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玲;张晓昀;侯凤艳;郭华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er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功能恢复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达到40%以上.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对集中,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较低.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企业医院下属的社区,因体制关系,使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很大缺陷,因此,要提高血压的控制率,健康教育是必备手段之一.
作者:白文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老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科2008-01~2011-04收治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总结和必要的分析.结果:术后髋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认真及时纠正患者手术围术期出现的问题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丽萍;刘文艳;潘虹;李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9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探寻佳的护理技巧,具体落实术前宣教、指导;预防术后感染、术后康复护理和出院时的指导.结果:92例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恢复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胃大部分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孙燕;翟洪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负担.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不断研究的问题.研究表明,加强治疗和正确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发病率,减轻发病程度,为此,本文从分析糖尿病足病的发病机制入手,提出临床预防护理的有效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何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5-08~2011-05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CT所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5和L5/S1两个节段.其主要分型:①中央型;②外侧型;③远外侧型.结论:CT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其对侧硬膜囊、脊神经压迫的情况,对了解CT分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武丽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给手术病人带来的好处.方法:对实际开展优质护理的具体措施分析阐述.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家属,手术大夫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赵旋;母永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于临床上相对少见的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积累的经验向大家汇报.方法:选择我院2010-06~12间收治的1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诊断和治疗上的要点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切口愈合时间为35~45 d,随访1年后无复发,无排便失禁及肛门狭窄.结论:对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疾病,及时明确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尤为重要.
作者:柳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按照入院就诊时间的先后及对照的原则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方法安排就诊,观察组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进行全程引导就诊,包括提高导诊、分诊护士的优质服务理念及意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目的、相关知识的培训、礼仪的重塑及规范服务用语、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等多方面.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分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为(98.3±1.2)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为(87.6±4.1)分,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30.68,P<0.01).结论: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对门诊分诊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较好,能够充分的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护患纠纷,赢得医疗市场.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绿康银杏叶片的佳薄膜包衣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影响绿康银杏叶片薄膜包衣工艺的4个因素:包衣粉用量、出风温度、喷雾压力、包衣液浓度,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包衣粉用量、出风温度具有显著性影响,其次为喷雾压力,包衣液浓度无显著性影响,综合确定其佳工艺为A2B2C2D2.结论:优化所得的包衣工艺可行.
作者:麦海燕;肖佩玉;黄际薇;江先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方法:本院感染科自2007年以来采用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60例.结果:完全有效38例,部分有效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0%,与文献报道接近.结论:其操作简易安全,疗效可靠,经济实用,适合各种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吴卫兵;洪美珠;黄文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延缓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本社区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2人,对照组 32人,进行为期10个月的护理干预实验,对照组只按常规方式进行,不给予其他指导.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卫生宣教,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指导).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执行医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延缓了患者糖尿病的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兰国红;孙志梅;赵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服抗结核药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四联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口服抗结核药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四联药物(称联合治疗组)及口服抗结核药物+常规小导管闭式引流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比对照组胸液消失快,胸膜粘连发生率低.结论: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加四联药物注入胸腔,减轻了胸膜局部的炎症反应,加速积液消失,防止或减轻了胸膜肥厚和粘连.效果好于常规口服药物加小导管闭式引流者.
作者:魏胜全;任宝忠;王惠霞;唐广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滴葡萄糖酸钙佐治小儿肺炎顽固性罗音的疗效.方法:将154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静滴葡萄糖酸钙,对治疗前后咳嗽及罗音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咳嗽及罗音持续时间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滴葡萄糖酸钙辅助治疗小儿肺炎顽固性罗音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病程,且经济、方便、安全.
作者:朱军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型Ahmed FP7青光眼引流阀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6~2010-10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病人28例,采用Ahmed-FP7青光眼引流阀联合羊膜植入术进行治疗.通过对病人手术前视力、眼压和手术后1 d,1周,1月,3月,6月,12月病人视力、眼压的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Ahmed-FP7青光眼引流阀联合羊膜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时间为12月.结果:术后1 d时眼压,由术前53.51±5.67 mmHg降至术后20.49±6.52 mmHg;术后1周时眼压为18.42±4.37 mmHg;1月时眼压为16.76±5.32 mmHg;3月时眼压为15.43±4.87 mmHg;6月时眼压为15.57±5.22 mmHg;随访至12月时,眼压为15.55±4.62 mmHg.总成功率为93%.结论:应用Ahmed-FP7青光眼引流阀联合羊膜植入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张晓辉;蔡晓松;马新力;刘江;门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常规方法与改良方法,分析影响其成败的因素.方法:对100例标本同时进行常规与改良方法的操作,对比同一个标本两种方法得出的染色体显带的差异.结果:改良方法略优于常规方法,适合在实验室开展.
作者:谢桂芬;钟宝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2011-01~12临床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占临床总分离株的20.98%,并且依次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且耐药形势严峻.结论:重视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辅助临床制定佳治疗方案,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尤玉红;李贵;孙丽芳;徐殿霞;遇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致语言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语言障碍患者50例,分为康复组25例,对照组25例,在治疗前后通过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价患者语言功能,明显好转的为评价结果提高2度者,好转为评价结果提高1度者,并比较治疗后康复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康复组经4~6周治疗后明显好转18例,好转5例.对照组明显好转2例,好转4例.经过系统治疗的训练康复组言语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积极的主动性康复治疗可以进一步加快脑卒中致语言障碍的恢复.
作者:赵英子;何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5~2011-05完成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长180 min,短40 min,平均105±20 min,术中出血量多350 mL,少30 mL,平均150±18 mL.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式.
作者:王英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危重症肛周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按大便失禁出现时间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对照组应用凡士林软膏外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80.7%)及总有效率(1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37.1%、65.7%)(P<0.01);观察组的治愈时间[(4.9±1.6)d]显著低于对照组[(7.7±2.8)d](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肛周皮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佟振鹏;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