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国;刘金竹
肺癌是由癌毒侵袭于肺,而发生肺部的癥积.癌毒阻肺,肺失宣肃,痰浊内生;癌毒内阻,气机不利,可致气滞血瘀;癌毒内阻化热伤阴致阴虚内热.综合近年研究方向,笔者认为肺癌当从痰、瘀、虚、毒等几方面辨证分析.
作者:王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历代医家多取其回阳救逆的功效来应用于太阳病误汗亡阳和少阴病.笔者在临证工作中,发现四逆汤对慢性胃炎辨证属脾(胃)肾虚寒型者效果良好,兹举几则验案整理如下: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宋·钱乙所创的七味白术散,方由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葛根七味药物组成,用治小儿腹泻的临床效价较高,随症加减,确有得心应手之效.笔者现将随师侍诊所得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978年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ATP)则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作者:蒋兰君;陈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调理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临床疗效.方法:77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调理安神汤,每日1剂;对照组38例口服谷维素片,每次20 mg,每日3次.两组30日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63.1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调理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在近3年的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按常规辨证治疗无效的顽症,转而灵活运用五行学说理论指导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永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更好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能更好地调节患者的脂质代谢.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
作者:谢文堂;朱翠英;员晋锋;裴超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谢强教授既擅长针灸,又精通中药,五官临床多针药合用,疗效卓著.他认为:针灸药物并重,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知针知药,方为良医.作为从事中医五官临床的医生,应以突出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又不排斥其它疗法,力争佳效.
作者:黄洁;曾小梅;任元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方法:144例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消异汤治疗96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48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9%,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作者:岑苏;陈拯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解热消炎片中猪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以乙腈-0.1%乙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40℃,雾化气体为空气,压力3.0 bar.结果:猪去氧胆酸在1.987~15.89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10%(n=6).结论:HPLC-ELSD法测定猪去氧胆酸的含量适用于解热消炎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雪茹;何芳;熊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溃疡性睑缘炎,中医称之为睑弦赤烂.本病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鳞屑性睑缘炎遭受感染后转变而来.本病病程较长,顽固难愈,有复发倾向.我院眼科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睑缘炎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好下.
作者:魏建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变应性鼻炎亦称为过敏性鼻炎、鼻鼽、鼽嚏、鼽水,是指因变态反应原因所致的鼻粘膜炎症.临床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特征.其全球平均发病率在10%~25%左右.
作者:刘利民;严道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胃下垂是临床消化系统中常见病,多见于瘦长体形,妇女产后,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目前,西医对该病缺少有效治疗.笔者从2006年2月开始,用加味升陷汤治疗胃下垂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导致机体瘫痪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据统计,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150~200万,在一些发达城市脑卒中死亡率达到第1位,是成人常见的致死或致残原因之一.
作者:秦保锋;方正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运用耳针结合中药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辨证属脾虚湿瘀型)的脂质代谢异常,疗效显著.现将2006年6月~2007年6月治疗的30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本课题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机理,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穴位埋线组和针灸治疗组,观察两种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三围、血糖(GLU)、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分析两种治疗的差异.
作者:许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特别在中老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现主要就中医病因病机、古代及当代医家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来对本病进行探讨.发现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滢坦;刘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肾命学说为中医内科临床指导虚损病证治疗的重要学说性理论,而且它对骨伤科临床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现论述如下.
作者:张恒青;胡素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05~2007年收集的92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在92类药品不良反应中,涉及药物种类7大类,其中中成药位居首位,共41例,占总数的44.57%;在涉及的中成药中尤以祛瘀剂类药物所占比例大,共29例,占总数的70.73%;抗生素类居其次位,共32例,其中以头孢类药物所占比例大,共19例,占总数的59.38%.ADR的临床表现以对神经系统损害为多,共42例,占总报告例数45.65%;其次以对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41例,占总报告例数44.57%.
作者:涂兴明;吴雪茹;吴康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血府逐瘀汤加味颗粒冲剂,具有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安神作用,我们选择气滞血瘀型的恶劣心境症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味颗粒冲剂合并阿米替林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魏绪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