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孙媛媛;徐向英

关键词: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它们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9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11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为50.42%(60/119),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0/10;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缺氧状态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耐受缺氧,促进乳腺癌的转移.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道癌同步放化疗研究进展

    食道癌是消化道肿瘤中预后较差的肿瘤之一,早期即可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脏器的转移.局限于粘膜下者,也有40%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胃癌与结直肠癌(10%)[1].

    作者:李文峰;薛圣留;吴式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它们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9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11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为50.42%(60/119),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0/10;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缺氧状态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耐受缺氧,促进乳腺癌的转移.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媛媛;徐向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稿约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与大肠癌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的过程,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 mm~2 mm,新生血管把肿瘤细胞和循环系统直接连结起来,使得供肿瘤生长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此外,新生血管还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通道,通过新生血管将原发癌细胞输送到转移靶器官.

    作者:孙秀威;陈飞;白玉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Survivin、PTEN、p53、Ki-67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p53以及增殖核抗原Ki-67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TEN、p53及Ki-67蛋白在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3例浅表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无肠化)、33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31例异型增生(轻度13例,中~重度18例)、25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PTEN、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0%,在浅表性胃炎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18%,在萎缩性胃炎(无肠化)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93%、0%、33%,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91%、0%、39%.在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7%、7%、54%,在中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70%、30%、60%,在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63%、63%、7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6%、60%、68%、88%.Survivin、p53在异型增生中和胃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且二者在重度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PTEN在各胃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异型增生与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Ki-67在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在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Ki-67(Ⅲ~Ⅳ)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PTEN、p53、Ki-67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夏雪雁;李连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放射性浓度89Sr诱导下乳腺癌MCF-7细胞的死亡模式

    目的 探讨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对乳腺癌MCF-7细胞死亡模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在体外培养人高转移性乳腺癌MCF-7细胞后,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试、分析培养后细胞死亡模式的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分析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经不同放射性浓度的89Sr诱导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明显,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在1 480kBq/ml~6 660 kBq/ml范围时p53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在一定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内,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和与89Sr的浓度相关,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且受p53调控.

    作者:王铮;朱敏;陈保国;周义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67例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2005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7例肺癌病人.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分割,DT200 CGY/F,总DT6 000~6 600 CGY/30 F~33 F.结果 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14.9%,部分缓解PR50.7%,总有效率(CR+PR)65.7%.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50.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矛;杨永净;赵玲;刘士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软组织肉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疾病的预后因素必须在统计学上与病程的结局有相关性联系,反映病变的发展结果和指导治疗.癌症患者常研究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特征、增殖标记物以及局部病变和远处转移等.在同一种类或相同分期阶段肿瘤,通过综合分析它们的相关预后因素,可望估计患者存活期.

    作者:高苏宁;王进;赵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膀胱腺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5例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 膀胱腺癌男性多见.组织学分型:肠型15例,非特异型10例,粘液型5例,印戒细胞型3例,混合型2例.特殊染色70%的肿瘤AB/PAS(+).免疫组化显示:CK7强阳性(26/35),CK20弱阳性(18/35),PSAP阳性(10/35),CEA阳性(29/35),PSA和Vimentin阴性.结论 膀胱腺癌少见,诊断时需排除其它部位腺癌转移或浸润,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穆林菁;徐庆才;朱寿田;楼善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10月间收治67岁以上46例有并存病的结、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 并存心脏病22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贫血10例,肾功能异常6例,低蛋白血症21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3例,心功能不全5例,肠瘘2例,伤口裂开2例,伤口感染5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高海拔地区高龄病人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肺部感染发生率高,故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急性肺损伤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胸部肿瘤放疗中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放射诱发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加头孢二代抗生素静滴,对照组给予头孢二代抗生素静点.两组均治疗8~10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咳嗽、咳痰等症侯改善及胸片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胸部肿瘤放疗中诱发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凡;闫金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亚叶酸钙引起皮肤过敏反应1例及其机制探讨

    以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用于结肠癌术后的治疗.亚叶酸钙(CF)可增强5-Fu的疗效.虽然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常见,但过敏反应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因CF引起的过敏反应,并对其发生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於伟民;李廷;江锦红;徐益元;叶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节性筋膜炎3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35例用光镜,其中2例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5例临床上生长迅速、肿块小、质硬、边界不清.术前误诊32例(94%).35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行扩大范围切除术,全部治愈.光镜下NF特点是:疏松的粘液样基质中有丰富的增生活跃肥胖的梭形细胞,基质内有小裂隙和多少不等胶原纤维带,并见红细胞外渗和少量炎细胞及较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根据组织学可分三型:粘液型10例,细胞型19例,纤维型6例.2例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entin、Actin、CD68阳性.NSE、S-100、GFAP、CD34阴性.结论 NF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软组织瘤样病变,在病理形态上呈多态性,熟悉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对本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章美珍;刘红胜;张益;翟梅娟;赵再秋;洪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舌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舌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node, SN)微转移检测的适当方法及其预测颈部转移状况的功效.方法 使用γ探头法、术前核素扫描+γ探头法、γ探头法+术中亚甲蓝示踪法进行SN检测,以颈清扫标本的常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方法的功效.石蜡切片病理检查阴性的SN进一步行多层切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全组23例患者(其中初诊的cN0 20例、有手术史的cN0 1例、cN+2例)单用γ探头法,SN检出率为95.6%(22/23),假阴性率为10.5%(2/19),准确率为91%(20/22).5例cN0患者使用术前核素扫描+γ探头法,SN检出率为100%,均为cN0pN0,无假阴性.11例cN0患者使用γ探头探测+染料示踪法检测,全部定位到SN,无假阴性;多层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微转移发现率为6.7%(3/45).结论 舌癌SN活检的初步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术前核素扫描与术中γ探头法、生物染料法相结合是舌癌SN检测的适当方法.连续切片+免疫组化可提高微转移灶的检出率.

    作者:王顺兰;郭朱明;张诠;彭汉伟;杨安奎;伍国号;曾宗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1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31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100、SMA、Actin、NSE、Ki-67等标志物在GIST中的表达.结果 GIST中CD117、CD34、S100、SMA、Actin和NSE的阳性率分别为87.1%(27/31)、77.4%(24/31)、29.0%(9/31)、35.5%(11/31)、25.8%(8/31)、38.7%(12/31);Ki-67标记指数(Ki-67LI)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显著(P<0.0009).结论 CD117、CD34是较为敏感的标志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Ki-67是判断GIST良恶性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景元明;唐焱;刘芳;陶峰;单水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特征、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2例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与胃癌生物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67.65%,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长部位、肿瘤浸润、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P>0.05);COX-2蛋白阳性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殷新光;杨志宏;王波;王桂华;曹宁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松果体母细胞瘤是罕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45%,几乎和松果体细胞瘤各占一半,可见于各年龄段,但多见于20岁以前,好发于儿童,男性略占多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眼神经障碍,精神异常等,临床上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难以鉴别.

    作者:施红旗;楼善贤;章威;沙水泉;胡望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癌组织CD44、CD71的检测及与病理学的关系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CD44、CD71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3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的CD44、CD71进行检测,并与其组织细胞学分类、分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 CD44、CD71在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细胞;肺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时,其CD44的表达明显增高,60岁以下患者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 肺癌组织CD4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7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有关.

    作者:刘波;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方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EMMPRIN、MMP-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HC)及癌旁组织中EMMPRIN、MMP-9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7例PHC及癌旁组织中两指标的表达.结果 PHC组织EMMPRIN和MMP-9阳性表达率及评分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高中分化、无转移及肿块大直径<5 cm PHC病例两者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转移及肿块大直径≥5 cm病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在PHC中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EMMPRIN和MMP-9均为反映PHC发生、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EMMPRIN能诱导PHC细胞MMP-9的生物合成.

    作者:吴英娟;孟令新;杨枫;李国静;杨天敬;薛英杰;李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量升白药物改良稀释法的临床应用

    目前,放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放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导致血象过低,严重影响放化疗的周期顺利进行,故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微量升白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刺激病人骨髓造血,使病人治疗如期顺利进行,保证放化疗的周期治疗.

    作者:刘洋;张莎;乔广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