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1例疗效观察

李林;余应生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 健脾止泻汤
摘要:1临床资料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及评定标准诊治该病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小5个月,大3岁;病程短1/2天,长4天,西医诊断小儿腹泻病.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小4个月,大3岁;病程同前.经统计学处理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拈痛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

    当归拈痛汤乃李东垣所创,由当归、黄芩、苦参、知母、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白术、猪苓、泽泻、茵陈、甘草组成,适用于风湿热阻络之证.笔者运用本方治疗皮肤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吴贻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略谈痛经及其施治

    1辨证治疗1.1气滞血瘀型 主症为小腹胀痛、压痛明显,甚则不能行动,行经不畅,色黯有块,或兼有乳房胀痛,舌青紫或舌边有瘀点,脉弦.治宜理气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 g,赤芍15 g,炒白芍12 g,桃仁10 g,红花6 g,炒川芎12 g,台乌药6 g,制香附12 g,炒枳壳10 g,甘草3 g,五灵脂15 g.若兼有乳房胀痛、头痛等症,加柴胡10 g、郁金10 g;夹有血块,加蒲黄15g、乳香6 g;若平时有腰酸、带下、少腹疼痛,并每逢月经期加重,加红藤12 g、紫花地丁12g、蒲黄15 g,待月经干净后继服七制香附丸、失笑散或少腹逐瘀汤半个月,以巩固疗效.

    作者:陈光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痛经是青春期妇女常见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中医学对其治疗有独特的优势,现将自1997年以来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周倩茹;汪明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序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观察

    我们使用拉米夫定及猪苓多糖序贯治疗慢性乙肝20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年龄16~42岁,平均22.5岁;男性12例,女性8例.血清标志物均呈HBsAg、HbeAg、抗HBs阳性.HBV-DNA阳性,荧光定量在6×105~9×108拷贝/mL(正常参考值<4.2×102),阳性持续时间均超过6个月.肝功能ALT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至10倍或长期反复异常,TB正常或稍偏升高.不伴或伴有轻度临床症状及体征.随机分成对照及治疗组各10例,两组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萍;陈彦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麦门冬汤加味对幽门螺杆菌(PH)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0例HP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麦门冬汤治疗组100例,三联用药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疗程2周,停药后观察2个月.结果: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8.3%;胃粘膜炎症改善率治疗组为93.0%,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HP总抑杀率治疗组为83.0%,对照组为81.7%,两组相似(P>0.05).胃镜检查胃粘膜的改变和快速尿素酶检测感染度的变化显示麦门冬汤加味能强健胃体形质,改善分泌,并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组织修复能力,消除由HP感染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达到治愈和减少复发的目的.

    作者:黄配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从《医工论》看医术与医德

    <医工论>出自南宋时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一书,被后世医家视为修身齐家之准则.乃至今日之医德规范仍不失以其为蓝本.

    作者:龙楚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化液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临床观察

    精液液化一般需15~20分钟,而精液液化因子是由前列腺分泌的.精液液化时间延长或完全不液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列腺分泌功能低下引起蛋白溶解酶缺乏所致.大量精子被凝固物质网络,影响精子穿透女性生殖道,这是男性精液液化障碍而引起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周伟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李某,男,52岁,厄瓜多尔籍华人.2001年11月10日初诊.自述3日前弯腰捡物时突然呃逆不止,即去当地医院就诊.经CT等检查后,诊断为左侧膈肌痉挛(周围神经性).肌注阿托品药物治疗,当时呃逆减轻,约半小时再次复发,且更加严重.再次肌注阿托品无效.至9日上午,每分钟呃逆次数达到10余次.不得进食,强食即吐,夜不能眠.当日上午竟呃逆吐血,色鲜红.听说有中医诊所开业,急来求治.

    作者: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炎宁冲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例:男,9岁.因慢性鼻炎,患儿家属从大药房买回鼻炎宁冲剂(江西樟树制药厂,批号:20031104,每包15 g),晚8点患儿口服鼻炎宁冲剂1包,服药1小时左右,面色、口唇苍白,不醒人事,立即送我院急救.查体:神志模糊,面色、口唇苍白,口唇粘膜疱疹,颜面部皮肤皮疹,四肢厥冷,双肺呼吸音较粗,未闻及明显罗音,心率65次份,节律齐,心音弱,腹平软.立即输氧,给予10%葡萄糖液5 mL加肾上腺素0.3mg,静脉推注;10%葡萄糖液10 mL加速尿20mg,静脉推注;25%硫酸镁20 mL,肌肉注射,30分钟后,患儿神志清楚,呼吸平稳,面色、口唇红润,心率70次份,自诉无明显头痛、胸痛等不适.

    作者:丁苏芬;李勤;刘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金庸小说里的中医药

    金庸先生是新武侠小说的领军人物,在海内外拥有无数的忠实读者.究其武侠小说的魅力之源,内容的博大精深是一个重要原因.他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广泛涉及历史、天文、地理、算术、风俗、医学、巫术、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中医药知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小说情节密切相关,而且具有相对独立的鉴赏价值.

    作者:钟舟海;徐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胃愈疡片治疗消化性溃疡206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用中药健胃愈疡片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20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芍药甘草汤临床新用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二味组成,原用于治疗脚挛急不伸.

    作者:李永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顺势疗法和中医学的反治法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全球医学界必须研究一种疗法--顺势疗法,它是与西医思路完全相反的传统医学,可借以补充西医对抗疗法(特别是抗生素疗法)之不足.

    作者:连家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分析

    近年来本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49例,女31例;12~18岁17例,19~30岁16例,30~40岁28例,41岁以上19例;工人14例,农民39例,干部21例,学生6例;就诊时间在半个月以内者55例,半个月至2个月者25例.

    作者:李全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太阳病营卫不和证浅析

    从营卫的生理属性、太阳病与营卫的关系方面展开阐述,对营卫不和证的证型及其现代病理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指出桂枝汤在治疗该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赵棻脾肾同治临证经验

    赵棻教授为已故福建省名中医,其治学与临证,颇受易水学派李杲、薛己、张介宾等医家的影响,对脾肾的研究有独到的认识,在治疗上喜用甘温补益.他所创制的双补脾肾健运汤、慢肾汤、紫灵汤等方及其临床运用,充分体现出其脾肾同治的经验.

    作者:刘新亚;聂国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王锡贞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王锡贞教授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杭州市妇科名家.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四十余年,专于妇科30年.其临证思路开阔,用方灵活,常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理论来指导辨证及遣方用药,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吾有幸师从王老,其高尚的医德与谆谆教诲给了我深刻的启迪,现对其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赖毛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益肾祛瘀排毒汤治疗IgA肾病30例

    IgA肾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持续性镜下血尿,伴有或不伴有轻度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发病、难治病,特别是青少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易复发,中医治疗近年来有不少创新,笔者运用益肾祛瘀排毒汤(自拟方)治疗30例IgA肾病,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智军;宋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壶中胜景堪吟诵袖里春风奏华章--喜读万友生教授诗集《壶中吟》

    万友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在杏苑医林中上下求索,皓首穷经,蜚声中外,卓然为一代名医.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已在他出版的著作<伤寒知要>、<寒温统一论>、<热病学>、<万友生医论选>、<万友生医案选>以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万友生>等书中淋漓尽致展示出来.但是,万老不仅是医学家,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书法、诗词以及京剧、奕棋上都有很深的造诣.

    作者:黄海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笔者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1998~2000年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106例,女49例;年龄小38岁,大72岁,其中45~55岁为96例(占61.3%);病程1月~8年;经MRI扫描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55例,颈椎骨质增生121例,颈项韧带钙化31例,一侧或双侧肩臂麻木疼痛131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3组,手法配合枕颌牵引组(治疗组)54例,手法配合手法牵引法组(对照1组)51例及单纯手法组(对照Ⅱ组)50例.

    作者:兰承祥;卢岳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