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登红;杨冬梅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联合消痤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口服消痤饮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异维A酸胶囊10 mg口服,每天2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4周后、8周后观察总有效率.结果:4周后、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消痤饮治疗中重度痤疮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异维A酸胶囊组.
作者:许经纶;匡蕾;罗宏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针灸甲乙经>为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家皇甫谧所著,是我国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医学发展的里程碑.随着针灸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溯源古籍,探讨古医籍对医学科学的贡献,定有裨益.本文就<针灸甲乙经>对募穴的论述作简要归纳、分析,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张永臣;张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艾迪注射液配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并设立对照组.结果:治疗4-6个周期以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提高体重、Kamofsky评分、癌痛缓解和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艾迪注射液因其扶正固本、补益正气的功效,配合化疗使用,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全身状况.
作者:韩伍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总结卢桂梅教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采用从肝论治,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拢、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四型进行施治的经验.
作者:黄年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本课题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医眼科割烙术及中医眼科辨证施治,评价中医割烙术联合加味导赤散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本课题标准的104例(104眼),翼状胬肉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眼科割烙术联合加味导赤散治疗翼状胬肉,对照组运用西医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对其治疗,比较术后第1、10天的自觉症状和体征,术后1、3个月的有效率及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10天、1个月、3个月、半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翼状胬肉割烙术联合加味导赤散控制胬肉术后复发率与西医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比较二者均能有效的控制术后复发,且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余杰为;沈志华;陈小娟;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参莲胶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参莲胶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参莲胶囊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消癌平注射液60 mL/天)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消癌平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60 mL/天)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患者生活质量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对结果应用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莲胶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其免疫功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旭霞;山广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方法:针刺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肺俞、肝俞穴.结果:总有效率97.1%.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作者:牟晓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艾灸与手法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把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艾灸与手法治疗结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中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在治疗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与手法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改善症状与体征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方法,值得加以推广.
作者:陈昆;陈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文主要从临床研究到实验研究方面对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围绕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说开展的实验研究,确立中医的微观调控体系,从临床研究中探索中医药防治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毅;邹景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笔者重视扶阳法,治疗内、外科某些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临床验案5则如下:1 阳虚烦躁失眠案龚某,男,74岁,住棠浦镇枫林村.2009年4月,患者因严重失眠住本院内科,主要症状为虚烦不安,昼日欲寐不得,晚间彻夜不眠已半月余,伴有肢末、口唇颤动.曾作头颅CT,脑电地形图、心电图等方面检查,西医诊断为老年性脑病,使用镇静剂后,症状反加重.今邀余会诊,视病者面色淡白,神志恍惚,精神萎靡,口干而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芤数.
作者:龚英顺;傅元陆;龚济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疗法,每天1次.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愈显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治疗肩周炎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回顾近10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中医药研究状况,即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研究、复方研究、针灸治疗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MC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目前中医药对于MCI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汪小波;刘晓丹;余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王自敏教授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实践50载,学验俱丰,长于各类泌尿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笔者有幸跟随王师临证侍诊,受益匪浅.今将其辨治尿路感染伴发尿潴留验案介绍于此,以飨同道.
作者:武士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成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相比,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故不可一概而论.金季玲教授根据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特有的病因病机,在临床上多用补肾活血祛痰法结合中药调周促排卵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含漱在防治FORFIRI方案引起的化疗性口腔炎方面的作用.方法:治疗组23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每次化疗开始同时给予中药康复新液口服10 mL/次,3次/天,连续2周.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口腔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康复新防治FORFIRI方案引起的化疗性口腔炎疗效佳.
作者:丁春;顾小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整理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崩漏的方药,分析用药规律.方法:抽取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崩漏的方剂,应用MS SQL SERVER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发现明清时期治疗崩漏的方药以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合方为常用结构,其中又配伍一些专属度比较高的特色药物,如棕榈炭、侧柏叶、禹余粮、艾叶等.结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整理分析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有益于中医药学的知识发现.
作者:郭超峰;施学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乃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临床较少见、难治,笔者采用针刺合用中药治疗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X线钡餐确诊且胃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男5例,女1例,年龄26-54岁,病程1-5年,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呕吐、胸骨后疼痛、烧心等.
作者:熊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消膜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组手术后服用消膜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MMP-9和TIMP-1.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和TIMP-1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联合消膜胶囊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系统效果显著.
作者:胡樱;蒋贵林;王晨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外涂淡鱼肝油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2009年10月新生儿红臀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经一般护理后,观察组吹氧后外涂淡鱼肝油治疗.对照组,经一般护理后外涂淡鱼肝油,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局部氧疗配合淡鱼肝油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炎症吸收,收敛创口,促进愈合.其疗效快,效果好.
作者:杨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当归南枣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阿魏酸浓度在0.02-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中阿魏酸的回收率为99.9%,RSD为0.7%(n=5).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当归南枣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辛继跃;邓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