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与大肠癌

孙秀威;陈飞;白玉贤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 肿瘤转移, 肿瘤细胞, 肿瘤生长, 原发肿瘤, 循环系统, 血管生成, 物质交换, 靶器官, 癌细胞, 通道, 输送, 连结
摘要: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的过程,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 mm~2 mm,新生血管把肿瘤细胞和循环系统直接连结起来,使得供肿瘤生长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此外,新生血管还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通道,通过新生血管将原发癌细胞输送到转移靶器官.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60例食管癌和30例食管炎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 ⑴食管癌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炎组织)(P<0.01);⑵b-FGF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b-FGF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作为食管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对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理论价值.

    作者:李曼;潘琳娜;张志燕;苏荣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癌组织CD44、CD71的检测及与病理学的关系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CD44、CD71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3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的CD44、CD71进行检测,并与其组织细胞学分类、分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 CD44、CD71在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细胞;肺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时,其CD44的表达明显增高,60岁以下患者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 肺癌组织CD4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7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有关.

    作者:刘波;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方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肺癌的增效减毒,改善肺癌化疗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前3天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入,每天1次,10天为一个周期.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血液毒性白细胞降低Ⅱ度以上发生率治疗组为40%,对照组为62%,血小板分别为22%及4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体重及生活质量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肠道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有明显协同作用,能减轻化疗的副反应,保护造血系统,改善恶心、呕吐反应,使体重增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英;贾素文;孙文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食管癌癌基因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癌症死亡率中居第6位[1].尽管目前多种治疗技术的改进,其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新的治疗方法、诊断技术、预防措施的发展必然要求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陈安国;于在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膀胱腺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5例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 膀胱腺癌男性多见.组织学分型:肠型15例,非特异型10例,粘液型5例,印戒细胞型3例,混合型2例.特殊染色70%的肿瘤AB/PAS(+).免疫组化显示:CK7强阳性(26/35),CK20弱阳性(18/35),PSAP阳性(10/35),CEA阳性(29/35),PSA和Vimentin阴性.结论 膀胱腺癌少见,诊断时需排除其它部位腺癌转移或浸润,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穆林菁;徐庆才;朱寿田;楼善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GP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29例应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第1天~第3天静脉滴注;32例应用长春瑞滨25 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注射,顺铂40 mg第1天~第3天静脉滴注;21天为一周期,治疗2周期以上评定疗效.结果 GP组有效率41.38%,NP组有效率43.7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NP组白细胞数下降高于GP组(87.50%比51.74%);GP组血小板数下降高于NP组(82.75%比31.25%).结论 GP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安全有效,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岳峥;李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放射性浓度89Sr诱导下乳腺癌MCF-7细胞的死亡模式

    目的 探讨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对乳腺癌MCF-7细胞死亡模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在体外培养人高转移性乳腺癌MCF-7细胞后,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试、分析培养后细胞死亡模式的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分析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经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诱导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明显,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在1 480kBq/ml~6 660 kBq/ml范围时p53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在一定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内,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和与89Sr的浓度相关,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且受p53调控.

    作者:王铮;朱敏;陈保国;周义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清金得生片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2、TNF的影响

    目的 研究清金得生片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2、TNF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Lewis肺癌模型,运用益气除痰法代表方清金得生片进行实验性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IL-2的活性、TNF的含量.结果 清金得生片各用药组荷瘤小鼠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TNF水平清金得生片高、中剂量有明显的升高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金得生片有调节免疫细胞因子IL-2、TNF的作用,从而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力.

    作者:陈瑶;陈林香;周岱翰;陈雪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舌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舌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node, SN)微转移检测的适当方法及其预测颈部转移状况的功效.方法 使用γ探头法、术前核素扫描+γ探头法、γ探头法+术中亚甲蓝示踪法进行SN检测,以颈清扫标本的常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方法的功效.石蜡切片病理检查阴性的SN进一步行多层切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全组23例患者(其中初诊的cN0 20例、有手术史的cN0 1例、cN+2例)单用γ探头法,SN检出率为95.6%(22/23),假阴性率为10.5%(2/19),准确率为91%(20/22).5例cN0患者使用术前核素扫描+γ探头法,SN检出率为100%,均为cN0pN0,无假阴性.11例cN0患者使用γ探头探测+染料示踪法检测,全部定位到SN,无假阴性;多层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微转移发现率为6.7%(3/45).结论 舌癌SN活检的初步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术前核素扫描与术中γ探头法、生物染料法相结合是舌癌SN检测的适当方法.连续切片+免疫组化可提高微转移灶的检出率.

    作者:王顺兰;郭朱明;张诠;彭汉伟;杨安奎;伍国号;曾宗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急性肺损伤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胸部肿瘤放疗中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放射诱发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加头孢二代抗生素静滴,对照组给予头孢二代抗生素静点.两组均治疗8~10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咳嗽、咳痰等症侯改善及胸片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胸部肿瘤放疗中诱发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凡;闫金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肿瘤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癌症目前仍是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肿瘤治疗方法的改进.如改进外科手术技巧、精炼放射疗法、研发新的化学制剂,虽然这些努力对于癌症的治疗发展都是有所裨益的,但目前肿瘤的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爱云;樊贤超;陆茵;焦庆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10月间收治67岁以上46例有并存病的结、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 并存心脏病22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贫血10例,肾功能异常6例,低蛋白血症21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3例,心功能不全5例,肠瘘2例,伤口裂开2例,伤口感染5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高海拔地区高龄病人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肺部感染发生率高,故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软组织肉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疾病的预后因素必须在统计学上与病程的结局有相关性联系,反映病变的发展结果和指导治疗.癌症患者常研究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特征、增殖标记物以及局部病变和远处转移等.在同一种类或相同分期阶段肿瘤,通过综合分析它们的相关预后因素,可望估计患者存活期.

    作者:高苏宁;王进;赵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中晚期胃癌2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中晚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4例,应用草酸铂130 mg/m2,静脉输注3 h,d1,亚叶酸钙0.1 g/m2,静脉输注d1~5,5-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输注大于6h,d1~5,每4周为1周期,进行4周期;对照组25例,应用亚叶酸钙0.1 g/m2静脉输注d1~5,5-氟尿嘧啶500 mg/m2 d1~5,顺铂20 mg静脉滴注d1~5,每4周为1周期,共进行4周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58%,对照组有效率2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副作用为外周感觉神经异常、骨髓抑制、食欲下降、乏力、恶心、呕吐,均可耐受.结论 FOLFOX4方案是中晚期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较好的有效方案.

    作者:李智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它们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9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11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为50.42%(60/119),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0/10;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缺氧状态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耐受缺氧,促进乳腺癌的转移.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媛媛;徐向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物理学与生物学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其追求的目标是尽量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即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1].

    作者:刘阳;刘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癌放疗的护理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世界各国的发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发达国家.

    作者:王丽君;胡春燕;牟蔚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稿约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与大肠癌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的过程,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 mm~2 mm,新生血管把肿瘤细胞和循环系统直接连结起来,使得供肿瘤生长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此外,新生血管还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通道,通过新生血管将原发癌细胞输送到转移靶器官.

    作者:孙秀威;陈飞;白玉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93例报告

    目的 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93例患者.其中实质脏器肿瘤69例,空腔脏器肿瘤24例,疼痛患者63例.结果 经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实质脏器肿瘤显效率19%,有效率74%,无效率7%;空腔脏器肿瘤显效率8%,有效率75%,无效率17%;疼痛完全缓解率59%,疼痛部分缓解率33%,无效率6%.所有患者无皮肤灼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吴敏;徐幼龙;张世统;陈国详;万剑慧;杨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