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智广;刘莉;郭雄
目的 探讨过量氟、铝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全血锌(Zn)、铁(Fe)、钙(Ca)、镁(Mg)、铜(Cu)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高铝组、高氟组、高氟铝组,饮水含铝量分别为0,90、0.90 mg/L:饲料含氟量分别为5.2、5.2、106.0、106.0 mg/kg,含铝量分别为6.8、6.8 19.7、19.7 mg/kg;90 d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全血Zn、Fe、Ca、Mg、Cu水平.结果 组间比较,全血含Zn、Fe、Mg、Cu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25、14.74、6.10、Z93,P<0.05),而全血含Ca量未见明显改变(F=2.81,P>0.05).析因分析显示.高铝摄入明显降低全血含Zn、Fe、Mg量(F值分别为42.66、5.41、7.04,P<0.05),高氟摄人明显降低全血含Zn、Fe、Mg、Cu量(F值分别为64.50、37.90、9.75、6.74,P<0.05),氟铝联合对全血含Zn量有交互作用(F:31.59,P<0.05),Fe、Ca、Mg、Cu均未见明显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91、1.63、1.51、0.00,P>0.05).与对照组全血含Zn、Fe、Mg、Cu量[(131.30±13.86)μmol/L,(10.24±1.02)、(1.71±0.19)mmol/L,(20.43±4.42)μmol/L]比较,高铝组全血含Zn量[(90.84±9.98)μmol/L]明显降低(P<0.05),高氟组全血含Zn、Fe、Mg量[(85.85±10.92)μmol/L,(8.49±0.68)、(1.52±0.13)mmol/L]也明显降低(P<0.05),高氟铝组全血含Zn、Fe、Mg、Cu量[(82.82±11.00)μmol/L,(8.16±0.45)、(1.46±0.09)mmol/L,(15.69±2.38)μmol/L]均明显降低(P<0.05);与高铝组[(9.43±1.09)mmool/L]比较,高氟铝组全血含Fe量[(8.16±0.45)mmol/L]明显降低(P<0.05).结论 过量氟能引起全血含Zn Fe、Mg、Cu量下降,过量铝能引起全血含Zn、Fe、Mg量降低;氟铝联合对大鼠全血含Ca量无影响,仅对全血含Zn量有明显交互作用.
作者:莫非;夏曙华;王世君;喻茂娟;崔华;陈继荣;曹华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 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云南省1986-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为依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地点和人群.采集云南省23个县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248份作为病例组,采集7个县的有EV活菌疫苗接种史的健康人群血清295份作为人工免疫组,采集1个非疫区县的健康人群血清235份作为阴性对照组.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检测.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滴度≥1:20.结果 ①疫区F1抗体阳性率[22.10%(120/543)]与非疫区[0(0/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5).②病例组F1抗体阳性率为35.89%(89/24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4;人工免疫组阳性率为10.51%(31/295),GMT为1:34;阴性对照组235份均为阴性.病例组阳性率高于人工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41、103.39,P<0.0125);人工免疫组阳性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P<0.0125).③病例组间F1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8、2.01、5.46、0.04,P>0.05).④89名F1抗体阳性的腺鼠疫康复者发病时的血清滴度和康复后的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结论 ①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检出地均分布在疫区内,其地理分布与疫区分布相吻合.②自然感染鼠疫后.约有1/3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能形成长期免疫,仍有2/3的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所形成的自然获得性免疫,其保护率和保护效果要好于接种EV活菌疫苗形成的人工获得性免疫.③人群感染鼠疫恢复后,F1抗体阳性检出率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的影响.对于经过一定时间仍能检出F1抗体的部分腺鼠疫康复人群而言,时间的消长并不影响抗体滴度的变化,甚至能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作者:苏丽琼;苏鹏;宋志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Fas/FasL途径在氟致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剂量氟化钠[NaF,0(对照)、20、40、80 mg/L].SH-SY5Y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Fas、FasL mRNA表达;选择40 mg/L NaF组,观察在Fas受体激动剂(CH11)或拮抗剂(ZB4)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及Fas、FasL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40、80 mg/L组细胞存活率[(84.63±2.57)%、(69.04±5.63)%]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随染毒剂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40、80 mg/L组细胞凋亡率[(8.54±1.95)%、(17.94±2.71)%]明显高于对照组[(3.32±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NaF能不同程度地上调Fas、FasL mRNA表达,使Fas/β-actin[40mg/L组(0.94±0.51)、80 mg/L组(0.99±0.12)]和FasL/β-actin[40 mg/L组(0.96±0.42)、80 mg/L组(0.99±0.24)]比值增加.与对照组[Fas/β-actin(0.50±0.33)、FasL/β-actin(0.58±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中,NaF与CH11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值分别为32.89、18.46、14.69,P<0.01),NaF与ZB4之间存在拈抗作用(F值分别为5.73、24.26、10.17,P<0.05或<0.01).结论 NaF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Fas/FasL途径在NaF诱导SH-SY5Y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八一;徐志霞;夏涛;何平;高萍;何卫红;王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黑龙江省黑河市近几年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至2003年,黑河市布病发病率一直不高,但2004-2006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流行规律及发病的影响因素,现将黑河市2004-2006年布病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敏;李龙;范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同仁县是青海省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9年居民户非碘盐率达到53.6%,有75%的零售店出售非碘盐,这一结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2000年起加大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力度.2001-2007年同仁县连续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作者:陈晓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免疫功能改变及其规律,为肿瘤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70例患者均系贵州省黔西南州燃煤型砷中毒高发区既往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燃煤型砷中毒病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1岁.按病程及是否癌变分为4组:<10年组,23例;10~19年组,21例;≥20年组,20例;癌变组(病程≥20年),6例.对照组为健康职工和大学生自愿者,26例.采静脉血,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细胞)、CD3+D4+(诱导性/辅助性T细胞)、CD3+CD8+(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D19+(B淋巴细胞)和CD56+CD1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组成比例.并对淋巴细胞膜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细胞表面抗原(CD)25和CD38分子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 <10年组、10~19年组、≥20年组和癌变组人群外周血CD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3.76±9.32)%、(55.63±12.97)%、(51.00 ±12.23)%、(49.83 ±9.89)%,均低于对照组[(68.10±8.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62,P<0.05).CD3+CD4+细胞比例上述各组分别为(31.35±6.62)%、(28.38±8.66)%、(24.13±6.46)%、(19.17±4.96)%,明显低于对照组[(34.28±7.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55.P<0.05).≥20年组和癌变组CD19+细胞百分率[(9.00±5.32)%、(9.00±3.29)%]低于对照组和<10年组[(11.80±3.43)%、(12.35 ±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淋巴细胞CD25和CD38表达率[(17.96±4.98)%、(41.38±8.54)%]明显高于对照组[(13.10±3.38)%、(28.60±5.5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表达率在10~19年组[(18.20±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0.72±7.06)%]和<10年组[(11.78±5.13)%],≥20年组[(20.30±8.01)%]与癌变组[(21.82±10.97)%]在同一水平.结论 砷所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削弱可能是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癌变的重要机制,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可作为燃煤砷中毒患者皮肤癌变的预警信号.
作者:方宁;章涛;万卫红;胡锡阶;祁莹;张信江;陈代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全血硒的方法.方法 采用流动注射氧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硒标准系列(1、2、4、6、8、10μg/L),观察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89份人全血硒,与2,3-二氨基萘荧光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的检出限为0.138μg/L,回收率为96.4%,相对标准偏差(RSD)在质量浓度为1μg/L时大(4.406%),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质量浓度为10;zg/L时降为0.512%.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45.9±14.5)μg/L]和2,3一二氨基萘荧光法[(47.5±13.3)μg/L]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78,P>0.05),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8143,P<0.01).结论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能够便捷、准确地测定全血含硒量,同2,3-二氨基萘荧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好.
作者:车承波;裴俊瑞;李少巨;刘明法;宋丽;王宇;刘阳;周令望;王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及柯萨奇B组病毒(CVB)人群感染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克山病病区设立病区病例组和病区对照组,在非病区设立非病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品用于检测血硒及CVB IgM抗体,同时采集病区和非病区土壤、粮食用于硒测定;硒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CVB 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 病区土壤、玉米、小麦、大豆含硒量[(0.092±0.011)、(0.003±0.001)、(0.005±0.003)、(0.006±0.001)mg/kg]均低于非病区[(0.198±0.016)、(0.012±0.004)、(0.037±0.007)、(0.037±0.008)mg/kg],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007、8.551、15.842、12.109,P<0.01).病区病例组血硒[(34.803±13.302)μg/L]低于病区对照组[(41.235 ±13.571)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病例组、病区对照组、非病区对照组的CVB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0.0%(36/40)、68.3%(41/46)、45.8%(22/48),病区和非病区CVB感染的比值比(OR)为3.957,95%可信区间为1.898~8.246;病区病例组和病区对照组CVB感染的OR值为4.171,95%可信区间为1.298~13.404;CVB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血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9,P>0.05).结论 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仍存在低硒及CVB感染情况.
作者:裴俊瑞;王宇;李兴洲;高琳;闫丽佳;李奇;侯杰;周令望;张立君;陈洁;张辉;王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地方病科研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列联表数据.许多作者常常因为统计分析不正确或根本没有统计分析,这使得论文缺乏可靠性而难以得到发表[1].
作者:王涵;郭荣华;陈晶;李颖;刘宁;王丹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染氟(氟化钠)剂量对体外培养原代SD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氟引起甲状腺组织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甲状腺细胞,96 h后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将细胞密度调整约5.0×108个/L;取5 ml(约 2.5×106个细胞)加入到6孔培养板中,培养12h,按不同染氟剂量分为0(对照)、10、100、1000 μmol/L组,每组设6个重复样.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变化.48 h后收集细胞,扫描电镜下进行甲状腺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对照组甲状腺细胞透明度良好.聚集成群,贴壁良好,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染氟组甲状腺细胞有大量悬浮,透明度差,细胞存活率约55%.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甲状腺细胞胞膜完整,细胞之间嵌合紧密,界限清晰,分裂良好;10、100μmol/L组甲状腺细胞明显皱缩和变形;1000μmo/L组甲状腺细胞胞膜不完整,集结在一起生长的细胞间界限不明显,有的细胞发生明显皱缩,有的细胞则完全破碎.结论 氟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使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损伤程度与剂量有关.
作者:江鹏;丁明星;刘国艳;张维东;宋巍巍;柴春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氟斑牙经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贴面的抗压强度变化.方法 取因各种原因而拔除的人上颌中切、侧切氟斑牙各30颗,每种切牙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颗.试验组牙齿以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再以37%的磷酸酸蚀;而对照组牙齿只用37%的磷酸酸蚀,然后所有牙齿做树脂贴面,在Instron 4505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试验,测定切牙的试验组、对照组贴面的平均破坏载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切牙贴面平均破坏载荷分别为(0.342 4-0.053)、(0.289±0.041)kN,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侧切牙贴面平均破坏载荷分别为(0.321±0.041)、(0.208±0.032)kl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P<0.05).结论 脉冲Nd:YAG激光照射氟斑牙可以增大前牙贴面在功能运动中的强度,建议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夏永华;张丹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我国沿海产盐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以解决沿海产盐区严重干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非碘盐问题.方法 1995年开始在非碘盐问题较严重的沿海产盐区厦门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系统地采取了普及碘盐与特需人群强化补碘相结合、碘盐配给与健康促进相结合、查堵私盐与盐田废转相结合、碘盐质量跟踪监测与碘盐加工工艺改进相结合等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结果 1997年碘盐加工厂出厂碘盐合格率由1995年的89.50%迅速提升至96.17%,并在2000年以后保持在99.00%以上水平.销售点碘盐合格率由1996年的87.33%上升到1998年的96.33%,以后逐年上升,2003年后保持在99.00%以上.城市、郊区和农村的碘盐覆盖率由1995年的0.92%、0、0上升到2000年的100.00%、99.00%、89.00%,2001年后居民碘盐覆盖率保持在93.00%以上.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6.44%(228/1387)、20.57%(266/1293)、24.93%(651/2611),1996年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在1999、2001、2005年以后下降并控制在5.00%以下.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7.50、102.12、94.66μg/L,从1997年起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已全部达到100.00 μg/L以上,以后均稳定在120.00 μg/L以上.2007年市区、郊区和农村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达到271.10、240.40、198.10μg/L.1997年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4.00%(444/600),2000年后全市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保持在95.00%以上.结论 建立的沿海产盐区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模式是成功的,实施应用可行,干预技术行之有效,为非碘盐问题地区推行全民食用加碘食盐、实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作者:戴龙;刘德发;张亚平;苏惠健;张燕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国西南地区干辣椒氟水平,为辣椒氟污染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国西南9个地区76个县(市)的市场、农户家采集干辣椒样品,记录其干燥方式、储存时间;按照Bailey标准进行分类,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辣椒总含氟量,用水浸超声法和酸性超声法测定辣椒中氟的赋存状态即含水溶性氟和酸溶性氟的量.根据辣椒的品种、部位、干燥方式、储存时间以及氟的赋存状态,对干辣椒样品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采集干辣椒样品296个,含氟量(几何均数)为19.6 mg/kg.辣椒样品分为樱桃椒、圆锥椒、长椒、簇生椒4种,含氟量范围分别为1.7~233.4、3.4~367.3、2.0~380.3、3.9~104.0 mg/kg,含氟量(几何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樱桃椒(25.9 mg/kg)、长椒(20.3 mg/kg)、圆锥椒(19.5 mg/kg)、簇生椒(15.3 mg/kg).干辣椒中含水溶性氟为15.2 mg/kg,约占全氟的77.5%(15.2/19.6);酸溶性氟为18.2 mg/kg,占全氟的93.0%(18.2/19.6).不同干燥方式、贮存时间干辣椒含氟量(几何均数)由低到高依次为当年晒干(1Q9mg/kg)、往年晒干(13.7mg/kg)、当年煤火烘干(21.4 mg/kg)、往年煤火烘干(53.9 mg/kg).结论 辣椒的干燥与储存方式不当是导致辣椒氟污染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波;李社红;刘晓静;王明国;胡军;雷磊;郑宝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胆碱对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诱导豚鼠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纠正作用,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40只豚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0(对照)、0.4、0.8、1.6me/kgAs203组和胆碱+As2O3组(8 mg/kg胆碱+1.6 mg/kg As2O3),每组8只,静脉给药后,分别测量6个时间点(0、10、30、60、90、120min)的心电图,观察校正的QT间期(QTc)的变化.6 h后.提取心肌组织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察胆碱对As2O3诱导豚鼠心肌L-型钙通道αIC和钾通道GPERG mRNA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 在0.8 mg/kg As2O3组,60、90、120 min时的QTc(354±22、366±31、368±29)与同时间对照组(325±26、336±26、324±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90、120 min时的QTc与0 min时(334±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 mg/kg As2O3组,10、30、60、90、120 min时的QTc(362±33、380±21、382±35、388±39、388±31)与同时间对照组(328±20、324±25、325±26、336±26、324±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0 min时(329±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30、60、90、120 rain时,胆碱+As2O3组的QTc(337±17、341±15、344±22、343±19)与1.6 mg/kgAs2O3组相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RT-PCR结果显示1.6 mg/kg As2O3组的心肌L-型钙通道αIC mRNA表达量为(1.27±0.14),对照组为(1.02±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碱+As2O3组的心肌L-型钙通道α1C mRNA表达量为(1.10±0.13),与1.6 mg/kg As2O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0.8、1.6mg/kgAs2O3组豚鼠心肌钾通道GPERGmRNA表达量分别为1.29±0.11、1.22±0.12、1.27±0.16,与对照组(1.23±0.08)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碱+As2O3 1.6 mg/kg组表达量为1.30±0.14,与1.6mg/ksAs2O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碱可以纠正由As203诱导的豚鼠心肌QT间期延长,其机制可能与胆碱调节由As2O3引起的L-型钙通道mRNA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孙宏丽;刘艳;李磊;董德利;乔国芬;王晓慧;杨宝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青海省贵德县于1981年发现大骨节病,1982年判定为大骨节病重病区,1984年进行补硒、改水,1995年纳入国家监测范围[1].为了掌握贵德县大骨节病现状及其病情动态,根据全国大骨节病新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2007年对贵德县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赵志军;李强;周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2005年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订燃煤污染型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地氟病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全国8个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省份的8个病区县、13个病区村.调查监测县降氟改炉改灶措施落实进度、降氟炉灶使用情况;采集监测点居民户主要食物,酸浸-电极法测定含氟量;采集8~12周岁儿童尿样.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含氟量;以Dean法诊断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①2005年全国监测县新改降氟炉灶158 356个,占应改炉灶的18.95%,累计改炉改灶率达43.32%(362 088/835 869),降氟炉灶合格率为92.54%(1688/1824);②监测点玉米、辣椒含氟量普遍超过国家标准(≤1.5 mg/kg),玉米高含氟量均值超过国家标准14倍,辣椒高含氟量均值超过国家标准94倍;③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的监测点有3个,>30%~60%的有4个,>60%~80%的有1个,>80%的有5个;儿童尿氟几何均数≤1.4 mr/L的监测点有7个,>1.4mg/L的有6个.结论 2005年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监测县防治措施落实进度有较大增长,但部分病区监测点玉米、辣椒氟污染依然严重,部分病区氟中毒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后山东省碘缺乏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1995、1997、1999、2002、2005年在山东省碘缺乏地区,按人口比例概率法或单纯随机抽样法对8~10岁儿童进行抽样,采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直接滴定法检测食用盐碘、砷铈氧化还原法检测儿童尿碘.结果 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0年,山东省碘缺乏地区儿童食用盐碘中位数、尿碘基本呈逐年升高趋势,而甲状腺肿大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到2005年碘缺乏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7.2%,碘盐合格率为97.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3%;尿碘中位数为227.7μg/L,≥100μg/L者占89.7%(323/360);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由1995年的22.3%(282/1267)降至2005年的4.4%(53/1200).结论 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0年,山东省碘缺乏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处于适宜碘营养状态.
作者:黄居梅;王金彪;王晓明;蒋雯;刘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7年湖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湖北省抽取30个县(市、区),从每个被抽到的县(市、区)中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学生检查甲状腺,测定智商和家中盐碘水平,并在每个年龄组随机采取尿样各4份(男女各半)测定尿碘水平;随机抽取五年级的20名学生和学校附近的5户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测试.结果 盐碘中位数为30.1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2%(1154/1200),触诊法和B超法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5%(78/1200)和4.1%(49/1200).尿碘中位数为358.4μg/L,学生、家庭主妇的问卷及格率为25.5%(153/600)、90.7%(136/150),学生智商为105.3 ±14.4.结论 湖北省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李明健;石青;尹坚;黄宝国;周芳;熊培生;龚新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对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促进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体外培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不同亚型细胞株(NB4、MR2)和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根据加入As2O3的剂量不同(0、0.1、0.2、0.5、1.0μmol/L和0、1.0、2.0 μmol/L)分组,再以上述各组为对照组,分别加入113.0 μmoL/L的AA,培养96 h后,光镜下观察NB4、MR2、K562细胞株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NB4、MR2、K562细胞株凋亡[Annexin V(+)PI(-)、Annexin V(+)/PI(+)]和分化[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33]改变.结果 ①NB4、MR2、K562细胞株在As2O3联合AA作用后.均可见到明显凋亡的细胞,表现为胞浆中出现空泡,核染色质浓缩,碎裂块弥散于胞浆中.可见凋亡小体;在分化的细胞中,细胞出现胞核凹陷、分叶、核浆比例明显减低.②AA联合As2O3后,细胞凋亡的比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③AA能降低As2O3对NB4、MR2细胞的分化效应,使CD11b减少、CD33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AA能显著增强As2O3对K562细胞的部分分化效应,使CD33明显减少,CD11b明显增多(P<0.01).结论 从可增强As2O3对各种髓系白血病的凋亡效应.但对不同的髓系白血病细胞,AA对As2O3的分化效应具有差异化,对NB4、MR2细胞表现为抑制作用,对K562细胞表现为增强作用.
作者:范圣瑾;李丽敏;周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截至2007年7月,西藏全区大骨节病病情资料尚不完整[1],为了进一步掌握西藏那曲地区北部大骨节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在比利时大骨节病基金会支持下,于2007年合作开展两藏那曲地区大骨节病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生成;朗杰;扎西桑珠;白玛次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