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民
贺支支教授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诊治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临证学习,得益匪浅.近年来观其从脾虚论治血尿疗效甚为满意.兹介绍于后.
作者:李跃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1960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本科班,至今已44年,人也年过花甲有三,颐养在家,含饴弄孙,享受绕膝的天伦之乐.有时也看专家特诊,退而不休,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社会,继续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去年是母校45年校庆,看到校庆公告,抚今思昔,往事如烟,心潮滚滚,不禁深切地怀念起我的老师们.
作者:黄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陈某某,男,55岁,1995年3月27日诊.患者便秘20余年,3~4日一行,每当临厕,努挣不下,痛苦异常.遍尝润肠、泻下、通便等中、西药,虽可痛快一时,停药后,便秘复作,遂来求治.刻诊:患者形体肥胖,表情苦楚,舌淡、苔薄黄微腻,脉弦细稍滑.
作者:罗中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余应生老师是赣北名老中医,家学渊源,系江西省级名老中医,从事临床35年,学验俱富,辨证准确,用药精微.笔者跟师学习,窥见其治疗乙肝经验之点滴,简作介绍.
作者:傅东方;丁永象;李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风,又称脑卒风,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本病显示出明显优势,现将用通腑祛痰法治疗中风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尹卫华;夏红梅;姜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从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北京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FG系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黄盘古;赵金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后数月至数年内残余肾功能逐步丢失,少数患者甚至在血液透析数次后残余肾功能即丧失殆尽,对于如何有效地保护残余肾功能这个问题,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对策.我们通过对6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残余肾功能的变化(设中药治疗组及单纯对照组,中医辨证均为脾肾气虚、浊瘀内蕴型)的观察,发现益气活血法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1).据此,我们进一步对血液透析导致残余肾功能减退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王茂泓;蔡浔远;吴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小20岁,大78岁;病程短1月,长1年.全部病例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经中西药治疗后,疱疹全部消退,痂皮脱落,但仍有疼痛或剧烈疼痛,痛处不可触及者,作为治疗对象.
作者:艾正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西药作用之差异.方法:对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舌象变化进行动态观察,采用分类变量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对中、西药组舌质、舌苔的变化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并比较有效与无效病例舌象变化的差异.结果:舌象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不同,不同时间点的舌象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中、西药对舌质的影响不同,P<0.05,但舌苔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中药组舌质从舌紫暗或夹有瘀斑瘀点转为舌淡红者较多(30:14),西药组舌红转为舌淡红较多(20:12);舌象变化在有效与无效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对舌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查青林;林色奇;何羿婷;闫小萍;苏励;宋跃进;曾升平;刘维;冯兴华;钱先;朱婉华;吕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农民职业病目前公认有六类八种,中医可根据各自的症状特点抓住主症,构建辨证论治方案.
作者:汤铁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杨在纲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三十余年,精研岐黄之术,览书广博,医术精湛,尤擅长治疗痤疮等顽固性皮肤病,临证匠心独运,用药灵专,医病效如桴鼓,每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聆听教诲,现将导师治疗痤疮心得整理如下:
作者:王亨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与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相关.患者常有明确糖尿病病史,临床出现餐后饱胀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等症状.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示胃蠕动减弱、排空迟缓,不伴有消化溃疡、幽门梗阻、肿瘤等其它疾病.中医文献中虽无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病名,但对其确有较系统的认识,现论述如下:
作者:聂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84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克安;卓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主治心肝血虚,虚烦不眠,头晕目眩,心悸盗汗,口燥咽干,脉弦细数等症.在临床常用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1].在降脂中药方剂的筛选中我们发现酸枣仁汤对甘油三酯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故而进行了本项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仲一;高岚;胡觉民;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现代的常见病、多发病.吾师邓运明先生从医20余年,在查阅大量文献,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临床总结,制订了一套颈椎保健操.自2003年以来,运用颈椎保健操治疗CSA 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胜;邓运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不断延长,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所以,研究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及方药,是我国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刘春援;张莉;邓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上手术治疗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许多种,我院附属医院运用自行改良丝线固定法,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伟平;彭太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时病论>是清·雷丰先生所著,是一部论治时病的方书,全书分主论八卷,附论十三篇.笔者将学习治轻证宜细心重病宜大胆论(下称细心大胆论)之心得浅述之,以求教于高明.
作者:钟有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外治法就有所论述,虽然涉及的条文并不甚多,但对其具体运用却是匠心独到,我们现将其有关论述作一简要归纳分析,以启临证.
作者:潘鸿志;胡立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