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龙
目的:整理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崩漏的方药,分析用药规律.方法:抽取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崩漏的方剂,应用MS SQL SERVER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发现明清时期治疗崩漏的方药以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合方为常用结构,其中又配伍一些专属度比较高的特色药物,如棕榈炭、侧柏叶、禹余粮、艾叶等.结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整理分析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有益于中医药学的知识发现.
作者:郭超峰;施学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洁尔阴联合康惠尔粉在防治肠内营养所致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洁尔阴洗液联合康惠尔粉防治肛周皮肤损伤;对照组采用康惠尔粉防治肛周皮肤损伤.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及皮损愈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肛周皮损发生率及皮损愈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洁尔阴洗液与康惠尔粉联合应用,能促进炎症吸收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在防治肠内营养所致腹泻患者的肛周皮肤损伤方面疗效肯定.
作者:陈季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临床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4个阶段.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其自然人群发病率约为98-198/百万人口.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病情错综复杂,虚实并见,以正虚为主,兼挟邪实,且每种正虚都可兼挟数种邪实.在邪实方面,湿热、瘀血贯穿始终,是导致病变进行性恶化的主要因素,浊毒的出现是慢性肾衰发展到晚期的特征性产物,是导致五脏衰败、阴阳离决的主要机理.
作者:蔡栋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回顾近10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中医药研究状况,即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研究、复方研究、针灸治疗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MC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目前中医药对于MCI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汪小波;刘晓丹;余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阳痿一病,约占男性病求诊者的50%左右.因其发病原因甚多,治法各异.笔者开设男性病专科门诊20余年,在前人经方的基础上,集众家之方之长处,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治疗体会,自拟平补振萎方用之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36例报导如下,以飨同道,不当之处,请指正.
作者:袁茂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疗法,每天1次.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愈显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治疗肩周炎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针灸甲乙经>为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家皇甫谧所著,是我国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医学发展的里程碑.随着针灸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溯源古籍,探讨古医籍对医学科学的贡献,定有裨益.本文就<针灸甲乙经>对募穴的论述作简要归纳、分析,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张永臣;张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白术、草决明配伍且大剂量等量使用是广东省名中医沈英森教授的用药经验.笔者有幸随诊左右,亲睹其娴熟辨证施治于帕金森病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胡志成;徐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艾迪注射液配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并设立对照组.结果:治疗4-6个周期以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提高体重、Kamofsky评分、癌痛缓解和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艾迪注射液因其扶正固本、补益正气的功效,配合化疗使用,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全身状况.
作者:韩伍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消膜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组手术后服用消膜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MMP-9和TIMP-1.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和TIMP-1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联合消膜胶囊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系统效果显著.
作者:胡樱;蒋贵林;王晨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与疑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宫外孕、不孕等.季光主任医师以温肾清化法为大法治疗本病,处方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温肾清利化瘀药,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成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相比,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故不可一概而论.金季玲教授根据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特有的病因病机,在临床上多用补肾活血祛痰法结合中药调周促排卵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肾脏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病变迁延日久,脏腑功能虚损,其中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渐发展而加重,或因外邪侵袭、情志饮食所伤、劳累过度而使病情加重,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壅滞而发病.其病机以脾肾虚衰、浊毒内蕴为关键,病变过程中以本虚标实为主要表现.近年来,中医结合本病病机,通过辨证治疗慢性肾衰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作者:张建朋;杨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和钢丝缠绕内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早期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和钢丝缠绕内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早期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0例病例.结果:20例患者中,优10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达80%.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和钢丝缠绕内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早期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材料轻,操作简便,疗效好,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闫斌;齐尚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方法:针刺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肺俞、肝俞穴.结果:总有效率97.1%.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作者:牟晓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本课题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医眼科割烙术及中医眼科辨证施治,评价中医割烙术联合加味导赤散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本课题标准的104例(104眼),翼状胬肉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眼科割烙术联合加味导赤散治疗翼状胬肉,对照组运用西医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对其治疗,比较术后第1、10天的自觉症状和体征,术后1、3个月的有效率及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10天、1个月、3个月、半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翼状胬肉割烙术联合加味导赤散控制胬肉术后复发率与西医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比较二者均能有效的控制术后复发,且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余杰为;沈志华;陈小娟;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含漱在防治FORFIRI方案引起的化疗性口腔炎方面的作用.方法:治疗组23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每次化疗开始同时给予中药康复新液口服10 mL/次,3次/天,连续2周.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口腔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康复新防治FORFIRI方案引起的化疗性口腔炎疗效佳.
作者:丁春;顾小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笔者重视扶阳法,治疗内、外科某些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临床验案5则如下:1 阳虚烦躁失眠案龚某,男,74岁,住棠浦镇枫林村.2009年4月,患者因严重失眠住本院内科,主要症状为虚烦不安,昼日欲寐不得,晚间彻夜不眠已半月余,伴有肢末、口唇颤动.曾作头颅CT,脑电地形图、心电图等方面检查,西医诊断为老年性脑病,使用镇静剂后,症状反加重.今邀余会诊,视病者面色淡白,神志恍惚,精神萎靡,口干而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芤数.
作者:龚英顺;傅元陆;龚济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参莲胶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参莲胶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参莲胶囊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消癌平注射液60 mL/天)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消癌平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60 mL/天)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患者生活质量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对结果应用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莲胶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其免疫功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旭霞;山广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葎草多糖中单糖组分,并测定各纯化多糖的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的含量.方法:葎草粗多糖分离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分光光度法等进行分析.结果:HSW1-HSW4为粗多糖HSW主要组分,HSW1-HSW4中性糖含量的分别是:40.4%、25.2%、19.6%、18.6%,糖醛酸含量是22.9%、37.1%、39.8%、42.3%,蛋白质含量分别是1.9%、1.3%、1.5%、1.7%.结论:葎草多糖是一种蛋白杂多糖.
作者:朱红林;段国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