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巍;廖正根;梁新丽;张晓辉
广东省名中医罗陆一教授行医数十载,临床经验丰富,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而冠心病心绞痛更为其所擅长.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
作者:司徒宝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急性转移性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流、淋巴管转移而来导致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1].
作者:袁向科;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健脾润肺丸(原名肺宁丸)是结核病防治系统指导用药,对肺结核患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1].分析我市浔阳区采用健脾润肺丸治疗肺结核患者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农;吴慧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笔者自2001年以来,以加味归脾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方;张四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手法复位治疗.结果:痊愈48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结论:推拿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疗效显著.
作者:丁育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脾胃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嘈杂、恶心呕吐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迟莉丽教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经验丰富,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浅析于下.
作者:孙大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作为基础方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9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抽取67例作为观察组,其余30例作为西药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1年后比较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7.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年后复发率中药组为12%,西药组为4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作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基础方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齐峰;邱昌龙;杨小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2年7月~2008年5月,笔者运用升精汤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46例,并与克罗米芬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献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笔者近3年来,采用自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子41例,女45例;年龄19~56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5.8年.对照组76例,男33例,女43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6年.
作者:温庆华;袁泉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病机特点.方法:对失眠专科2007年3月~12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70例失眠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主症及常见兼症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失眠症患者大多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病程较长,除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于入睡,早醒等主症外,多见头晕、乏力、眼皮沉重、口干、易汗、畏寒等兼症表现,治疗多以益阴和阳,调肝化瘀、祛痰利湿而取效.结论:失眠症病机特点以肝郁血结,气化不利,阴阳二虚为本,气机失调,痰湿、瘀血互结为标.
作者:黄韬;唐文超;安圣海;黄平;王翘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探讨腧穴热敏化现象,阐述腧穴热敏化的特征及其相关规律与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联系.认为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反应形式,属于体表-内脏相关的范畴,符合体表-内脏相关基本规律,充分的体现了腧穴动态、辩证的本质,也是对体表-内脏相关理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作者:田宁;陈日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尤以女性多见,西医用抗生素治疗,对大部分病例有较满意的疗效,而也有部分病例经常反复,甚至是后用多种抗生素均疗效不佳,在基层医院大多没有细菌室,这也给抗生素的选用增加了难度.本文总结我院门诊所见的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30例患者,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的疗效,希望能与同道参考.
作者:王景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九气心痛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木香、延胡索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了九气心痛丸中橙皮苷的含量,选用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2;58),检测波长284 nm,结果:TLC检出了木香、延胡索特征斑点,橙皮苷进样量在0.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76%.结论: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道侠;郭新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从<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与芍药为主组成方剂的配伍意义探讨桂芍荆用于治疗营卫不和证的理论来源及临床运用.
作者:袁东;王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更年期抑郁症是特指初次发病于更年期(也称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紊乱到绝经后1年),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1]据调查,更年期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有密切关系[2,3].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女性为多.
作者:肖爱娇;欧阳镇;张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囊肿术后植骨以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1月住院的骨囊肿患者68例,男38例,女性30例,年龄8~37岁,伴有病理性骨折者12例.
作者:肖华中;李华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3月~2009年5月超声提示为胰腺假性囊肿声像的资料,终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确诊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群英;邓建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例1.于某,男,61岁,商店职工.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因受惊后于1989年5月16日中午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作者:熊庆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疗法对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133例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网复汤辨证组、网复汤组、葛根素组、西药组,记录并比较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时间.结果:(1)网复汤辨证组效果优于其它三组(P<0.05).(2)网复汤组疗效优于葛根素组和西药组(P<0.01).(3)葛根素与西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网复汤是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促进网膜下液吸收的有效方荆;(2)辨病与辨证结合用药能增强网复汤促进孔裂性网脱术后网膜下液的吸收.
作者:邱昌龙;齐峰;王洪林;宋立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