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补体Ca3+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任瑞霞;宫存杞

关键词:补体Ca3+, 结肠癌, 肿瘤标志物
摘要:目的 评价血清补体Ca3+检测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癌,胃癌,肝癌以及结肠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补体Ca3+水平.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补体Ca3+水平是600±189 ng/ml,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肠良性疾病患者,胃癌,肝癌组血清补体Ca3+水平与康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补体Ca3+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TGase3研究现状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TGase3即表皮型转谷氨酰胺酶(Epidermaltype transglutaminase),又称TGM3,是转谷氨酰胺酶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是一种ca2+依赖性蛋白酶,主要功能是参与角质化细胞的终末分化过程,可通过催化赖氨酸残基e-NH2与谷氨酸残基γ-酰胺间异肽键的形成来进行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

    作者:雪莉;吴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VEGF促进肺癌细胞侵袭性的自分泌机制初探

    目的 通过研究VEGF、MMP-9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VEGF促进肺癌细胞侵袭性的自分泌机制,以期为肿瘤的抗VEGF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体外用条件培养基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经细胞免疫化学染色、侵袭实验方法来测定VEGF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MMP-9表达及侵袭性的影响.结果 (1)各实验组的A549细胞在不同浓度的rh VEGF165和不同时间的作用下,细胞内的MMP-9的表达有差异;(2)A549细胞侵袭数在和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1)VEGF能上调A549细胞内的MMP-9表达,且促进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2)VEGF能促进A549细胞的侵袭性;(3)肺癌细胞中存在有自分泌机制,VEGF可通过自分泌机制上调肺癌细胞的MMP-9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

    作者:杨英;李少林;凌扬;徐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25I粒子与放疗分别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NSCLC的比较

    目的 比较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和外放疗分别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6例Ⅲb期NSCLC患者,观察组37例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NP方案化疗,对照组39例接受外放疗同步NP方案化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4%和56.4%、91.9%和74.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7.6%和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0%和10.3%,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Ⅲ、Ⅳ度放射性肺炎和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5.4%、10.3%和41.0%,观察组所有病例未出现Ⅲ.Ⅳ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Ⅲ-Ⅳ度白细胞发生率为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线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余红波;崔亚利;郭雨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金雀异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又称染料木素)是来源于豆类植物和齿状植物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4,5,7-三羟异黄酮.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一种天然的植物雌激素.

    作者:范玉贞;王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40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形态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40例PGIL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40例PGIL中,低度恶性B细胞黏膜相关组织型淋巴瘤29例,高度恶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低恶成分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 本组PGIL以MALToma为主,占72.5%,病理上需与炎症性病变区别,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胡建生;孙文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青少年骨肉瘤的新辅助化疗的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新辅助化疗对青少年骨肉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自1999年11月-2005年11月,共3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对36例青少年骨肉瘤患者均采用调节饮食、加强心理护理、注意静脉穿刺和严格执行医嘱等处理,并密切观察化疗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及少数穿刺静脉的渗漏现象,无皮肤坏死及心脏毒性反应等发生.随访时间为2-8年,4例肺转移、2例死亡、无1例因护理并发症而终止化疗.结论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选择及保护好静脉、做好用药后的主要毒副反应的护理,是顺利完成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关键.

    作者:周阿南;吴晶;戚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肺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肺癌作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年发病率已占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玲玲;娄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组织微阵列技术及其在妇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TMAs)又称组织微点阵(tissue chip),1998年由kononen等[1]首次全面报道.它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数千个不同个体的组织标本以规则有序的阵列方式排放在一个固相载体上,再切片、裱片制成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进行组织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定位分析和检测.

    作者:徐曼莉;娄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同步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同步化疗加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2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各64例.单纯放射治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放射治疗,开始体外全盆腔照射,5次/周,2 Gy/次,盆腔平面中心剂量26 Gy-40 Gy,2.5-4.0周完成;然后中间挡铅,4个野照射,4次/周,2 Gy/次,宫旁剂量20 Gy-25 Gy;同时腔内治疗,1次/周,66y/次,A点剂量为30 Gy-36 Gy.同步化疗加放疗组在放疗开始给予DF方案化疗即DDP50 mg/m2 dl 5-Fu 4.0/m2静注96 h,每4周重复,共3个周期.结果 两组3、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73.4%和59.4%,B组分别为51.6%和43.7%(P<0.05).早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发生率A组为15.6%,B组为12.5%,膀胱反应发生率A组为6.3%,B组为4.7%.A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B组,A组的骨髓抑制和消化的道反应明显低于B组,但患者经一般处理均能耐受.结论 同步化疗加放射治疗官颈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周陈华;陈勇;叶鸿;王宝强;陈华津;王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托烷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肺癌术后吗啡PCIA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托烷司琼与氟哌利多用于防治肺癌术后吗啡PCLA期间的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肺癌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随机均分为托烷司琼组和氟哌利多组,术后均采用吗啡PCIA.两组分别在镇痛药液中加入托烷司琼5 mg和氟哌利多5 mg,观察72小时内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VAs评分分别为1.85±0.3和1.78±0.5,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20.0%,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2.5%,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麻肺癌手术后吗啡PCIA采用托烷司琼可达到和氟哌利多相同的抗PONV功效.

    作者:高浩然;刘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EACAM1与CD1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arl,CEACAM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CD105(Endogl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 plus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EACAM1、CD105的表达情况.结果 CEACAM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比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高,并且随着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率减少(P<0.05);CD1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高,并且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EACAM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表达减少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CD105是一种新生血管标记物,其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计数(MVD)对评估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升华;纪新强;高占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患者,女性,45岁,因月经量增多三年,加重三月于2006年10月16日入院.患者三年前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当时只予止血药治疗,未做进一步的检查.

    作者:吕庆;邓甬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

    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是1992年Kallioniemi[1]等创建的一种将削减杂交和染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FISH)结合的方法,可用于检测两个(或多个)基因组间相对DNA拷贝数变化(如丢失、缺失、增加和扩增等),并将这些异常定位在染色体上,又称DNA拷贝数核(DNA copy-numberkaryotype)技术.

    作者:刘丽;戚思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奥沙利铂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及对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达到39.28%,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为主,发生率分别53.57%、82.14%和96.43%,全组病例的毒性反应均在Ⅱ度以下,全组病例无1例终止治疗;结论 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对消化道肿瘤有一定的疗效,但毒性反应反生率相对较高,给予精心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毒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彩萍;林朝春;叶珠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量化疗泵(WZ-6522-05型)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是很多常规肿瘤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静脉化疗仍是常用的给药方式,可以达到使病情缓解、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阳;孙微微;高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eIF4E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翻译水平调节对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mRNA帽结合磷蛋白,是帽依赖性mRNA翻译过程中的限速因子.

    作者:孟凡玲;娄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富硒大蒜对大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研究

    目的 通过在胚胎器官形成期连续给药,观察富硒大蒜对大鼠是否存在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方法 采用 Wistar大鼠,每组妊娠鼠>15只.试验设3.50 g/kgbw、1.75 g/kgbw和0.88 g/kgbw 3个剂量组,同时设1个阳性对照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在大鼠胚胎器官形成期连续灌胃给药10 d(孕6-15 d),在妊娠的第20 d,处死妊娠鼠,计数黄体数、胚胎的着床数、活胎数、早期死胎数(包括吸收胎)和晚期死胎数.观察胎仔性别、外观并称取体重后,将每窝1/2的活胎仔乙醇固定,2%氢氧化钾软化,茜素红染色,甘油透明后在大视场工作仪上检查骨骼发育情况.另1/2活胎仔经Bouins液固定后,在大视场工作仪上检查内脏发育情况.结果 受试药物各剂量组均未显示出明显的胎仔生长发育障碍及骨骼和内脏畸形.结论 富硒大蒜在<3.5 g/kg剂量,对大鼠不具有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未见胎仔骨骼和内脏器官的致畸毒性.

    作者:林飞;梁怿;吕廉;杨文婕;杨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补体Ca3+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补体Ca3+检测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癌,胃癌,肝癌以及结肠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补体Ca3+水平.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补体Ca3+水平是600±189 ng/ml,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肠良性疾病患者,胃癌,肝癌组血清补体Ca3+水平与康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补体Ca3+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任瑞霞;宫存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晚期阴道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晚期阴道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探讨.方法 将1992年1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阴道癌进行同期对照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疗同步组,放疗组:单纯放疗.放化疗组:单纯放疗+化疗同步进行并将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放疗组CR:21例(42%),PR:28例(55%).3年内复发率36%,3年后复发率18%,远处转移率7例(14%).放化疗组CR:38例(72%),PR:14例(27%).3年内复发率23%,3年后复发率25%,远处转移率2例(4%).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阴道癌CR率较放疗组高,近、远期复发率均较放化疗组低.5年生存率:放疗组:Ⅱ期5年生存率:64%(18/28).Ⅲ期5年生存率:21%(5/23).放化疗组:Ⅱ期5年生存率:68%(17/25).Ⅲ期5年生存率:59%(16/27),P<0.05.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别.结论 中晚期阴道癌同步放化疗的应用,在提高CR率、5年生存率,降低近、远期复发率、降低放疗剂量、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外阴炎、膀胱炎及阴道炎方面有意义.

    作者:林玉珍;谢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维生素E琥珀酸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E(vitamin E,VE)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脂溶性维生素和天然抗氧化剂,除了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外,其潜在的肿瘤预防和治疗作用也被公认.

    作者:于淼;王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