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琳
目的 研究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方法 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D检查和DSA检查的正常率、异常率19.0%(4/21)、81.0%(14/21)vs23.8%(5/21)、76.2%(16/21)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类似于DSA.
作者:武娟;张明耿;宋施岐;谢小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针对8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探讨对子宫肌腺症痛经症状和阴道流血等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组使用宣通冲任汤治疗,共3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子宫肌腺症痛经症状和阴道流血等症状的效果.结果 宣通冲任汤随访至6个月,A组不规则阴道流血累积发生率为58.58%,B组为42.00%,C、D两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疼痛症状均较用药前减轻.结论 宣通冲任法可更有效地调整子宫肌腺症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且连续口服停药后更能有效地防止反弹现象出现.
作者:杨玲;倪晓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在70%以上,符合药物支架植入术适应症并实施支架植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及丹红组各50例.常规组支架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丹红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药物应用10天,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复查有无血管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随访比较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丹红组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的例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CI)术后可以防治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并降低患者术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秦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碳酸锂治疗双相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双相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患者,根据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喹硫平+碳酸锂)与对照组(单纯碳酸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 双向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采用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琴琴;陶俊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改良式剖宫产术对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VAS评分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少,创伤性小,避免了医疗的浪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沙盘游戏治疗是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通过沙盘、沙以及各种模型的摆放,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沙盘治疗以往多在语言表达欠缺的儿童中应用,现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成人群体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成清;徐桂娟;魏迎东;宋震;关泽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员吸烟情况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某航空公司飞行员716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飞行员吸烟与血尿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716例飞行员中,吸烟362例;高尿酸血症209例,发生率为29.2%,平均血尿酸值为387.90±21.15 umol/L.结论 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员吸烟情况比较常见,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高,<40岁飞行员吸烟与高尿酸血症无关,≥40岁飞行员吸烟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
作者: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甲碘安对低T3危重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低T3危重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甲碘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低T3危重患者实施甲碘安治疗,患者基本症状能够有效得到改善,甲状腺功能有效提升,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军;赵灵;楚磊;钟吉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65岁以上老年体质与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中的关联差异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体质量表,数据采集后录入中医体质辨识管理系统(版本HSG501RCH06).组间比较采用双向无序、四方格卡方检验.结果 阴虚质、阳虚质占比多;阳虚质、血瘀质女性占比高于男性;阴虚、气虚、痰湿、湿热、平和质男性占比高于女性;气郁质、特禀质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高血压男性患者体质中的痰湿质占比高于女性.结论 老年人体质以阴、阳虚为多见,与性别存在关联,但关联系数不高,高血压患者体质中,痰湿质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张炎铎;原春青;诸葛廷芳;常瑞华;任海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并进行NIHSS评分评定,行头颅核磁检查,每例患者出院时进行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MBI)表进行评分,MBI<60分为生活功能障碍组,MBI≥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对前后二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选209例,前循环134例,后循环75例.前后循环二组中糖尿病、饮酒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前循环组中MBI等级与年龄、糖尿病、吸烟、NIHSS的有统计学意义.在后循环组中MBI等级与危险因素和NI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前后循环的预后的影响不同.
作者:郭咏娣;吴瑞;赵丽玲;蒋大帅;王晓棠;武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经验性方案在于复杂腹腔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行单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ICU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血清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对复杂腹腔镜感染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生锋;祁绍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鼻声反射检测在随访粉尘螨滴剂含服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塞缓解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5月以来确诊的30例患者应用舌下脱敏免疫治疗,应用鼻声反射检查随访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的鼻塞情况,根据鼻声反射检查结果确定患者鼻塞缓解程度,客观评估患者鼻塞情况,时间为治疗开始前和治疗2年后(前后时间不超过1周),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和鼻声反射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的客观疗效.结果 30例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于2年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鼻腔容积及鼻腔小横截面积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 鼻声反射测量是客观反映鼻腔通气状况的指标.鼻声反射测定值与患者主观感受具有高度一致性,对鼻腔通气功能的临床评估有应用价值,尤其是针对幼儿.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用鼻声反射测量来评估鼻塞程度是客观准确的.
作者:岳承;杜晓东;徐鹏程;舒畅;邵雨花;何缘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ICU收治的134例气管插管患儿分组研究,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49%,相比参照组11.94%明显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相比参照组83.58%也明更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玮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采用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当中,随机将50例患者为常规急救组与院前急救组,常规急救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式,院前急救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治疗,将两组患者死亡率、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结果 院前急救组患者与常规急救组在急救后死亡率、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明显,而院前急救组患者急救效果明显优异于常规急救组(P<0.05).结论 研究证明,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降低换则会死亡率,建议在临床急救中作为首选方法推广.
作者:黄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高于对照组53.66%,观察组患者10个月内复发率为29.27%低于对照组51.22%,P<0.05.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效果理想,且术后复发率较低.
作者:宋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诊治的高龄初产妇中选取8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3)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3)则加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就2组初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母婴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55.81%、平均Apgar评分(8.82±1.0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0.23%、(7.12±0.63)分(P<0.05).结论 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均有正性影响,值得借鉴.
作者:高桂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偏瘫病人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偏瘫病人资料100例施行进行分析,根据病人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病人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以及舒张血管等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研究组病人加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之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关于神经内科偏瘫病人,为其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偏瘫位置的运动功能,使病人能够恢复到生活自理.
作者:史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角膜疾病患者124例(18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并且在同一个手术显微镜下由同一个医师团队进行.术后恢复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和跟踪查,统计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光眼发生的时间及术前原发症状.结果 纳入124例患者,188只患眼,手术成功188只,成功率100%;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2例,占22.34%.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原发角膜症状为化脓性角膜溃疡9例,眼化学伤10例,蚕食性角膜溃疡13例,粘性角膜白斑6例,其它角膜病4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时间为术后3个月内发生为30例,术后3个月~1年内发生10例,1年~2.5年发生为2例.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需长期跟踪观察,一旦发现应该结合患者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陈铁红;申海静;陈雪;李宏;苏云娟;刘冰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使用手术治疗的11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7,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n=57,实施常规护理),将这两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11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奥洛他定治疗,n=55)和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n=5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 奥洛他定在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