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娜;邱明亮;占科;喻闽凤
目的:探讨化精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型精液不液化症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阴虚火旺型精液不液化症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服用化精胶囊,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14d为一疗程,共服药3个疗程.患者中医症状与精液液化情况、精浆PSA含量及精浆Zn含量14d记录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缩短,阴虚火旺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精液的液化与精浆PSA含量相关,精浆Zn浓度对精液液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结论:化精胶囊对阴虚火旺型精液不液化症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精液液化时间,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安劬;李俊君;阳方;游朝阳;董润标;贾冰洋;覃晋;俞旭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便秘成为消化科门诊主要病种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年老之人,五脏俱虚,尤以精血为甚,精血本于先天,赖后天脾胃水谷化生,故老年性便秘病因多责之于脾,盖脾之阴精亏虚所致,故以甘淡养脾阴之法养阴生精,濡肠通便,往往取效颇佳.
作者:赵梓芸;易超;邹思政;杨榕;张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明代旴江名医龚居中所撰《外科百效全书》约成书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是书共六卷,书末附有《外科补遗秘授经验奇方》,在耳疮、内疳、口舌疮、牙齿、咽喉、误吞诸物、诸骨鲠等疾病方面,辨证审慎,治法多样,甚用外治疗法治疗以上诸症,且疗效显著,颇具特色.对后世旴江喉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淑荣;郑东海;谢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芪桂平喘汤治疗气虚感寒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气虚感寒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规范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芪桂平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日和第14日的临床症状、CAT评分、血气、肺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CAT评分,血气分析PO2、PCO2,肺功能FEV1、FEV1/FVC均明显改善(P均<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45%)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桂平喘汤可有效改善气虚感寒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CAT评分、血气、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洋;于闯;刘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宣肺理气法对矽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和花鼓山医院收治的6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氨茶碱,按需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活血化瘀、宣肺理气法,通过辨证论治调整用药.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主要症侯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中医主要症侯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医主要症候评分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宣肺理气法能够提高矽肺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小刚;李敏;王建华;刘红生;欧阳江;阮红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花椒沉龙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组62例采用舒利迭+花椒沉龙汤,对照组63例采用舒利迭,治疗8周,随访1年.观察指标为症状积分、有效率、PEF变异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哮喘转化率、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有效率、PEF变异率(P<0.05),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哮喘转化率及随访发现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花椒沉龙汤增加强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效率,降低气道阻塞程度,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冯惠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归纳国内针灸治疗前列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刺灸规律.方法:广泛检索四大文献库,采集刺灸类型、选穴方法、配穴方法,综合分析结果.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47篇,干预措施:针刺(25,53.2%)、艾灸(11,23.4%)、其他刺灸方式(11,23.4%);选穴频次前3位的高频穴位为中极穴(29,61.75%)、关元穴(28,59.6%)、三阴交穴(22,46.8%);腧穴归经前3位的高频经脉为膀胱经(17,29.3%)、肝经(7,12%)、肾经(6,10.3%).取穴部位主要分布在胸腹部、腰骶部及四肢部.针刺手法强调得气,以气至病所为佳,腰骶部针刺深度较深(2.5~4寸).艾灸方式多样,注重手法的运用.结论:针刺治疗前列腺炎选穴应以局部选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选穴集中,强调针感,直达病所,艾灸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法.
作者:王洪辉;李芳;王立;张波;毛强健;廖慧慧;张凤婷;王瑶;黄仙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观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术膝肿胀值和术膝周皮温值.结果:两组治疗3d,膝周肿胀减轻程度、膝周皮温下降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d后,膝周肿胀减轻程度、膝周皮温下降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对减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肿胀及降膝周皮温疗效显著,是一种合理、有效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作者:王力;陈虞文;张凤婷;刘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半夏泻心汤是中医学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结合经典病案介绍刘松江灵活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及放疗、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该方治疗不同疾病的病机特点,探索中医方药的特色及优势.
作者:张文思;刘松江;庞雪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从瘀论治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师诊治消渴病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数据检索和手工查找相结合的方法,纳入消渴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和医案,共收集处方42首,建立数据库,对42首处方中61味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42首处方中共使用药物61味,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是:丹参、生地黄、黄芪、当归、葛根,四气中出现频率高的是微寒,五味中出现频率高的是甘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从瘀论治消渴多从行气活血、清热活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四个方面立法组方.结论:从瘀论治消渴组方用药较少单独使用活血化瘀法,而多是行气、清热、益气、滋阴与活血相结合.
作者:田丽凡;王清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肿节风药材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肿节风,称重、阴干,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肿节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有显著差异,江西抚州和广西防城港产地8月份时高,江西赣州产地11月份时高,8月份次之.结论:三产地的肿节风药材在8月份采收为佳.
作者:郭烨;吴安明;何杨虎;吴孔松;占小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紫萼作为一种常见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药用历史悠久、多部位均可入药,体内抗炎疗效显著.紫萼也是药食两用植物,系重要的园林造景、美化绿地及室内观赏植物,但目前对其化学成分研究极少且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通过系统的文献查阅与综合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紫萼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为该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军伟;杨丽;钟国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良性乳腺疾患,目前适当的西医手术治疗为根治方法,但会增加乳房外形损伤或患者心理压力.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副反应,缩短病程.
作者:吴青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联合心脉隆注射液,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炎症因子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NF-a、IL-6等炎症因子及BNP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6、TNF-a、BNP降低的更明显(P<0.05),而LVEF则更高(P<0.05).结论: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炎症反应,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袁新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探讨不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与骨性关节炎(OA)发病的相关性,为OA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据库系统检索2000年1月—2017年12月有关OA与MMP-13的相关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Q检验和I2检验验证异质性的大小,采用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不同组织来源的MMP-13水平与OA发病的关联性,采用漏斗图法识别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OA组779例,对照组610例,血清、关节液、滑膜和所有组织中MMP-13水平合并标准化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8,1.22~3.14)、(2.46,0.76~4.16)、(2.61,2.04~3.19)、(2.45,1.78~3.31),差异明显(Z分别为4.46、2.84、8.88、7.22,P<0.01).结论:MMP-13水平与OA发病密切相关,血清MMP-13水平的检测对OA的诊断更有意义,具有创伤小、精确度高的特点.
作者:刘波;董业红;黄思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介绍经方四逆散在小儿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卫娜;邱明亮;占科;喻闽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于《内经》经络腧穴诊察法,具体运用审、扪、循、按、抓等手法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选取腹部进行诊察,通过诊察动态把握患者病情虚实及其功能状态,并以此去指导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贺新兰;焦琳;钟根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食疗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江西旴江流域自古为鱼米之乡,饮食文化十分发达.旴江医学中含有丰富的食疗思想.喻嘉言作为旴江代表医家,其著作中也包含了大量的食疗内容,体现了旴江医学的食疗观.喻氏认为饮食失节是致病的重要因素,饮食习惯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饮食得当是血气化生的根本.喻氏继承了《黄帝内经》重视药毒的思想,倡导用药不可太过,但也不可囿于无毒导致病重药轻从而延误病情.
作者:陈梓菲;赖微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类固醇注射与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86例在我院脊柱骨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中随机数的奇数和偶数以1:1的比例分为硬膜外类固醇注射组和小针刀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并在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随访节点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同一时间节点的小针刀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低于硬膜外类固醇组(P<0.05),小针刀组的优良率(90.70%)也明显高于硬膜外类固醇注射组(83.72%)(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硬膜外类固醇注射.
作者:杨艺;谭龙旺;张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绝经前后诸证严重影响女性生存质量,激素疗法的应用利弊尚存争议,而中医药以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等优势成为目前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中医药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力求为探寻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佳临床疗法提供思路.
作者:付姝菲;陈莉莉;刘宏艳;李戈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