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安;邱志勇;高天师;郑志荣;王成轾
自1994年元月到200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疽性胆囊炎(Gangrenous Choleystitis GC)24例报告如下,并就其声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结合文献做一讨论.`
作者:唐风珍;崔祥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动血液分析仪MEK-5216K是日本光电公司的产品,仪器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具有自动进行血细胞16项三分类的计数和分析功能,可进行全血和末稍血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内置稀释器,既可用于常规检验也可用于急诊检查,近我们对该仪器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内容及结果如下:
作者:黄燕;卢依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43岁,农民,住院号23334,以持续性酸痛5h,伴晕厥3次于1999年2月21日住院.末次月经1999年2月8日.
作者:刘秋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和临床外伤后出现症状的早晚,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三型[1]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异常密度区,血肿密度可呈高密度、低密度、混杂密度及等密度.
作者:涂序真;何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藿香正气片是经典的中成药,又为非处方药而普遍使用,为保证药品质量,本文用二次展开法对该药广藿香油中的百秋李醇进行分离鉴别.具体操作如下:
作者:姜静;王彬彬;郑越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脾破裂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较常见,脾损伤的程度引发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并不同.处理不当常造成并发症,甚或延误病情造成死亡.[1,2]现将40例脾损伤的声像资料,根据手术与超声表现分为三型:Ⅰ型:中央破裂型;Ⅱ型:包膜下破裂型;Ⅲ型:真性破裂型.探讨声像图分型与手术的关系.
作者:邓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父母强迫喂药致幼儿颈椎半脱位,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段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杨某某,男,67岁,病例号:219985.病人于2002年8月23日开始出现双眼睑浮肿,阵发性咳嗽、胸闷、气短,2002年9月1日去哈市某医院就诊给予拍胸片示:双肺纹理强,尿常规未见异常,B超示:肝小血管瘤.
作者:黄晓娟;冯琦;鹿宪萍;于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全麻术后麻醉未清醒或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应用无创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为患者合理给氧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标.同时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爱华;杨学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986例腹部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非自控镇痛(PCEA),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谭俊玲;吕海;任晓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7年第4季度省临床检验中心发放一株产单核李斯特菌(编号:97403)作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室间质评的质控菌种之一.
作者:张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病因,提出妇女自我保健的对策.方法:对1994~2000年累积观察的7218名女性乳腺病人中乳腺癌患者的数量、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该病的多发年龄为40~60岁,20~29岁妇女中也发现乳腺癌病患者,提示该病的流行出现年轻化倾向.结论:注意早期检查,强化预防意识,加强体育锻炼;合理的膳食结构.
作者:邓华红;李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液流变学研究血液的流动与变形的问题,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朱小妮;沈红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痛经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当中,运用温经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刘铁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UD致异常子宫出血联合用药效果.方法:放置IUD1~9年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400例,随机分成AB组.A组300例采用口服益母草冲剂,云南白药胶囊及抗生素,B组只服抗生素.结果:A组277例(92.33%)、B组52例(52%)获得成功,两组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可减少IUD致异常子宫出血.
作者:王春佟;张淑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某种商业目的,广告商大力宣传儿童要补钙,吃钙,一些患者家长也产生一种盲目补钙的错觉,认为多吃钙就是好.
作者:史湘英;岳金华;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产褥期乳腺炎的多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从事产后访视六年,访视产妇661例,其中,发生急性乳腺炎41例,占总人数的6.2%.可见该病发病率较高.所以,在产褥期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作者:史爱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口老龄化为当代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也成为广泛研究的问题而日益被重视.本文通过对100例60岁以上住院病人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对我公司老年人所患疾病及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讨论.
作者:王庆捷;任亚凤;马满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处理是腹部外科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在预防及处理切口感染的问题上找到一个临床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天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简要叙述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和循证医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临床医生应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循证医学实践的认识和学习.
作者:张艳荣;商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