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性脑病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

王力红;金凤荣;王晓涛

关键词:肝性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表现, 意识障碍, 严重肝病, 行为异常, 功能失调, 代谢紊乱, 综合症, 肝硬化, 基础, 昏迷, 患者
摘要: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1],70%肝硬化患者可发生肝性脑病,常有明显诱因,昏迷前,常有先兆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80例患者分为无痛人流组(A组,n=200例),常规人流组(B组,n=80例).A组从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1 ug/kg和丙泊酚1.5u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即可开始手术;B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评估患者术中和术毕情况.结果:A组完成效果满意率高于B组(100%;92.6%).在手术2min时A组的SBP.MAP.HR比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B组的SBP.MAP.HR比手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毕均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者,记录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人流是安全可行.

    作者:刘凤娟;于淼舒;王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小儿鼾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鼾症是儿童常见病,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主要病因,传统盲视下腺样体切除很容易损伤周围组织,产生严重并发症,在鼻内镜下结合鼻科全自动切割吸引器治疗小儿鼾症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娟;程兆娟;王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的一些心电现象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对房颤的认识逐渐得到重视,随着腔内电生理学的研究进展,仅认为房颤是由心房内简单地持续折返激动引起这一传统观点遭到挑战.

    作者:韩永柱;张文山;许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应用脑苷肌肽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5例(治疗组)与2002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窒息复苏后立即收入住院的新生儿及发生HIE的住院新生儿56例(对照组)作对比研究.

    作者:骆萍;史湘英;杨晶;王艳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可达龙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房颤病人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可达龙;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和洋地黄,观察复律及心室率情况.结果:可达龙在转复窦性心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心室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达龙在房颤复律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作者:邢永华;李丽颖;赵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重症脑血管病60例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如果做好院前急救,对下一步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60例重症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孟春梅;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脊柱后关节紊乱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脊柱后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好发于弯腰位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起病突然.自从2004年2月到2005年12月共诊治脊柱后关节紊乱127例,通过手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廖全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的差错事故及其防范措施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专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1].

    作者:孙志梅;孙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50例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外科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其主要的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终导致急、慢性尿潴留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选择1987-2005年间的60例病人,经过精心的术后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金凤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硬膜外腔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术后自控镇痛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不同速率罗比卡因在开胸术后硬膜外腔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0.05%罗比卡因十芬太尼1ug/ml,8ml/h;Ⅱ组0.1%罗比卡因十芬太尼2ug/ml,4ml/h,Ⅲ组,0.2%罗比卡因十芬太尼4ug/ml,2ml/h.观察病人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结果Ⅰ、Ⅱ组较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Ⅱ组对开胸手术后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运动神经及循环影响轻微.

    作者:于淼舒;刘凤娟;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黄连商品鉴别及不同炮制方法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病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作者:郑美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取代损坏关节,可解除患者的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3年开始至2005年对63例患者进行了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感染及并发症,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薛丽萍;贺钧;杜国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TCD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TCD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34例在发病3d内进行TCD和BAEP检查,并与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健康人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CD诊断VBI的敏感度79.4%,特异度为95%;BAEP诊断VBI的敏感度73%,特异度为90%;将两者结合则敏感度为91.2%.结论:TCD和BAEP相结合提高了对VBI诊断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诊断VBI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王文科;苏蕾;王银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灌注评价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目标是尽早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前向血流和维持其通畅性.尽快恢复梗死相关血管TIMI3级被认为是再灌注成功的金标准,但心外膜大血管达到TIMI3级时,末梢冠状动脉灌注可有很大的差异性.

    作者:王保中;张丹梅;王哲鹏;赵凌怡;陈慧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6例分析

    目的:采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来探讨对胸腔积液病人的治疗.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复张,病人对该方法均耐受,不良反应小,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结论: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封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通过植入一个特制的特定型号的金属支架于冠状动脉狭窄处,使冠状动脉持续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通畅,保证病变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血管治疗技术.

    作者:马静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全氟丙烷气体填充术的护理

    气体填充法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自1938年以来一直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常用的眼内填充物[1],全氟丙烷(perfluoropropane,C3F8)由lincoff选用以来,以其无毒,眼内滞留时间长,眼内填充效果好.

    作者:薛丽萍;刘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疗效观察

    目的: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疗效观察.方法:对69例患者行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精液质量改变致不育,手术可以改善精子质量.

    作者:张赞;李孝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IL-2在骨髓移植中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而且,很微量的细胞因子就会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其中,IL-2是一个研究较早,应用较广的一种.本文就IL-2在骨髓移植中的作用进行文献复习,得出相应结论:认为血浆中的IL-2的浓度与急性GVHD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了应用大剂量IL-2治疗时,减少了GVHD的发生;在临床上,随着重组细胞因子的问世,应用IL-2相关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骨髓移植中的排斥反应.

    作者:崔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在校本科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

    目的:研究患失眠症在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卡特尔十六人格因素量表(16PF)分别对54名患失眠症在校本科生和55名健康在校本科生作对照研究.结果:SCL-90中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等因子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EPQ及16PF显示研究组在情绪稳定性、低敢为H、高敏感I、高怀疑L、高幻想M、高忧虑O存在差异(P<0.05).结论:患失眠症的在校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较为一致,失眠的发生与个体素质呈现相关.

    作者:周志壮;苏展;于永达;高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