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英
在中医外科临床上,常常看到久治不愈的复杂性窦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药线或药捻插入窦道,外敷金黄膏、玉露膏之类,但疗效差,疗程长,易复发.笔者通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改变传统治法,用注射用头皮针做诊断和治疗窦道,收到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桂枝茯苓丸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妇人病症胎漏的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的作用,对于妇女血瘀所致下腹宿有癥块、月经量多或漏下不止,血色紫暗,多血块,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等症,具有一定的疗效.笔者临床应用于多种妇科血证,疗效甚佳,兹总结如下.
作者:胡绍林;俞雅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尿布皮炎为婴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发生的接触性皮炎,多因尿布更换不及时,使用市售尿不湿等,使局部皮肤处于潮湿或浸润状态;或尿布洗涤不净,残留的尿渍及粪便易被寄生虫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或尿布上的染料、残留的肥皂及橡胶或塑料本身也可成为刺激因子诱发本病.本人用止痒扑粉治疗尿布皮炎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焕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肱骨髁上骨折为骨科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5月~2003年10月采用石膏托小夹板联合运用治疗此骨折97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干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学又称为面瘫或吊线风,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从1988~2004年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秀萍;马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小49岁,大73岁,平均57岁;病程短2个月,长30年,平均8.9年;发病季节为春季7例、夏季5例、秋季20例、冬季8例.
作者:刘蕴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针疗配合自拟肩凝解痛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78例;年龄小30岁,大77岁,39岁以下者12例,40~49岁37例,50~59岁39例,60~69岁24例,70岁以上8例;病程不满1个月者36例,1~3个月者32例,4~6个月者25例,6个月以上者15例,1年以上者12例;病变在左侧57例,右侧52例,双侧11例.
作者:宋南昌;黄彩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心烦不安、潮热、汗出、头晕、易怒、腰膝酸软、乏力甚至情志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工作.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本病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对慢性胃炎的诊治研究,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首先无疑要从研究证着手,因此,证的研究是中医迈向现代化的起点[1].为此,我们观察了慢性胃炎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不同的胃粘膜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小芳;徐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骨折内固定治疗理念由生物力学向生物学的转变,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3年4月~2004年3月,我科根据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运用微创入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一组胫骨骨折病人,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漩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激素在临床应用广泛,经内服或外用治疗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原因在于它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激素在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又可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笔者通过在瑞士两年(2002~2004年)的临床医疗,用针灸替代激素治疗了多种病证,取得了一定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程立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2年10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乌泽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45例,并与血脂康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邹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近期在临床上用针刺结合改良雷火灸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心;徐恒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酒醋疗法是中药、酒醋加热作用于体表的一种物理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消坚破结、止痛等作用.总结近几年来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湿三气侵袭以及损伤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疗效较好,现列举几例.
作者:叶映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历代医家对其推崇备至,加以研究和应用,不仅获得了卓著的疗效,而且证明了该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极大地丰富了本方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本文就桂枝汤方证的临床应用概况作一叙述.
作者:刘新亚;程绍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运用中药遗尿合剂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并与中成药缩泉丸15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初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赵纪生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勤于临床,治学严谨,对内科杂病尤其是肾脏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赵师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做出总结,向大家介绍如下.
作者:唐杨;吴国庆;李小生;刘永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是由于喂养不当,在腹泻急性期未彻底治疗及长期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临床以腹泻缠绵不愈、消瘦为其特征.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并结合现代医疗手段,运用自制三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本病1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金匮要略>历节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关节疼痛,甚或变形,其诊治理论和其他篇章相关疾病的方证理论,形成了历节病相对完整的证治体系.现代医学的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类关节病在症状和病因方面与<金匮要略>历节病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其中论述及相关方证,对风湿类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作者:侯洪涛;蒋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为益气固表止汗的传统方剂,主治气虚自汗、易感风寒之证,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广东省名中医、我院硕士生导师黄海龙教授将玉屏风散用于乙肝病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该方从历代研究、实验及临床病例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陈李华;黄洁;陈欣童;王红;梁云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