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浙;陆月仙
肺脏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病机病理.薛汉荣在临床上治疗肺脏疾病,有着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其善用麻杏思想、重视益气温阳思路、全方面从五脏出发论治肺脏疾病,值得广大读者引以深思.
作者:孙朋;喻强强;薛汉荣;胡剑欢;汤东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萃取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5℃,时间100min,分离Ⅰ的压力为7MPa;温度为50℃,CO2的流量控制在45kg/h,其挥发油得率为1.98%.结论: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具有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和提取率高等优点,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成;杨凌宇;格日勒;吴样明;尧思华;吕毅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不同坐浴时间对痔术后患者的影响,以期寻找佳疗效为基础的中药熏洗坐浴时间,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2016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内外痔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min坐浴组(A组,n=50)、10min坐浴组(B组,n=50)、15min坐浴组(C组,n=50)、20min坐浴组(D组,n=50).7d为1疗程,对患者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创面出血的改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对患者术后疼痛、创面出血均有缓解作用,B组在促进创缘水肿消退效果好,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术后患者先行中药熏蒸10min再坐浴,佳坐浴时间为5min,比较有利于患者疼痛的缓解,减少患者体力消耗;但合并肛缘水肿时,佳坐浴时间为10min,以促进水肿的消退及水肿组织的恢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刘玉珠;徐美娟;韩薇;徐芳;黄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针对靶点Th17/Treg细胞平衡影响的中医药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方法:以Th17/Treg、中医、中药、类风湿关节炎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检索近20年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h17/Treg细胞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针对Th17/Treg细胞靶点的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研发为当前研究热点,较多医学研究文献报道中医药对其平衡具有调节作用.结论:Th17/Treg细胞平衡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核心,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药开发的新思路、新方向.
作者:肖勇洪;万春平;彭江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通过3则验案简析柴平汤加减后的新用,指出在柴平汤临证中可不拘泥于和解少阳,祛湿和胃,表明切准病机尤为关键,为灵活运用柴平汤启发思路.
作者:刘琳;许文婧;彭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胡国俊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胃、肾关系密切.其病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饮食不调和情志不遂相关.其基本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痰、热(火)、瘀.临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痰热尤为突出;缓解期以虚为主,肺之气阴两虚为常见.其病机关键为气阴两虚、痰热久蕴.运用苇茎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闫朋朋;朱慧志;胡国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优选三叶鬼针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超声时间对三叶鬼针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芦丁为对照,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80%乙醇,超声处理2次,每次45min,三叶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率为18.01mg/g.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三叶鬼针草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梁雪芳;谭梅英;詹利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控制窗进行联合使用金水宝胶囊和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将80例肺部感染控制窗进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每组均每天吸入舒利迭2次、每次1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金水宝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下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6min行走距离实验(6MWD)变化情况及疗程期间复发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FEV1/FVC指标、6min行走距离实验(6MWD)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急性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窗下,金水宝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强临床疗效,运动耐力增加,急性复发次数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对药用植物星宿草本草学、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四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萍;钟琪;廖圆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枳壳醇提脂溶性成分对脉络瘀滞合并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实验大鼠灌服脂肪乳使其血脂升高后再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模,以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行为学测试,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chE和S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枳壳醇提脂溶性浸膏各剂量组对脉络瘀滞型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显著提高大鼠脑内SOD活性,抑制AchE的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枳壳醇提脂溶性浸膏各剂量对脉络瘀滞型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智力有关.
作者:罗小泉;黄云;李龙雪;袁波;袁可望;陈来;陈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药证对应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收集有关中医治疗IMN文献数据,采用基于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中医辨治IMN主症、证候、治法、方剂及中药的规律,并利用Cytoscape2.7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IMN主症以水肿多见,证候以脾肾亏虚证为常见,参苓白术散、补阳还五汤及玉屏风散为常用的方剂,黄芪、茯苓、地黄、白术、丹参、当归为治疗IMN的核心药物.定向挖掘结果显示症证方药结果的一致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文本挖掘技术比较客观地总结了IMN的证治规律,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作者:孙惠力;宋高峰;戈娜;易无庸;韩鹏勋;王文静;易铁钢;李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艾绒包结合中药贴敷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招募符合条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泰邦痛经暖贴贴敷治疗;B组采用中药贴敷治疗;C组采用艾绒包结合中药贴敷治疗,每组各20人.每个月经周期治疗时间均为3d,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分别观察三组痛经患者.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艾绒包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能明显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痛经症状,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杨燕;金琪;范冰姣;丁文静;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弹拨手法配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效率、肩关节VAS疼痛评分和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弹拨手法配合肩部功能锻炼方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提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综合疗效.
作者:芦万华;李燕珍;杨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小肠坏死的临床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小肠坏死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详细报道,并对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小肠坏死,实施溶栓、抗凝及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并随诊至今,患者基本生活能自理.结论:①该病起病比较隐匿,临床少见,进展快,病情危重,易与其他急腹症相混淆;②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易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师要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陈盼敏;杨先玉;廖成文;郑慧华;刘大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附子理中丸中一种吡啶类生物碱(2-甲氧基-4-(2-(2-吡啶基)-乙基)苯酚)含量,为附子理中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RO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该指标成分在2.050~10.2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不同厂家生产的附子理中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3%(RSD=1.45%),99.29%(RSD=1.13%).结论:该方法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快速,为附子理中丸制剂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
作者:钟丹丹;邵峰;熊魏;刘荣华;黄慧莲;陈可纯;胡立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破气、行痰、散积、消痞等功效.枳壳种植一般采用芽接和枝接嫁接技术进行繁殖,炮制方法有明显的樟帮特色.笔者从枳壳种植技术、加工方法及炮制特色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杨安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障碍导致的子宫出血.张晓东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及科研,尤其在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气虚血瘀为崩漏病机的关键,及以益气化瘀、固冲止血为治疗原则,并自拟固冲摄血汤加减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作者:魏子琪;张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介绍何兴伟对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分期辨证论治的临证经验.其认为该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病机证型必有不同,治疗上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分期治疗.通常将该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难治期和后遗症4期.各期病机证型:急性期,多为外邪侵袭、脉络痹阻型;恢复期,则以气虚血瘀型多见;难治期,以脉络瘀阻、气血亏虚型为主;后遗症期证情更为复杂,常伴见风痰阻络、阳气亏虚等证型.不同病程的面肌瘫痪,均为脑髓神机运转失常、不能驭使筋肉运动所致,而神机的运转又依赖于经脉中阳气、气血的运载.故治疗时,急性期应祛除外邪,辅以活血通络;而其他各期亦应依据证型辨证施治.且温运阳气应贯彻于各期的治疗中,以促进脑髓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恢复其支配颜面部经筋、肌肉的运动功能.
作者:程慧明;孟凡磊;胡宋锋;何兴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古代胎教思想集大成者,其中不乏历久弥新的真知良言.现对《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中的胎教观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探析.
作者:赖扬峰;章德林;蒋力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