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堂;霍正禄;周彬;曹晖;衣月玲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我国唯一一支可以参加世界各地紧急救援的专业队伍,能在接到命令后1个小时内迅速集结,数小时内赶往世界各地灾区救援.目前,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二百余名医疗救护、搜索营救和地震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任务是协助灾区进行紧急医疗救援、疫病防治、搜救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作者:李向晖;郑静晨;刘爱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优维显注射液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很低,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凌;陈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和肝功能较差,发病急骤,治疗棘手,预后较差.现将我院外科1990~2004年收治肝癌破裂出血患者36例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闫朝岐;范鹰;张滨;王立平;郑秋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引起急性右下腹痛的常见疾病之一.一般来说,急性阑尾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可以明确诊断,不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但约有1/3的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另有一些其他病变酷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来完成诊断.
作者:纪凤颖;单伟东;王雪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新喋呤浓度变化,探讨血清新喋呤与冠状动脉病变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连续住院测定的97例患者分为3个组:ACS组47例;SAP组30例;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新喋呤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组的新喋呤浓度(10.89±2.93nmol/L)显著高于SAP组(8.20±1.52 nmol/L)和对照组(7.33±1.92nmol/L),P<0.0001;ACS亚组中AM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之间的新喋呤浓度有显著性差异(11.88±3.09比9.85±2.27nmol/L),P<0.05;ACD组的血清新喋呤浓度与活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的数量有明显的相关性,r=0.444,P<0.001.结论血清新喋呤作为巨噬细胞活化的标记物,在ACD患者中显著增高,其浓度升高也许是冠状动脉病变活动的独立的预测因子.
作者:金哲秀;安丽萍;伍海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4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均系细菌、真菌和(或)病毒的混合性感染.临床上以弛张高热和弥漫性间质浸润为特点.治疗上采用有效的呼吸支持;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肺间质水肿,拮抗全身炎症反应;积极进行营养支持;联合抗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综合治疗;强有力脏器功能支持.结果G-菌占85.4%,对G-菌敏感菌株数达50%以上的抗生素依次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丁、头孢吡肟,在70%以上仅有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47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5例,死亡17例.结论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早期诊治、注重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强有力的脏器功能支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卢大乔;张红金;陈德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临床上重症药疹主要包括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TEN)型药疹,剥脱性皮炎(ED)型和重症多型红斑(SJS).我院皮肤科自2000-05~2004-12共收治重症药疹24例,经全力抢救无一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毅刚;吕玲;陈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代血浆与血制品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依据单纯输入706代血浆、单纯输入新鲜冰冻血浆(FFP)和二者兼输,将临床诊断为CLS的48例患者分3组,监测治疗前后CVP与MAP的变化.结果总体分析,4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CVP与MAP的变化有显著性.分组比较,706代血浆输入组的CVP变化与非706代血浆输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三组中任何两组间的MAP变化均无显著性.结论706代血浆对CLS患者的血容量恢复效果优于FFP.
作者:田卓民;金涛;何慧英;刘学花;李大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颈总动脉破裂如得不到准确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我科于2003-11-03成功救治1例颈总动脉损伤致呼吸心跳停止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闫波;王根全;周文广;刘毅;王浩;李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其病情往往较重,死亡率很高.1967年,Ashbaugh和Petty首次描述了ARDS特征,此后人们为探索其发病机制作出了不懈努力,但至今仍未找到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本文将综述近年来ARDS发病机制和治疗的进展.
作者:许平波;林福清;黄静霞;朱科明;邓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内分泌性质的蛋白质,它与下丘脑等部位特异受体结合,通过降低食物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参与体内能量平衡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与许多心血管疾病有关[1,2].但目前对于肥胖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对其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在肥胖的UAP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费瑜;宋春莉;刘铁成;安喆;刘淑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如何降低由IRI所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促进其恢复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众多实验研究表明,中药能较好地抗IRI,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丹参尤为受到广泛关注,对IRI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文拟就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梦妮;董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中NF-κB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做对照.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NF-κ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②哮喘患儿在缓解期NF-κB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F-κB可能参与了哮喘发作的病理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可能与哮喘的活动度有关.
作者:郑楠;白晓玲;满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因车祸伤于2003-05-20入院.当时右额顶颞部着地,出现人事不省,约30 min后急诊入院.入院查体:呈深昏迷,GCS 3分,R 0,P 105次/min,BP 140/95mmHg.
作者:林春铭;许明尧;杨云龙;李昌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用药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利多卡因反复应用无效或反复除颤利多卡因不能维持的16例病人,胺碘酮3~5 mg/kg稀释后10 min内静脉注入,随后0.5~1.5 mg/min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注射75~150 mg,同时口服胺碘酮200mgtid,静脉平均用药3~9(5.9±3.2)d.结果第1天平均静脉用量1 153±183(900~1500)mg,心律失常控制率18.7%,第2天31.3%,72 h全部控制.7 d后200~600 mg/d维持.30 d时1例停服胺碘酮17 d的病人,室性心动过速再次发生,除颤无效死亡;余15例病人,病情稳定后改用胺碘酮100~200 mg口服,随访3~12(7.7±3.1)个月无复发.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加口服应用对顽固性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完全有效,用药要个体化.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预防复发需坚持长期口服.
作者:高传玉;马业新;朱中玉;沈玉祥;李牧蔚;张静;张嘉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高渗培养液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影响及AQP4在高渗性脱水中的作用.方法取生后2 d的Wistar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培养,分别予不同程度的高渗培养液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对高渗液反应的实验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PT-PCR、免疫细胞化学、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对高渗液的反应及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高渗组各时相点吸光度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特征性的细胞脱水形态学变化,AQP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作用12 h后明显,而且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8485,Ps<0.01).结论在高渗状态下,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强,AQP4表达上调在高渗性脱水的早期(<12 h)可能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作者:李燕华;孙善全;王铁建;李吕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早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的表达,Ⅰ型胶原(Collagen-Ⅰ)以及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生成,探讨胰腺星形细胞在胰腺炎早期纤维化启动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阻断胰腺导管同时腹腔注射雨蛙素(50μg·kg-1·d-1)的方法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施行开腹手术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0、72、120h处死大鼠,取完整胰腺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再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胰腺组织胰腺星形细胞染色偶尔阳性,实质无明显改变,胶原染色阴性,TGF-β1mRNA无表达.模型72 h组胰腺炎症改变,Collagen-Ⅰ、α-SMA检测表现胰腺间质以及腺泡周围的黄染,涉及广泛,深浅不一,较正常组变化明显;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强.模型120h组,光镜检查炎症表现更甚,间质组织增生.Collagen-Ⅰ、α-SMA表现也呈进行性进展,TGF-β1mRNA表达比较72h模型组略有降低.结论研究表明,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出现TGF-β1的激活,并刺激胰腺星形细胞(α-SMA阳性细胞)激活、增生,并使Collagen-Ⅰ逐渐生成沉积,提示胰腺的纤维化进程的启动,且随时间延长胰腺星形细胞激活逐渐增多,相关纤维化组分沉积增加.
作者:张智高;任成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氧气与空气在不同持续气道正压(CPAP)水平下对单肺通气氧合与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4例单肺通气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平均分成组Ⅰ(氧气组)和组Ⅱ(空气组),常规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行单肺通气20min后,组Ⅰ利用氧气向无通气侧肺给予5 cmH2O的CPAP,15 min后再给予10 cmH2O的CPAP;而组Ⅱ利用空气向无通气侧肺给予5 cmH2O的CPAP,15 min后再给予10 cmH2O的CPAP.分别记录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20min、5 cmH2O的CPAP15 min、10 cmH2O的CPAP15min、术毕恢复双肺通气15min所测得的动脉血pH、PaO2和PaCO2等数据,并计算Qs/Qt值.结果组Ⅰ:5 cmH2O CPAP 15 min比单肺通气20min:PaO2显著增高(P<0.05)、Qs/Qt显著降低(P<0.05).10 cmH2O CPAP 15 min比单肺通气20min:PaO2显著增高(P<0.05)、Qs/Qt显著降低(P<0.05).10 cmH2O CPAP 15 min比5 cmH2O CPAP 15 min:PaO2显著增高(P<0.05)、Qs/Qt显著降低(P<0.05).组Ⅱ:5 cmH2O CPAP 15 min比单肺通气20min:PaO2、Qs/Qt无显著差异(P>0.05).10 cmH2O CPAP 15 min比单肺通气20min:PaO2显著降低(P<0.05),Qs/Qt显著增加(P<0.05).结论氧气提供CPAP可有效改善单肺通气造成的低氧状况,10 cmH2O CPAP比5 cmH2O CPAP对改善Qs/Qt、提高PaO2更有效.用空气提供CPAP不能使单肺通气产生的低氧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郭长春;李涵葳;李少君;刁文波;任永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于2004-02-07来我所就诊.自述近日左侧牙痛,昨日加剧.整夜疼痛,不能卧床,夜间痛剧,不能指出患牙,疼痛呈阵发性,伴左侧头疼、眼疼.
作者:谭红梅;谭红莲;马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机对抗是机械通气中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危害是使每分钟通气量(MV)和潮气量(TV)下降、呼吸做功增加、氧耗增加、使缺氧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使循环负荷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诱发急性左心衰等,严重时危及生命.为此,本文对我科2003-08~2004-02间4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策略.
作者:钟强;李树生;邓普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