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华;李国华;盛忠兰
《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活动的医家和文化名人。《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经验独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刊近期不断收到作者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本刊编辑向投稿作者收取版面预订费(审稿费),为此,本刊声明如下:一、本刊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组稿,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邮箱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唯一的投稿平台(www.ajutcm.com)注册、投稿。
作者:江西中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磁热疗法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诊断肿瘤骨转移伴有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总剂量30-42Gy/10-14次,每周放疗5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放疗前30-60min给予疼痛部位磁疗照射15-30min;设定治疗温度控制范围40℃-45℃,照射距离30-40cm,每周3-5次,共10-14次。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两组疼痛缓解率。结果: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70%,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3.33%,两组间止痛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热疗联合放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景鑫艳;李仁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长期临床灸疗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艾灸过程中医者和患者双方共同守神易激发热敏灸感,同时热敏腧穴存在着“喜热”特性,即热敏腧穴较非热敏腧穴更耐热的临床现象,同时热敏腧穴存在着潜伏期、激活期、高峰期和衰退期的时间-灸感强度变化规律,其表现在一次治疗的全过程和治疗疾病疗程的全过程,发现和研究以上热敏腧穴规律现象可以更好的了解热敏腧穴特性,激发热敏灸感,增强经络感传,判断疾病预后。
作者:谢秀俊;朱希法;陈日新;焦琳;葛腾;郑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耳针沿皮透刺法与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耳针沿皮透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压力容积、排尿次数、膀胱功能积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压力容积、排尿次数、膀胱功能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沿皮透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疗效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针沿皮透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法。
作者:部爱贤;王立国;侯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基于络病理论自拟健脾祛痰通络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口服健脾祛痰通络方中药煎剂,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MI、WHR、FPG、FINS、HOMA-IR、LH、FSH、T、TC、TG、HDL、LDL,以及月经恢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月经恢复率91%,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祛痰通络方缓解肥胖症状优于二甲双胍,两组治疗后BMI、W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血脂、血糖代谢方面具有同等疗效,治疗后FPG、FINS、HOMA-IR、LH、FSH、T、TC、TG、HDL、L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络病理论为拟方依据的健脾祛痰通络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调节月经周期,促进卵巢排卵。
作者:洪寅雯;孙薛亮;周玉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泻白散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主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该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显著,临证不局限于小儿,一直为临床采用。笔者选取袁红霞教授采用泻白散治疗右上腹胁肋胀满、发热、牙痛、口疮等验案,探讨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效果,以此说明泻白散或与他方合方,能调达气机、清泄郁火,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思想。
作者:笪如桥;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拟消肿膏治疗早期踝扭伤肿胀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踝扭伤肿胀患者30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治疗组153例,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消肿膏治疗早期踝扭伤肿胀疗效明显优于U型树脂绑带托外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赖晓榕;何建平;陈彦震;黄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各位读者、作者、专家: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江西中医药》《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关心与支持。因工作需要,自2016年9月1日起,两刊编辑部整体搬迁至江西中医药大学湾里校区。地址变更为: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818号江西中医药大学致远楼三楼3307、3304室,邮编:330004。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江西中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苦参素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使用时是否具有增敏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苦参素分别干预SMMC-7721细胞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5-Fu单独及与不同浓度的苦参素联合分别干预SMMC-7721细胞24,48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SPSS14.0统计软件计算5-Fu单独及其与苦参素联合干预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素与SMMC-7721细胞作用24h后,能够明显抑制瘤细胞的生长(P<0.01)。20、40mg/ml的苦参素作用48,72h后对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40mg/ml的苦参素与瘤细胞分别作用24,48,72h的抑制作用高于50μg/ml 的5-Fu(P<0.05或P<0.01)。5-Fu单独与SMMC-7721细胞分别作用24,48h后的IC50值分别为102.77μg/ml和69.44μg/ml,在与不同浓度的苦参素联合作用于瘤细胞后,其IC50值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苦参素浓度组为5.0,10.0,20.0mg/ml(P<0.01)。结论:苦参素不仅能够明显地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而且在与5-Fu联合使用时能够明显地提高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湛学军;谢大泽;胡银英;赵林;周南进;戴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热敏灸+针刺)和对照组(单纯针刺)各30例。观察组进行热敏灸+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取穴相同,主穴均为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委中、昆仑等,每日1次。结果:治疗第20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玉婷;黄征;邓陈英;李慎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索和发现古代中医治疗恐惧症方剂的内在用药配伍特点。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同时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R型聚类指标)等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整理。结果:发现中国古代医家治疗在现代常见情志病之一的恐惧症更偏重于应用安神、补气养血、温补阳气等药物。结论:安神、补气养血、温阳等药物在治疗恐惧症中应用较多,这为更好地分析恐惧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证治机理等都具有良好的借鉴和理论性的指导性意义。
作者:刘舒;王臻;秦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青藤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TCL、HPLC、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对小青藤香亲水性部位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波普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青藤香的正丁醇部位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 1),9-(β-D-呋喃核糖)嘌呤(Nebularine2),胡萝卜苷(daucosterol 3)。结论:这三个物质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一般为“虚”“湿”“瘀”“毒”,治疗也大多从这四方面入手。《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介绍导师王茂泓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慧;王茂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对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分析,辨别其与伤寒体系辨证的区别,简评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的特点。
作者:宋颖星;马伯艳;肖兰;段润章;任月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笔者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生活调理等三方面介绍葛来安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证经验,并附其典型案例2则。葛师辨证以虚实为纲,治以养阴润肠、调畅气机为法,再随证加减,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小辉;葛来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丛慧芳教授从心论治不孕症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分析现代社会中的情志因素对不孕患者的影响,心与焦虑、急躁等情绪的联系,以及五脏的相互关系,来治疗不孕症。结果:从心论治不孕症收到良好效果。结论:不孕症的治疗需要考虑情志因素,不能单从补肾入手,丛慧芳教授独特的诊治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阳;丛慧芳;徐晓宇;姜学英;邵含;姜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透皮给药系统疗与口服给药相比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其常见促渗方法包括物理、化学促渗、微针、微乳等。三伏贴是传统中药透皮给药的一种形式。三伏贴在防治肺系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疗效显著,并有医者已将现代透皮给药技术应用于三伏贴的研究中。但三伏贴存在制剂方法落后、个体差异明显、有效成分透过率低等问题,如果借助现代透皮给药的技术和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经络腧穴,合理改进剂型,必将使中医经皮给药尤其是在三伏贴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作者:乔夕;陈磊;黎明修;尚俊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上,阴挺中医多责之气虚、肾虚,治以补虚、举陷等。介绍胡小荣教授在补中气,益肾气的同时,佐以振奋阳气,尤以温通肾阳,以达到升提目的的临床验案。
作者:叶正园;胡小荣;熊秀林;温梦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笔者从病理特点和治疗等方面讨论常见急腹病症的共同规律,归纳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改善急腹症的特长和优势,提出未来应该中西医结合,迅速准确辨病、辨证,作出手术与非手术疗法的选择,积极推动中西医疗法的有机配合运用。
作者:刘承远;程绍民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