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

帅永明;涂淑强;徐南云;袁秋文;刘竹晖;秦超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摘要:本院自2005年6月开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午流注纳子针法治疗哮喘30例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患者大呼气流量(PEF)及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各30例,治疗4个疗程.观察针刺前后PEF及中医临床疗效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针法对哮喘患者PEF的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优于常规针法组;两组针法均能改善哮喘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结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常规针法.

    作者:李雁;邵仲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转换角色感悟仲景——站在仲景的角度研读《伤寒论》

    提出一种新的<伤寒论>研读方式,提倡通过转换角色,站在仲景的角度去感悟<伤寒论>,并举例说明转换研读方式获得的新体悟、新见解.

    作者: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

    目的:评价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NPD一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HA、PCⅢ、LN和Ⅳ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BV-DNA阴转者降幅显著大于未阴转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其抗纤维化作用与抗病毒作用呈一致关系.

    作者:汤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益肝灵滴丸溶出度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益肝灵滴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C第三法),以溶出量为指标.结果:溶出度方测定法为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剂,转速50 r/min,经过45分钟取样,其溶出量不得低于标示量的70%.结论:本法稳定、简便、准确.

    作者:王燕青;谢诗明;赵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盗汗辨证论治浅析

    从虚实两方面分列盗汗在临床上的常见证型,并分析各型主症、病因病机及主治方药.

    作者:沈亚芬;沈金根;朱曙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升阳益胃汤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升阳益胃汤源于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肺之脾胃虚方>[1],由黄芪、半夏、人参、独活、防风、黄连等16味药物组成,以补脾升阳为主,兼化湿泻火.主治脾虚湿困,阳气不升之证.

    作者:丁春;顾晓侠;黄为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用载体胶结合远红外陶瓷材料改良双柏散外敷剂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双柏散外敷剂型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5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双柏散外敷患处,对照组给予双柏油膏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前后比较.双柏油膏组在疼痛、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斑及总体评分等4项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改良双柏散组在疼痛、压痛、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斑及总体评分等5项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局部肿胀及总体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周琦石;周小军;黄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49例

    我科自2004年9月~2007年12月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4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谢水华;李思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蜂针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体会

    笔者近年来应用蜂针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肝癌多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兹结合病案介绍如下:1蜂针疗法简介人类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针刺,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蜂针疗法[1].

    作者:葛来安;彭莉莉;杨保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28例

    我科自2007年9月~2009年1月,对28例36足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AO跟骨钢板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里援;高骏;冯炜;吴飞;张松;钱亮;江湘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尺骨短缩术配合中药治疗下尺桡关节轴向陈旧性脱位21例

    2004年3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法治疗下尺桡关节轴向陈旧性脱位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干平;王顺炳;吴发林;马玉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多糖研究技术的概述

    本文对多糖的提取精制技术以及多糖的结构确定做了简略的描述,并对多糖的技术研究的前景进行了粗略的展望.

    作者:周志友;陈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配合针刀剥离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症42例

    我院近6年采用中药熏洗、手法、小针刀剥离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症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志勤;艾志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上呼吸道感染60例

    笔者于2006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对门诊部分孕妇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病例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诗耀;艾为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李宝珍儿科治验三则

    李宝珍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载,先后师从全国著名儿科中医王士相、李少川两位大家,尽得其真传,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现将其临床验案三则整理如下.

    作者:刘伟伟;王国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加服药治疗老年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慢传输性便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其在老人中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病程长,由于粪便在肠道内通过困难,运行时间延长,排出次数减少并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性慢传输性便秘属虚秘范畴.

    作者:杨敏;余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SHIMADZU VP-ODS(150×4.6 mm)为分析柱,穿心莲内酯紫外检测波长为225 nm,脱水穿心莲内酯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 .结果: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为0.200 4~2.040 0μg,r=0.999 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9%;脱水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为0.117 2~0.702 4μ,r=0.999 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彩霞;徐小岗;李喜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76例

    中医称视网膜静脉阻塞为暴盲,是较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为取得有效的疗效,笔者从2005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72例72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报告如下:

    作者:周义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三型腹膜炎26例

    目的:探讨第三型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第三型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继发性腹膜炎相比较.结果:第三型腹膜炎患者手术次数、入住ICU天数、MODS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继发性腹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第三型腹膜炎患者死亡率为46.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第三型腹膜炎是一类临床处理棘手的疾病,有较高的死亡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宇;张琪;张勤;裘华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42例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的疗效.方法:用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42例,随症加减,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42例经过1个疗治疗后,治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疗效确切.

    作者:杨冬梅;赖登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