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公成;温贤成;朱素有;熊美珍
目的:运用建立的抗宫炎片指纹图谱跟踪分析有效成分群在方中三种干浸膏干燥工艺及制剂制备工艺过程中的变化.方法:根据已建立的抗宫炎片指纹图谱,并以归属的13个共有特征峰相对峰面积为指标,比较抗宫炎片从原料到制剂整个过程中有效成分群的变化,优选处方中三种干浸膏的干燥工艺.结果:抗宫炎片有效成分群在整个工艺过程中损失严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三种干浸膏有效成分群的影响大,广东紫珠干浸膏佳干燥方法为微波干燥;乌药和益母草干浸膏佳干燥方法为减压干燥.结论: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抗宫炎片药味和制剂的工艺及质量的跟踪控制.
作者:廖春玲;吴燕红;许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发性抽动症日渐成为困扰学龄期孩子正常学习、生活的因素之一,西药治疗症状缓解明显,却易复发,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中医药干预,且疗效确切.本文从中医脏腑辨证理论入手,探讨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及治疗.
作者:杨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用第4掌骨支架作用结合闭合穿针治疗第5掌骨颈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第5掌骨颈不稳定性骨折22例,采用以第4掌骨支架作用闭合穿针治疗,将骨折端闭合复位后,从手掌尺侧并平行掌面经皮在第5掌骨折的远、近端各穿入2枚直径1.5mm克氏针,并穿透临近第4掌骨,以第4掌骨和克氏针为内固定支架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4~6周取出克氏针,行手部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能配合随访,无脱落病例,随访时间16~24周,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1周,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部功能;术后未发生骨折端再移位、畸形愈合、骨不连、掌指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第4掌骨支架作用闭合穿针治疗第5掌骨颈不稳定性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细祥;郭颖彬;王振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养阴益气行血法自拟养阴濡目丸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视疲劳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0眼).观察组口服自拟养阴濡目丸,3次/日,开水冲服,疗程2周,对照组用施图伦滴眼液滴眼,3次/日,疗程2周.治疗前后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IT)检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UT、SIT、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BUT、SIT、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阴濡目丸治疗视疲劳疗效确切,丸剂服用方便,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小洪;吴洁怡;钟佩林;刘光鑫;贲彦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蝶和胃方加减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金蝶和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2周随访1次,应用中医症状评分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单项症状有效率比较发现,治疗后在餐后饱胀、胃脘疼痛、烧心或烧热、嗳气、咽部梗阻、食少纳呆等6个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蝶和胃方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证候及餐后饱胀、胃脘疼痛、烧心或烧热、嗳气、咽部梗阻、食少纳呆症状.
作者:周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针灸名赋《标幽赋》从经络腧穴诊察、三因制宜、重视针刺、腧穴配伍调阴阳、注重针刺守神、候气与得气5个方面论述其学术思想,以期对针灸临床有所指导.
作者:贺新兰;焦琳;钟根平;毛强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考察蜂胶醇提物及从其中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白杨素、高良姜素、乔松素)的抗氧化、降血糖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蜂胶醇提物组、白杨素组、高良姜素组、乔松素组.通过角叉菜胶致大、小鼠足趾肿胀模型和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模型的建立,通过测定动物血清中MDA含量和SOD活力、血糖值等指标,观察蜂胶醇提物及其分离单体对大、小鼠炎症模型各项指标及小鼠高血糖模型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蜂胶醇提物及白杨素、高良姜素、乔松素均能抑制角叉菜胶致大、小鼠足趾肿胀模型中血清MDA含量上升、提高SOD活性,抑制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模型中血糖升高.结论:蜂胶醇提物及其分离单体在抗氧化、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活性.
作者:刘雯;文萍;张红梅;卢仁军;何小群;吕武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处理银翘消疹合剂的佳澄清工艺.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含量,以黄芩苷和连翘苷的保留率、合剂的澄清状况以及得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佳澄清工艺.结果:经过乙醇沉淀法处理的药液,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2.03%和98.47%,澄清状况良好,得膏率下降,为银翘消疹合剂的佳澄清工艺.结论:乙醇沉淀法简便可行,经济实用,有效成分损失较少,可作为银翘消疹合剂的澄清工艺.
作者:宋晓光;王少平;王升光;李秉润;代龙;高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近年来时间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到中医时间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旨在结合历代文献及研究,综合性阐述中医时间医学目前临床应用,为更好的将中医时间医学运用于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以求医者受启发,患者受裨益之目的.
作者:徐欢;马琍;李彦斌;熊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冯毅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属于内伤咳嗽范畴,与肺胃相关,病机总属胃失和降,肺气上逆.治疗以脾胃为本,兼顾痰湿.拟左金丸加减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杨来;冯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经典药对是老中医长期临证经验的一个缩影,是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传承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仅通过列举龚老在辨治男科疾病中的常用药对,来分析总结龚老在男科疾病中的用药思路,以期更好的总结并传承老师的临床经验.
作者:陈林;肖文萍;龚子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广泛运用,给中药制剂技术提供了较好的优化条件和研究方法,利用药物自身的特性,改进制剂生产工艺,弥补并完善中药制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分析院内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工艺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并相应地对生产过程中各主要工序的工艺优化提出有效的措施,改善院内制剂的传统工艺技术,确保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作者:陈明聪;薛中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肾纤维化基本上是所有慢性肾脏病的共有进程,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本文从虫类药在防治肾纤维化中的运用入手,就近年来中医对肾纤维化的认识、常用虫类药及以虫类药为主的中药复方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虫类药的合理运用进行综述.
作者:丁海波;吴兆东;傅奕;徐江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对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脂代谢、神经传导速度和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两组均予降糖、硫辛酸营养神经等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蒲参胶囊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且其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参胶囊治疗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改善脂代谢,还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值,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善勇;钱才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家认为形、气、神构成了人的生命,并以此诠释了人体生命的本质是三者的协调统一.道家从宇宙天地哲学入手,阐释了人体生命由性与命组成,而息(即人体的呼吸)与人的性和命又密切相关,并由此强调应加强对性、命、息的锻炼.中医形、气、神和道家性、命、息在人生命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处于人生命统一体中.虽然两者名称和分类角度不同,但终目的都表达了古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作者:李政;张敬文;仵倚;赖扬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张士杰首倡古法针刺,挖掘古法针刺理论,诊断上运用援物比类,取穴稀疏并独钟太溪,针刺手法遵循古法,主张气调而止,间日一刺.笔者运用古法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援物比类选穴用穴,重用太溪穴,针刺不留针,隔日一刺,历时1月达到临床治愈.
作者:蔡海英;章新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味方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方法:将82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失笑散合三味方,对照组予腰痹通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VAS疼痛指数和JOA评分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完成该研究终为80例,两组均为40例.治疗后组间VAS疼痛指数的下降与腰椎JOA评分的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味方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发挥中医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楠;何静敏;杨凤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的妊娠呕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补液止呕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补液并采用芳香疗法治疗,两组治疗均为7天一疗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疗法治疗妊娠呕吐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淑燕;邓丹丹;胡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评价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中的相关文献,经过严格地筛选后,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的文献有15篇,1151例患者,纳入研究普遍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示:(1)灸法VS西药总有效率,RR=1.46,95%CI(1.12,1.90),Z=2.83,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汤剂配合灸法VS西药总有效率,RR=1.30,95%CI(1.12,1.51),Z=3.40,P=0.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针刺配合灸法VS单纯针刺总有效率,RR=1.16,95%CI(1.05,1.29),Z=2.87,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针刺配合灸法VS西药总有效率,RR=1.20,95%CI(1.08,1.33),Z=3.52,P=0.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但还需进一步高质量、多中心的研究.
作者:黄辉;宣逸尘;付勇;龚红斌;康明非;章海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结直肠癌是目前治疗肿瘤疾患中需要攻克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与患者生活的环境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决定结直肠癌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肝转移.随着现代科技力量的进步,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式也越来越多,治疗也越来越规范.西医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辅以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局部射频消融治疗等方法.而中医中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上也拥有其显著的疗效,得到人们的肯定.
作者:陈杰;杨柱;唐东昕;罗莉;王镜辉;王倩;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