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诊断进展期胰腺癌38例的临床分析

姜爱玲;单锦芝

关键词: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胰腺癌
摘要:胰腺癌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我们通过总结分析38例进展期胰腺癌的超声结果及声像图特征,与X线、CT扫描、超声引导细针组织学活检结果对比,进一步探讨B超在诊断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关系.方法:运用76%泛影葡胺进行了宫输卵造影,观察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及45例输卵管通畅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增生情况,运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处理并加以探讨.结果:输卵管阻塞组患者的卵泡平均大小仅为1.69cm× 1.54cm,欠佳率为86%,内膜厚度为(0.74±2.3)cm;输卵管通畅组卵泡平均大小1.86cm× 1.81cm,内膜厚度为(1.1±2.6)cm.2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卵泡直径和内膜厚度均明显差于输卵管通畅者.输卵管介入术后应重视促使卵泡发育、内膜增生,从而提高输卵管再通后的受孕率.

    作者:梁瑞宁;姜玉婵;李冬兰;王慧民;卢君;章海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治疗鹅掌风30例

    鹅掌风是真菌感染性疾病,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易复发.我科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毅;张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云南白药加地塞米松和巴曲酶治疗顽固性咯血的疗效观察

    顽固性咯血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给患者精神上带来很大压力,常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且有可能引起窒息死亡.我科自1998年开始,用云南白药加地塞米松和巴曲酶治疗此类病人,发现具有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华;陶学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探讨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UA通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已经成为心血管临床关注的焦点.UA发生随年龄而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按接受治疗或住院情况估计,UA在人群中的总发病率为1%~2%.

    作者:陈宁南;刘中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往往是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居于子宫颈粘膜内形成慢性炎症.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现就慢性宫颈炎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于少伟;陈敏;毕洁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2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疾病,早期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但往往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使治疗不理想.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2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峭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优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愈女性不孕症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优化方案.方法:118例内分泌失调性女性不孕患者首选中药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结合中药调整月经周期法,同时根据监测排卵多项指标,选择性加用E2、P、CC、HCG、HMG、BCT、达因-35、安体舒通等.结果:118例女性不孕中,属小卵泡排卵者9例,黄体功能不全16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症(LUFS)11例,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18例,高T血症11例,高PRL血症14例,尿LH早期阳性6例,正常促性素16例,低促性素11例,高促性素6例.其中单纯用中药治疗者25例,占21.19%;中药分别加用E2、P、CC、HCG、HMG、BCT、达因-35、安体舒通治疗者93例,占78.81%.结论:内分泌失调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排卵对及时制定出优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具有优越性.

    作者:许小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耳内镜在小儿鼻腔及外耳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小儿鼻腔及外耳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例鼻腔异物及8例外耳道异物患儿,在全麻耳内镜指引下实施异物取出术.结果:15例中,14例一次手术成功取出,1例鼻腔异物术前滑落,术中未见异物.结论:应用耳内镜指引行小儿鼻腔及外耳道异物取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庄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渴丸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3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渴丸组)192例,对照1组(磺脲类药组)95例,对照2组(双胍类药组)63例.治疗2月分别观察病情变化及测定血糖、尿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1组有效率70.5%,对照2组有效率57.1%,治疗组与对照1组、2组对比疗效及血糖、尿糖、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检测指标差异显著,P<0.01.结论:消渴丸中药成份与优降糖协同促进了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抑制NIDDM患者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迅速地提高了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性,有效地降低血糖,减少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

    作者:吴继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在盆腔淤血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淤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因临床主诉多,体征往往与症状不相符,所以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我们总结了我院从1996年以来的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60例,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汪利群;舒宽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B超对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458例分析

    目的:探讨B超对不孕症患者卵泡动态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8例经腹超声,必要时经阴道超声动态监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大小、位置、透声及张力情况.结果:排卵率居首位者卵泡为18~30mm,月经周期14~15d,卵泡位于卵巢边缘、张力高、透声好为成熟卵泡.排卵障碍与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B超能动态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成熟、排卵,对于预测卵泡的成熟度及排卵时间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还能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因此,超声监测卵泡是一种简便、直观、完全可靠的手段.

    作者:段欣;林晓文;林燕明;邹叶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36例疗效观察

    增生性膝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为退行性病变,广泛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症状常因劳累、外伤、寒冷等因素引起,由不适到疼痛,影响功能,病程绵长.近两年来,运用中药内治、按摩、超短波理疗等综合治疗病人36例,疗效较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爱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首诊发热之弓形虫病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首诊有发热之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首诊医师对本病认识水平.方法:对弓形虫病且首诊即有发热的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各系统侵袭情况及预后的比较分析.结果:本组21例中11例仅表现为发热,4例合并有单系统侵袭,6例有2个或以上系统受侵袭表现,脑、肺及消化道损害临床表现居前三位.结论:单纯表现为发热者多见,合并其他系统损害者临床表现类型以脑、肺、消化道常见,脑型预后差.

    作者:罗俊明;李羲;谢建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9例阵发性快室率心房纤颤伴长R-R间歇患者窦房结功能检测及随访

    目的:检测阵发性快室率心房纤颤伴长R-R间歇患者窦房结功能并随访,以判断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必要性.方法:9例阵发性快室率心房纤颤伴长R-R间歇患者,发作时24h动态心电图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诊断,非发作期以窦性心律为主.住院后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测 SNRT、cSNRT、SACT显示窦房结功能正常,予药物复律后1周、1月、3月、6月及1年随访.结果:9例患者经随访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据,且无临床症状发生.结论:以基础心率为窦性节律的阵发性快室率心房纤颤伴长R-R间歇患者,可试予终止快室率心房纤颤而非必须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

    作者:万明勇;万建国;张春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妇女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产后出血患者86例(观察组1)、重度妊高征患者75例(观察组2)和正常妊娠妇女¨0例(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F)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产后出血组血小板参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相比,PL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PV、PDW、P-LC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及产道裂伤等,单纯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无预测性意义,血小板参数变化对重度妊高征病情监测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宁宁;蔡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穴位埋线治疗分裂症听幻觉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穴位埋肠线治疗分裂症及听幻觉的疗效.方法:研究组88例,使用穴位埋线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92例,使用足剂量利培酮治疗.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进行PANSS、SAPS、TESS等量表评定.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的PANSS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在6周末PANSS总分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2组显效率分别为65.9%、65.2%.2组间SAPS量表比较,在4周末、6周末时,幻觉分量表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副反应比较,利培酮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分裂症及听幻觉,疗效显著,副反应少,方法简便,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玲;张华坤;夏水银;龚发金;万建国;郭明;余雪虎;张雷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瘀积征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护肝及对症治疗和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征35例,观察疗效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情况.结果:35例均妊娠足月,皮肤搔痒、黄疸等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8例在终止妊娠前血清总胆汁酸正常;7例轻度升高,产后1周恢复正常.其中9例剖宫产,26例阴道助产,母婴均平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肝内胆汁瘀积征疗效确切.

    作者:邱玲琍;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归脾汤配合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6例

    1998年1月~2004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11例.我们对其中的56例患儿采用归脾汤配合激素治疗,并与纯用激素的55例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旭平;项代凤;刘明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经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病人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稳心颗粒,对照组使用心律平100mg,2组均观察4周.治疗前后每周做1次普通心电图及各做1次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率为91.8%,对照组显效率为87.8%;ECG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38 7%,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显效率为34.6%,总有效率为69.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ter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40.8%,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显效率为43.1%,总有效率为67.3%.结论: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其效果略优于心律平.

    作者:徐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恩丹西酮和氟哌利多对预防术后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的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年龄20~60岁,体重45-60Kg,ASA Ⅰ-Ⅱ级择期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均无恶心呕吐,无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田金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