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承;夏雪雁;宋希双;姜涛
目的 探讨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60例食管癌和30例食管炎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 ⑴食管癌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炎组织)(P<0.01);⑵b-FGF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b-FGF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作为食管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对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理论价值.
作者:李曼;潘琳娜;张志燕;苏荣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GEM与DDP联合治疗复发性乳腺癌患者36例.化疗剂量:GEM 1 000 mg/m2 d1、8静滴;DDP 25 mg/m2 d1~3静滴;21天为一个周期,至少治疗两周期.结果 CR 3例,PR 17例,SD 10例,PD 6例,总有效率(CR+PR)55.5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61.11%和58.33%,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1.11%.结论 GEM联合DDP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可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慧;蔡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肝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肝脏恶性肿瘤100个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与二维图像、CDFI的关系.结果 造影后肝脏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血管增强表现,与其不同的病理结构相关.结论 肝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后根据其典型的增强模式,多数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对不典型的灌注模式需结合增强CT、MRI或穿刺活检来协助诊断.
作者:赵芳;张钧;王佳铭;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2例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与胃癌生物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67.65%,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长部位、肿瘤浸润、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P>0.05);COX-2蛋白阳性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殷新光;杨志宏;王波;王桂华;曹宁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10月间收治67岁以上46例有并存病的结、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 并存心脏病22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贫血10例,肾功能异常6例,低蛋白血症21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3例,心功能不全5例,肠瘘2例,伤口裂开2例,伤口感染5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高海拔地区高龄病人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肺部感染发生率高,故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93例患者.其中实质脏器肿瘤69例,空腔脏器肿瘤24例,疼痛患者63例.结果 经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实质脏器肿瘤显效率19%,有效率74%,无效率7%;空腔脏器肿瘤显效率8%,有效率75%,无效率17%;疼痛完全缓解率59%,疼痛部分缓解率33%,无效率6%.所有患者无皮肤灼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吴敏;徐幼龙;张世统;陈国详;万剑慧;杨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在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5例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胃癌30例,卵巢癌25例),采用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配合手术治疗,另选55例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结果 二组1年、3年生存率及化疗药的毒性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组生存率高,化疗药的毒性反应轻.结论 对于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以顺铂为主采用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配合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宪武;邵俊荣;胡金霞;王立萍;袁敏;李军;陈光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癌症死亡率中居第6位[1].尽管目前多种治疗技术的改进,其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新的治疗方法、诊断技术、预防措施的发展必然要求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陈安国;于在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的过程,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 mm~2 mm,新生血管把肿瘤细胞和循环系统直接连结起来,使得供肿瘤生长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此外,新生血管还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通道,通过新生血管将原发癌细胞输送到转移靶器官.
作者:孙秀威;陈飞;白玉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世界各国的发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发达国家.
作者:王丽君;胡春燕;牟蔚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tosis, PLA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育龄妇女易发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发病率不到1/100万.1937年由Vos Stossel首先报道,1966年Cornog和Enterline正式命名,目前国内报道不到40例.现报道3例PLAM,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预后.
作者:杨国仪;陆国础;虞敏红;洪建刚;夏钰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CD44、CD71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3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的CD44、CD71进行检测,并与其组织细胞学分类、分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 CD44、CD71在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细胞;肺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时,其CD44的表达明显增高,60岁以下患者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 肺癌组织CD4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7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有关.
作者:刘波;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方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p53以及增殖核抗原Ki-67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TEN、p53及Ki-67蛋白在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3例浅表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无肠化)、33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31例异型增生(轻度13例,中~重度18例)、25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PTEN、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0%,在浅表性胃炎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18%,在萎缩性胃炎(无肠化)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93%、0%、33%,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91%、0%、39%.在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7%、7%、54%,在中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70%、30%、60%,在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63%、63%、7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6%、60%、68%、88%.Survivin、p53在异型增生中和胃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且二者在重度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PTEN在各胃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异型增生与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Ki-67在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在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Ki-67(Ⅲ~Ⅳ)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PTEN、p53、Ki-67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夏雪雁;李连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癌症目前仍是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肿瘤治疗方法的改进.如改进外科手术技巧、精炼放射疗法、研发新的化学制剂,虽然这些努力对于癌症的治疗发展都是有所裨益的,但目前肿瘤的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爱云;樊贤超;陆茵;焦庆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对乳腺癌MCF-7细胞死亡模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在体外培养人高转移性乳腺癌MCF-7细胞后,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试、分析培养后细胞死亡模式的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分析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经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诱导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明显,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在1 480kBq/ml~6 660 kBq/ml范围时p53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在一定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内,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和与89Sr的浓度相关,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且受p53调控.
作者:王铮;朱敏;陈保国;周义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放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放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导致血象过低,严重影响放化疗的周期顺利进行,故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微量升白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刺激病人骨髓造血,使病人治疗如期顺利进行,保证放化疗的周期治疗.
作者:刘洋;张莎;乔广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松果体母细胞瘤是罕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45%,几乎和松果体细胞瘤各占一半,可见于各年龄段,但多见于20岁以前,好发于儿童,男性略占多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眼神经障碍,精神异常等,临床上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难以鉴别.
作者:施红旗;楼善贤;章威;沙水泉;胡望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胸部肿瘤放疗中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放射诱发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加头孢二代抗生素静滴,对照组给予头孢二代抗生素静点.两组均治疗8~10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咳嗽、咳痰等症侯改善及胸片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胸部肿瘤放疗中诱发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凡;闫金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31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100、SMA、Actin、NSE、Ki-67等标志物在GIST中的表达.结果 GIST中CD117、CD34、S100、SMA、Actin和NSE的阳性率分别为87.1%(27/31)、77.4%(24/31)、29.0%(9/31)、35.5%(11/31)、25.8%(8/31)、38.7%(12/31);Ki-67标记指数(Ki-67LI)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显著(P<0.0009).结论 CD117、CD34是较为敏感的标志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Ki-67是判断GIST良恶性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景元明;唐焱;刘芳;陶峰;单水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食道癌是消化道肿瘤中预后较差的肿瘤之一,早期即可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脏器的转移.局限于粘膜下者,也有40%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胃癌与结直肠癌(10%)[1].
作者:李文峰;薛圣留;吴式琇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