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幸
笔者采用合谷穴与耳穴神门点刺放血治疗面肌痉挛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7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26~65岁,病程8天~5年;
作者:郭子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联合口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方法: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分别观察疗效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71%,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1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为主治疗经行头痛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
作者:孙舟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对精液不液化症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案例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于某,男性,77岁,2007年9月24因咳嗽、咳痰2个月余,胸闷、气促伴头痛、发热3天入院,患者平素易感冒.入院症见: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发热,体温37~37.6 ℃,以下午为主,伴畏寒、头痛、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咽痒、纳差、二便正常,舌质淡暗、苔黄白腻,脉浮弦紧.
作者:吴吉锋;徐如龙;万义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 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近10年来随着对心衰病理机制的不断深化,中医对该病治法也有进一步发展.
作者:石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7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推拿配合理疗治疗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19~54岁,病程2个月~3年,单侧发病34例,双侧发病6例;单纯理疗对照组37例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21~52岁,病程3个月~3年,单侧发病30例,双侧发病7例.
作者:李琪;胡萍;温振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糖尿病的周围末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皮肤感染是其显著的临床特点,而带状疱疹则是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以末梢神经损害为特点的一种病毒性感染,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则犹如雪上加霜.
作者:牛仁秀;甘洪桥;刘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慢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由于急性肝炎久治不愈,迁延反复而致.其病程长,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治疗一些慢性肝炎,疗效较好.兹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易献春;方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6月应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2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外伤中医辨证多从瘀、热、痰、火着手,但临床上经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及血肿清除术后,阴虚证型比例提高,主要表现为无苔症.脑外伤无苔症辨证为肝肾阴虚,兼有血热、血瘀,以加味知柏地黄丸化裁治疗有确切疗效.
作者:康年松;别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每个人都处在自然、社会的各种条件中,这些条件也叫缘.所有的缘组成缘网,生病是与所处的缘网关系异常的表现.在自身调节的大道废弃的情况下,此时指望高明的上工之医治未病难以实现.只有使自己处在和谐之网中,治未病才真的自治治人后都大治.
作者:李烨;张接发;李晓红;王钦鹏;蒋应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并葡立胶囊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禚从峰;郭国兴;胡安立;万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何宇林(1936~1997),原江苏省金坛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常州市名老中医.何老行医近40年,临床经验颇丰,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发热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陈忠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三阴交本属足太阴脾经输穴,它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因此,它不仅治疗脾经病证,也可以治疗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证.
作者:王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紫草油组成及制作:本制剂是我院的传统用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组成:黄连、黄柏、大黄、紫草、白芷、忍冬藤、冰片、麻油、蜡.制作:将上述药物投入麻油浸润数小时,用中火将麻油烧沸改文火炸白芷至黄色为度,去渣加入蜡熔融,稍冷后投入冰片熔化,搅匀即得.检查:本品是紫黑色油膏,色泽一致.
作者:黄锦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饮食不节、烟酒过度、情志所伤、环境、免疫、年龄、慢性肝胆疾病以及合并消化道溃疡、胆汁反流等有关.新近发现血液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因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有重要影响.
作者:林吉品;孙映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探索治疗佝偻病的新方法、新途径,笔者采用火针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近5年有关针刺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关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器官损害的常见表现,属于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在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肾脏病之首位[1],成为SLE常见的死亡原因,因而LN的防治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杨丽丽;王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