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周瑾;严光辉
本文综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指纹图谱在实现中药现代化中的意义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鹭颖;苑述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3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口服法莫替丁片+替硝唑胶囊)30例;B组(口服果胶铋胶囊+替硝唑胶囊)30例;C组(口服洛赛克片+替硝胶囊)30例,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3组治愈率分别为56.7%、40.0%、60.0%,有效率分别为83.3%、66%7%、86.7%,成本-效果比A组小.结论 A组(口服法莫替丁片+替硝唑胶囊)经济效果较佳.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酸枣仁和滇枣仁区别比较,防止伪充、误用.方法采用性状、理化区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酸枣仁与滇枣仁在性状、理化特性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方法简便易行,保证用药准确.
作者:刘志芳;林翠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静脉配制中心再配制服务进行初步效益分析.方法收集本院执行PIVAS后的2000年4月1日~2000年9月25日所有内科出院病人病例(甲组)和本院执行PIVAS前的1999年4月1日~1999年9月25日,所有内科出院病人病例(乙组),并对甲组和乙组进行院内感染发生率、热原反应发生率的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病史资料一般情况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甲组院内感染发生率6.9%、乙组院内感染发生率15.69%(P>0.05);甲组热原反应发生率0.96%、乙组热原反应发生率3.56%(P>0.05).结论通过分析,说明了PIVAS在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热原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梅莉;占蔚;黄仲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纳米炭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为重量法 .结果纳米炭在0.0755~0.175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008x-2.648×104,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6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纳米炭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秀明;于曼娜;王立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药质量当前面临中药材内在质量差异大;农药、重金属污染严重;提取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落后;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发展道地药材,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数据库;建立GAP基地;在中药提取过程中实现计算机控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等措施予以解决.
作者:白乐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弘威雷的含量.方法旋光法.结果线性范围4~20mg*ml-1,平均回收率99.30%,RSD1.02%.结论重现性好,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作者:梁美凤;李爱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基层医院药师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和职能,提高和扩展自身专业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是基层医院药师面临的较迫切的问题.本文就基层医院药师工作现状及努力方向等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参考.
作者:修连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氯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疗效较好,见效快,经济实惠,病人认同度高,对精神分裂症表现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疗效,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与5-羟色胺的平衡,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其副作用的报道边日趋增多,主要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视力模糊,肌强直,震颤流涎,心电图及血象改变,但引起癫痫持续状态较为罕见,现介绍于下.
作者:刘俊林;刘凤珍;王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寻求测量利凡诺溶液含量的一种简便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1nm波长处测利凡诺溶液的含量.结果利凡诺在1.0μg*mL-1~1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的方法.结论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凡诺溶液的含量.
作者:吴晓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南瓜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其化学成分主要含有脂肪酸,植物甾醇,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药理研究表明有驱除寄生虫,降低LDL胆固醇,抗炎,缓解高血压,减少膀胱和尿道张力等作用,毒性很小.临床报道用于治疗绦虫病,血吸虫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改善膀胱剌激征,防止尿道结石形成等.
作者:吴国欣;李永星;陈密玉;洪雁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几种成方制剂中黄连;黄柏成份的效果.方法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结果黄连对照药材显3个亮黄色的荧光斑点,黄柏对照药材显两个亮黄色的特征荧光斑点.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鉴别制剂中黄连成份.
作者:黄有霖;潘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主要综述第三代氟脲嘧啶类抗代谢抗肿瘤新药卡莫氟(HCFU)的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结论.
作者:曾幼波;陈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氯氮平所致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氯氮平治疗中出现药源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结果氯氮平用药早期、加药、骤停、骤减阶段,年纪大患有躯体疾病,与抗胆碱能合用时易发生意识障碍.结论用药早期加强护理观察,严格控制加药的剂量、速度,一旦发生立即停或减药,老年人力求单一用药,积极治疗躯体疾病.
作者:黄月新;许贞琼;刘友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豚鼠对1%注射用司帕沙星有无过敏性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豚鼠首次腹腔注射1%司帕沙星后14d和21d静脉注射加倍量司帕沙星进行攻击,并加以评分.结果注射用司帕沙星豚鼠过敏试验呈阴性.结论注射用司帕沙星有无过敏性反应.
作者:吴国土;吴正财;林秀珍;黄自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合成四苯甲氧基酞菁锌酞菁锌配合物.方法模板反应法合成.产物采用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合成了分子碎片3-苯甲氧基邻苯二甲腈和四苯甲氧基酞菁锌配合物.结论四苯甲氧基酞菁配合物是一种很有潜力光动力治疗光敏剂.
作者:彭亦如;黄风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就近几年来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黄慧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鱼腥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选择一定灵敏度的鲎试剂,在大有效稀释范围内,考察在不同稀释度下该制剂的干扰作用.结果对样品进行1∶6稀释,用0.5EU*ml-1鲎试剂无干扰.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代替热原检查.
作者:罗清仁;叶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和滴眼液的含量.方法采用ODS柱,0.002mol*L-1醋酸盐缓冲液-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氯霉素的溶度在29.33~293.3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7.67231X+20.48081,r=0.99998.氯霉素注射液和滴眼液重现性良好(n=6),RSD分别为0.1%和0.1%.氯霉素注射液和滴眼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0.8%,n=9)和100.5%(RSD=0.5%,n=9).本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从美丽红豆杉化学成分,资源问题等方面阐述美丽红豆杉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徐彩霞;梁敬钰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