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结合体重指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分析

兰浩

关键词:超声, 体重指数, 脂肪肝, 诊断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结合患者体重指数进行脂肪肝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诊断并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0例进行分析,将200例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结合患者体重指数进行疾病诊断,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进行诊断.两组患者均进行活体组织检查进行确诊,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超声诊断与病理或活检结果比较,临床准确率为72%,采用超声结合患者体重指数进行疾病诊断的观察组临床准确率为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采用超声结合体重指数进行分析诊断,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且患者无创伤,易于接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慢性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 接受诊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成效予以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和18.0%,与观察组的94.0%和4.0%相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过程中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张丁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选取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150例,按其用药方式分为单一组(75例)及联合组(75例),单一组仅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联合组TC、LDL-C、TG水平显著低于单一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能相较单一用药疗效更佳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式剖宫产术对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VAS评分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少,创伤性小,避免了医疗的浪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11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奥洛他定治疗,n=55)和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n=5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 奥洛他定在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图像分析胎儿脑积水的临床研究

    超声脑积水是目前常见的胎儿畸形,在产前超声检查时即可发现.脑积水胎儿的典型症状为脑灰质移位,但也会由于病因不同超声图像表现有所不同.通过超声图像观察脑室系统的发育及脑脊液的循环,分析脑积水的病因,并对超声诊断胎儿脑积水的优缺点进行归纳,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60例为分析对象,均对全部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分析该护理效果及护理经验.结果 60例患儿中有32例痊愈,治愈率53.55%,其中6例重度、极重度患儿均转为中度.结论 对原发性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疼痛情况,对比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Cobb角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24±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8±0.62)(P<0.05)分;治疗后观察组椎体高度丢失(4.52±1.03)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48±1.12)mm(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椎体高度丢失.

    作者:冯现锋;杨建锋;毛帅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共60例作为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一组(3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观察组实施降钙素原检测后再使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抗生素治疗,将两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效患者有20例、百分比为66.67%;有效患者有8例、百分比为26.67%;无效患者有2例、百分比为6.67%).结论 通过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降钙素原检测后,再进行抗生素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普通外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病患54例,对病患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病患手术前心肺功能的情况,对病患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4例病患在手术之后需要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病患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相较于治疗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病患给予适当的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患的心肺功能状况,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景平;刘文丽;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在70%以上,符合药物支架植入术适应症并实施支架植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及丹红组各50例.常规组支架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丹红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药物应用10天,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复查有无血管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随访比较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丹红组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的例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CI)术后可以防治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并降低患者术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秦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使用手术治疗的11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7,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n=57,实施常规护理),将这两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对66例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各存在的优势与缺点.结果 X线表现:66例患者的X线平片影像结果均有明显的骨折改变显示,其中,16例显示椎管内有小骨片压迫骨髓,21例椎体有骨折线显示,9例椎管狭窄,48例横突、棘突合并骨折.CT表现:CT影像检查66例患者均提示存在椎体横径及前后径异常及骨折线信号,其中:54例提示椎体横径增宽,52例椎管内有小骨片,53例椎管狭窄,28例提示有合并横突、棘突骨折.结论 对脊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检查,CT效果明显优于X线平片,虽然CT检查相比于X线检查范围狭窄且操作复杂,但其对微小骨折信号及脊髓变化显示精准,临床应用价值高于X线平片.

    作者:张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并进行NIHSS评分评定,行头颅核磁检查,每例患者出院时进行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MBI)表进行评分,MBI<60分为生活功能障碍组,MBI≥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对前后二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选209例,前循环134例,后循环75例.前后循环二组中糖尿病、饮酒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前循环组中MBI等级与年龄、糖尿病、吸烟、NIHSS的有统计学意义.在后循环组中MBI等级与危险因素和NI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前后循环的预后的影响不同.

    作者:郭咏娣;吴瑞;赵丽玲;蒋大帅;王晓棠;武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临床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双眼皮不对称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出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行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选择重睑成形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去脂联合埋线.对比两组不对称双眼皮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别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5.同时,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治疗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0.00%,组间数据对比结果:P<0.05.结论 对于不对称双眼皮患者而言,采用小切口去脂联合埋线整形修复手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切口较小,很多患者对此表示十分满意.

    作者:卢新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治疗的肺结节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FVC、FEV1及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用作对象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然后分别为其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者:南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术后瘤床出血情况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术后瘤床出血情况.方法 对201例行开颅手术的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比较不同亚型术后瘤床出血情况.结果 20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30例,出血率为14.93%,其中I级出血率(17.75%)高于Ⅱ级、Ⅲ级(均为0,P<0.05),其中血管瘤型(35.71%)、分泌型(33.33%)、过渡型(34.62%)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结论 在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中,血管瘤型、分泌型、过渡型术后发生出血的几率较大,应加强预防.

    作者:相恒新;江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高于对照组53.66%,观察组患者10个月内复发率为29.27%低于对照组51.22%,P<0.05.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效果理想,且术后复发率较低.

    作者:宋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ICU收治的134例气管插管患儿分组研究,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49%,相比参照组11.94%明显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相比参照组83.58%也明更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玮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循证护理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的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统一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根据两组患儿疗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相关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优于治疗前,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具显著效果,不仅有利于减少疾病复发率,还能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黄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