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忠利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分别有9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是90.22%,并发症发生率是6.5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是70.65%,并发症发生率是20.6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CD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脑血管疾病行TCD(经颅多普勒)的诊治效果.方法 将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均实施TCD诊断,以观察脑血管疾病诊治效果.结果 经由TCD诊断后发现,100例患者中血液流动异常者92例,占比92.0%.结论 TCD可准确、快速的检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硬化、狭窄、扩张等病变,准确定位病变血管,对于中风病症的预测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丽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评价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医院心内科收治92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6周后对比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分别为60.9%、37.0%、2.2%,43.5%、43.5%、13.0%优于对照组50.0%、32.6%、17.4%,30.4%、34.8%、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CRP低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HDL-C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率39.13%,对照组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有助于增进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高阿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项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兴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N端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12(VitaminB12)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120例CHF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予CHF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5 mg(1次/d)及维生素B120.5 mg(1次/d),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峰值(E峰)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峰值(A峰)比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Hcy、NT-proBNP均明显下降(P≤0.05),E/A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变更加明显(P≤0.05).LVEDD、LVEF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能明显降低CHF患者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改善左心舒张功能,减轻CHF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旭;周麟;兰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支气哮喘(哮喘)患者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组、对照组,观察吸入舒利迭8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痰中嗜酸细胞计数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结果 舒利迭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减轻,FEV1、PEF提高,痰中嗜酸细胞计数、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下降.结论 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云南白药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难治性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云南白药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难治性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15例难治性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奇偶分为观察组210例和参照组205例.观察组与参照组采用相同的方法 治疗,对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云南白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出血情况、愈合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排液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于难治性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显著,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06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106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急诊输液的106例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抗生素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中32例泌尿系统感染、38例胃肠感染、26例呼吸系统疾病、其他部位感染10例;头孢类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42例,占39.62%;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27例,占25.47%;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18例,占16.98%;青霉素类抗生素6例,占5.67%;其他类13例,占12.26%,各种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均停药并对症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门诊输液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原因的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夏海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108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与画钟测试(CDT)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抽象能力、命名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T结果 为74例≤3分,对照组无,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定向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弱、记忆延迟、理解力下降等,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何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CU发生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控措施,为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做好临床预防工作.方法 抽取45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VAP的发生情况分为VAP组和对照组患者,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VAP危险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防控措施.结果 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平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发生率、 机械性误吸、抗生素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的使用以及意识状态均有一定的联系.结论 导致重症医学科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复杂,应采取全面综合的防控措施,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保证IC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作者:富媚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被动凝聚法两者结果 之间差异.方法 先用IFA法检测112份患儿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标本,再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这112份阳性标本,对两种方法 测定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12份IFA法MP-IgM阳性的标本,被动凝集法阳性91份.结论 IF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被动凝聚法.

    作者:胡志;潘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775例民航飞行学员腹部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存在问题飞行学员的比例,为干预飞行学员的生活习惯和科学得出飞行学员体检结论 提供参考.方法 在一定时间段内抽取若干期飞行学员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作为样本得出初步结果 ,再通过统计学方法 得出数据和比例结论 .结果 2775例腹部超声检查案例中有377例阳性结果 ,常见问题集中在肝脏钙化灶、脂肪肝、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且数据的方差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超声检查对于民航飞行学员体检时肝胆胰脾肾等方面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角妊娠的超声特征与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宫角妊娠的声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5例宫角妊娠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1)子宫增大,两侧宫角不对称,向外隆起侧宫角部可见妊娠囊或包块回声;(2)妊娠囊或包块与子宫内膜向连;(3)妊娠囊或包块周围均有较完整的子宫肌层包绕;(4)彩超显示来自宫角部的血流供应妊娠囊或包块.15例宫角妊娠中,超声宫角妊娠诊断符合率约为66.7%(10/15),误诊率约为33.3%(5/15),误诊5例,其中2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误诊为宫腔偏宫角部妊娠,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结论 超声对宫角妊娠有较高诊断价值,检查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龙明蓉;王友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观察和分析

    目的 对四孔法、三孔法以及单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以普外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四孔法、三孔法及单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一般情况、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影响,并对其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较四孔组和三孔组均有明显下降,但在手术时间上则明显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结束治疗时单孔组患者其在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上均高于四孔组和三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出现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其住院治疗时间,进而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患者结束治疗时的生活质量,在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荣生;于伟;李秋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槲皮素可缓解过氧化氢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槲皮素是否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氧化损伤具有缓解作用.方法 用H2O2处理HLE-B3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用MTT方法 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同时利用ROS检测细胞内槲皮素对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效果.结果 槲皮素单独处理不会促进细胞增殖.在H2 O2处理下,槲皮素可有效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的堆积,进而抑制H2 O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结论 槲皮素能够显著缓解H2 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赵婷婷;陈章明;刘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和试验组(应用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各3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血-β-HGG下降至正常时间与试验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葛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制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解析表在老年住院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解析表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2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自制表使用前运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危险因素评估120例设为对照组,使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结合自制的解析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02例设为观察组.两组使用同一个评估表,在评估频率及评估对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情况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正确率(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75%);压疮发生率(0.98%)显著低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和评估解析表应用于临床,能指导护士正确快速地评估压疮高危因素,提高识别压疮的风险能力,及时采取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

    作者:范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MSCT诊断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20例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为胃壁不均匀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12例,节段性增厚7例,局限性增厚3例;17例呈均匀强化,3例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坏死;16例粘膜完整,4例粘膜破坏;2例胃壁浆膜面模糊,18例浆膜面清晰,5例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 MSCT检查对原发性淋巴瘤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杨宏;王晓倩;王紫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均、肺功能、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的PaCO2均降低,PaO2均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急性加重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白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腹腔镜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国产和进口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腹腔镜麻醉过程中发挥的临床效果.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国产组)和试验组(进口组)患者各35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及呛咳反射等变化进行详细记录,通过肌松检测患者的腕部尺神经,给氧去氨,运用芬太尼2μg?kg、丙泊芬2 mg/kg、咪达哇仑0.12 mg/kg配比实行诱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分别接受国产和进口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治疗,其规格选用0.15 mg?kg-1(3ED95).在进行监测的时候,如果患者肌松小于5%时,要采取气管插管项目,并地插管所需条件进行评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系统的受影响程度、体内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呛咳反射情况、术后残余等内容.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的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体内作用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肌松残留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了不良反应,比例为14.3%,而试验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现象出现.对比得知,试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理想.结论 进口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腹腔镜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术后情况相对比国产优秀,可以有效引进.

    作者:李多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航空公司5020名体检人员高尿酸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某航空公司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5020名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体检资料,比较各年龄段高血脂与血脂正常,超重或肥胖者与体重指数正常者高尿酸血症的统计学差异及血脂及体重指数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相关性.结果 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甘油三酯、胆固醇、体重指数均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相关联(P≤0.05).结论 合理膳食、调整作息规律、控制体重、降低血脂水平,并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认知等措施,对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和治疗早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