者:郑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进行HAMD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6.3%)(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治疗2周、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明显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道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探讨

    目的:对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于该基础之上,予以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同时加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同时加以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金微微;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63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63例。治疗组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溴己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药物后的的总有效率。结果通过两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药物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药物后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深受人们的青睐与支持,提高了人们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海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模块化多元教学模式对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目的:探讨模块化多元教学方法的药剂学教学效果。方法将2010级77名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设为对照组,2011级87名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模块化多元教学方法授课。对两组学生分别从课程成绩、课程评价进行比较。结果两个小组在学习兴趣、知识掌握、能力培养、课程成绩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P<0.05)。学生对模块化多元教学持认可态度,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有显著区别,该教学方法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论模块化多元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模式,能为药剂学这门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喻樊;韦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是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药,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素有“植物黄金”、“药界大熊猫”之称。由于其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自古以来就被历代宫廷列为贡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抗肝损伤等一系列作用。近年来对铁皮石斛的相关研究日益活跃,本文对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林平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5例大肠癌FOLFIRI方案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5例晚期结直癌患者使用FOLFIRI方案化疗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在使用伊立替康化疗期间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及心理和饮食护理。结果本组发生急性胆碱能综合征10例,6例患者出现延迟性腹泻Ⅰ度4例,Ⅱ度2例,经过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较快改善,无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化疗前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化疗中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减少心理因素对后续治疗的影响,提高化疗安全性。

    作者:林娇;吴光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替吉奥胶囊,60mg/m2,1天两次,于早和晚饭后各服1次,连续14d,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静脉滴注90min,21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第一天,5-氟尿嘧啶750mg/m2静滴,第一~五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第1~5天,21d为一疗程。每个患者预计4~6个疗程的治疗,每两程评价化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重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腹泻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外周神经毒性高于试验组。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优于 FOLFOX4方案,毒副反应轻,有利于提高化疗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可以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牛国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痨药物吡嗪酰胺引起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我院应用吡嗪酰胺抗痨治疗,患者血尿酸变化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11至2012年我院住院抗痨治疗病人80例,检测口服吡嗪酰胺前以及口服一周、口服两周复查血尿酸,观察吡嗪酰胺对血尿酸的影响。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抗痨药物吡嗪酰胺的治疗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动态监测血尿酸含量的变化能够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

    作者:董雪松;李树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对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给予替米沙坦的治疗。结果研究组在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 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肌酐( SCr)治愈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可以有效的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作者:林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草珊瑚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的考察

    目的:探讨草珊瑚药材的采收及佳采收期。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秦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异嗪皮啶在根中含量高,其次是茎,叶中含量低;迷迭香酸的含量则在叶中含量高,根及茎中含量较低;不同的采收月份草珊瑚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异嗪皮啶的含量以3月、6月、7月3个月为高;迷迭香酸的含量以2月、3月、11月、12月4个月的含量较高。结论草珊瑚药材的采收应以全草为宜,采收期为每年的2~7月较为适宜。

    作者:包侠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地西泮联合盐酸哌替啶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盐酸哌替啶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250例自愿人工流产孕妇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开放静脉通道,给予盐酸哌替啶75mg,再给予地西泮10mg。对照组单纯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心率变化、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镇痛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镇痛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盐酸哌替啶用于早孕无痛人流具有镇痛、经济、便捷等方面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痔疮患者应用马应龙痔疮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痔疮患者应用马应龙痔疮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8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马应龙痔疮栓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洗必泰痔疮栓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都未发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马应龙痔疮栓用于痔疮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俞鑫;宋华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服甲氨蝶呤致药物中毒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以“反复全身关节肿痛1年,口腔溃疡1月,呕吐1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多关节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为主,呈对称性,伴晨僵,持续时间>1h,无面部及皮肤红斑,无口腔溃疡和光敏感,无口干眼干,无明显脱发。2个月前于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甲氨蝶呤10 mg qd、泼尼松10 mg qd”口服后关节疼痛缓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口腔溃疡,食欲下降,无咽痛等不适,当时未重视未诊治。上述症状逐渐加重,10天前出现口腔疼痛难忍,难以进食,伴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无腹痛、腹泻,遂求诊我院,追问病史,其表示长期“甲氨蝶呤”误服为“10 mg qd”,门诊就诊后收住入院。体格检查:双侧手臂内侧可见散在片状淤斑,大直径约3cm,色暗红,压之不褪色,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口唇苍白,伸舌居中,口腔粘膜多处溃疡,咽部充血,右侧扁桃腺Ⅰ度重大。余查体无明显特殊。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0.5×109/L、GR18.8%、LYMPH70.3%、RBC2.03.×1012/L、HGB69g?L-1、PLT3×109/L;ANA、抗ENA抗体谱:均阴性;类风湿因子508 IU? mL-1;血沉126 mm/h;抗CCP抗体:214 KU? L-1;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三系增生减低,分类未见异型细胞;尿常规:正常;生化全套:白蛋白30.1 g? L-1,余基本正常;头颅+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①类风湿性关节炎;②药物性骨髓抑制(甲氨蝶呤)。即停用口服“甲氨蝶呤”,并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亚叶酸钙、输注新鲜全血、抗感染”等治疗后,口腔溃疡愈合,消化道症状消失,血三系恢复正常。

    作者:林燕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对科室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中药注射液发生26例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共使用9种中药注射液,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用药30min内出现ADR的占88.5%;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性反应(53.85%),严重ADR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唐颖;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声诺维超声造影在囊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其在囊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囊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评估指标包括囊壁厚度、囊隔数目、有无实性结节以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血供情况(包括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0%(19/21),单房囊肿型3例,多房囊肿型12例(2例误诊为复杂性囊肿),囊实混合型6例。注射造影剂后,21例囊性肾癌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均可见造影剂灌注增强,灌注率为100%(21/21)。多表现为早于自身肾皮质的快速高增强,各病灶比常规超声检查显示的更清晰,其中1个病灶的囊隔数目在造影检查后由常规声像图上的无分隔增至少量分隔,2个病灶由少量分隔增至多条分隔。3个病灶的超声造影检查显示囊壁或囊隔厚度大于常规超声所见。超声造影显示6个病灶内有实性附壁结节,其中2个病灶内的附壁结节在常规超声中未探及。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囊性肾癌的血供和复杂的内部结构,极大提高了囊性肾癌的诊断。

    作者:林芸;李建卫;吴松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