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组织肉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高苏宁;王进;赵红军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 相关预后因素, 肿瘤病理学, 综合分析, 肿瘤大小, 远处转移, 癌症患者, 病变, 相关性, 统计学, 存活期, 标记物, 种类, 治疗, 增殖, 特征, 年龄, 局部, 疾病, 分期
摘要:疾病的预后因素必须在统计学上与病程的结局有相关性联系,反映病变的发展结果和指导治疗.癌症患者常研究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特征、增殖标记物以及局部病变和远处转移等.在同一种类或相同分期阶段肿瘤,通过综合分析它们的相关预后因素,可望估计患者存活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Survivin和PTE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TEN的表达.结果 60例BTCC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为76.67%,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Survivin蛋白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随BTCC分级、分期的增高而增高.Survivin蛋白在各级肿瘤中表达Ⅰ级42.86%,Ⅱ级79.17%,Ⅲ级95.45%;浅表性癌表达率55.56%,浸润性癌表达率为85.71%,初发63.64%,复发92.59%,单发61.54%,多发88.24%;初发与复发,单发与多发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在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1.67%,PTEN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蛋白均呈阳性反应.结论 Survivin蛋白和PTEN的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Survivin和PTEN,对诊断BTCC、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先承;夏雪雁;宋希双;姜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EMMPRIN、MMP-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HC)及癌旁组织中EMMPRIN、MMP-9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7例PHC及癌旁组织中两指标的表达.结果 PHC组织EMMPRIN和MMP-9阳性表达率及评分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高中分化、无转移及肿块大直径<5 cm PHC病例两者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转移及肿块大直径≥5 cm病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在PHC中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EMMPRIN和MMP-9均为反映PHC发生、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EMMPRIN能诱导PHC细胞MMP-9的生物合成.

    作者:吴英娟;孟令新;杨枫;李国静;杨天敬;薛英杰;李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60例食管癌和30例食管炎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 ⑴食管癌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炎组织)(P<0.01);⑵b-FGF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b-FGF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作为食管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对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理论价值.

    作者:李曼;潘琳娜;张志燕;苏荣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稿约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肿瘤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癌症目前仍是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肿瘤治疗方法的改进.如改进外科手术技巧、精炼放射疗法、研发新的化学制剂,虽然这些努力对于癌症的治疗发展都是有所裨益的,但目前肿瘤的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爱云;樊贤超;陆茵;焦庆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物理学与生物学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其追求的目标是尽量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即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1].

    作者:刘阳;刘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1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31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100、SMA、Actin、NSE、Ki-67等标志物在GIST中的表达.结果 GIST中CD117、CD34、S100、SMA、Actin和NSE的阳性率分别为87.1%(27/31)、77.4%(24/31)、29.0%(9/31)、35.5%(11/31)、25.8%(8/31)、38.7%(12/31);Ki-67标记指数(Ki-67LI)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显著(P<0.0009).结论 CD117、CD34是较为敏感的标志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Ki-67是判断GIST良恶性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景元明;唐焱;刘芳;陶峰;单水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斯奇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斯奇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斯奇康治疗组20例,斯奇康联合化疗组20例及单纯DDP化疗组18例,并分别对其疗效及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单纯斯奇康治疗组副作用少.结论 斯奇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作者:赵妍丽;谭榜宪;何朗;张宁玲;任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软组织肉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疾病的预后因素必须在统计学上与病程的结局有相关性联系,反映病变的发展结果和指导治疗.癌症患者常研究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特征、增殖标记物以及局部病变和远处转移等.在同一种类或相同分期阶段肿瘤,通过综合分析它们的相关预后因素,可望估计患者存活期.

    作者:高苏宁;王进;赵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评估肝脏恶性肿瘤的灌注显像特征

    目的 观察肝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肝脏恶性肿瘤100个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与二维图像、CDFI的关系.结果 造影后肝脏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血管增强表现,与其不同的病理结构相关.结论 肝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后根据其典型的增强模式,多数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对不典型的灌注模式需结合增强CT、MRI或穿刺活检来协助诊断.

    作者:赵芳;张钧;王佳铭;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在腹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在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5例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胃癌30例,卵巢癌25例),采用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配合手术治疗,另选55例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结果 二组1年、3年生存率及化疗药的毒性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组生存率高,化疗药的毒性反应轻.结论 对于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以顺铂为主采用皮下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配合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宪武;邵俊荣;胡金霞;王立萍;袁敏;李军;陈光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它们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9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11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为50.42%(60/119),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0/10;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缺氧状态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耐受缺氧,促进乳腺癌的转移.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媛媛;徐向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GEM与DDP联合治疗复发性乳腺癌患者36例.化疗剂量:GEM 1 000 mg/m2 d1、8静滴;DDP 25 mg/m2 d1~3静滴;21天为一个周期,至少治疗两周期.结果 CR 3例,PR 17例,SD 10例,PD 6例,总有效率(CR+PR)55.5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61.11%和58.33%,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1.11%.结论 GEM联合DDP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可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慧;蔡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食道癌同步放化疗研究进展

    食道癌是消化道肿瘤中预后较差的肿瘤之一,早期即可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脏器的转移.局限于粘膜下者,也有40%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胃癌与结直肠癌(10%)[1].

    作者:李文峰;薛圣留;吴式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特征、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2例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与胃癌生物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67.65%,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长部位、肿瘤浸润、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P>0.05);COX-2蛋白阳性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殷新光;杨志宏;王波;王桂华;曹宁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癌组织CD44、CD71的检测及与病理学的关系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CD44、CD71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3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的CD44、CD71进行检测,并与其组织细胞学分类、分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 CD44、CD71在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细胞;肺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时,其CD44的表达明显增高,60岁以下患者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 肺癌组织CD4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7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有关.

    作者:刘波;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方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与大肠癌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的过程,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 mm~2 mm,新生血管把肿瘤细胞和循环系统直接连结起来,使得供肿瘤生长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此外,新生血管还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通道,通过新生血管将原发癌细胞输送到转移靶器官.

    作者:孙秀威;陈飞;白玉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93例报告

    目的 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93例患者.其中实质脏器肿瘤69例,空腔脏器肿瘤24例,疼痛患者63例.结果 经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实质脏器肿瘤显效率19%,有效率74%,无效率7%;空腔脏器肿瘤显效率8%,有效率75%,无效率17%;疼痛完全缓解率59%,疼痛部分缓解率33%,无效率6%.所有患者无皮肤灼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吴敏;徐幼龙;张世统;陈国详;万剑慧;杨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10月间收治67岁以上46例有并存病的结、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 并存心脏病22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贫血10例,肾功能异常6例,低蛋白血症21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3例,心功能不全5例,肠瘘2例,伤口裂开2例,伤口感染5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高海拔地区高龄病人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肺部感染发生率高,故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节性筋膜炎3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35例用光镜,其中2例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5例临床上生长迅速、肿块小、质硬、边界不清.术前误诊32例(94%).35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行扩大范围切除术,全部治愈.光镜下NF特点是:疏松的粘液样基质中有丰富的增生活跃肥胖的梭形细胞,基质内有小裂隙和多少不等胶原纤维带,并见红细胞外渗和少量炎细胞及较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根据组织学可分三型:粘液型10例,细胞型19例,纤维型6例.2例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entin、Actin、CD68阳性.NSE、S-100、GFAP、CD34阴性.结论 NF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软组织瘤样病变,在病理形态上呈多态性,熟悉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对本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章美珍;刘红胜;张益;翟梅娟;赵再秋;洪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