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C对尿糖测定(GOD法)的影响(附2042例尿糖检测结果分析)

田玉玲;屈长志;丁进芳

关键词:维生素C, 尿糖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3大类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尿糖检测又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常规指标,并提供和调整治疗药物剂量的参考[1].目前各医院的尿糖测定大多采用了干化学法即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98例

    自1999年1月~2002年5月,我们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9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飞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肝纤维化临床探讨

    2001年2月~2002年8月我们采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6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观察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探讨苦参素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王健生;张海;牛瑞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T早期诊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头颅CT表现与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关联性,以分析单纯凭CT影像改变早期诊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有CT复查的颅脑外伤住院病例共125例,以时间顺序采用单盲法对首诊CT图像进行统计分析;首诊CT发现有原发性颅内脑损伤78例,将CT复诊图像与首诊图像对比,共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19例(其中1例为首诊CT图像正常).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与早期CT表现无明显特定的必然联系.结论:原发性颅脑损伤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直接原因.早期CT影像改变应积极与临床表现相联系,一旦患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或原有症状、体征经积极治疗未见减轻或逐渐加重者,应及时复查CT以早期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作者:陈利军;刘文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夏枯草及抗炎1号注射液经肝动脉联合灌注治疗大鼠晚期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夏枯草及抗炎1号注射液经肝动脉联合灌注对大鼠晚期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30只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晚期原发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和盐水组,每组各10只.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固有动脉分别灌注生理盐水0.5mL、夏枯草注射液0.6g/kg+抗炎1号注射液0.45g/kg、顺铂(DDP)4mg/kg+羟基喜树碱(HCPT)1.5mg/kg+5-氟脲嘧啶(5-FU)34mg/kg.结果:与化疗组和盐水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较好,肝重/体重低,病理性肝损害轻,生存率高(90%对60%,70%,P<0.05).结论:经肝动脉联合灌注夏枯草及抗炎1号注射液较灌注化疗药物对诱发性大鼠晚期肝癌具有更好的作用.

    作者:张海波;蔡安和;周荣耀;张闽光;杨秋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耳穴压豆治疗经期头痛的体会

    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经期头痛30例,包括经期前、中、后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丛金丽;董兰芬;王晓霞;张小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临床研究

    妇女乳腺癌临床常见,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子宫颈癌,近年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对56例钼靶摄影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的X线摄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这些簇状钙化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靖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颈癌基础研究进展

    分别从HPV感染、细胞凋亡、粘附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等与宫颈癌的关系论述近年来宫颈癌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作者:张燕;肖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供应室血源性感染原因与对策

    医务人员血源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患者的血液及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供应室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具有更多的接触血液病原体的危险,结合我院的实际,浅谈供应室血源性感染原因及对策.

    作者:莫晔;洪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放射性肺炎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诊治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50±3)岁;中心型肺癌3例,周围型肺癌3例;小细胞末分化癌2例,鳞癌1例,腺癌3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小脑转移1例;6例病人均配合化疗进行了2~3个疗程传统常规放射治疗,每周5d,疗程6周.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旋转复位法配合骶管注射与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旋转复位配合骶管注射及骨盆牵引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清宫终止11~16周妊娠30例疗效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广泛用于终止早孕,成功率达90%,但孕11~16周单纯药物引流产有一定的并发症,行宫颈插管钳刮或利凡诺引产亦有许多不足.本院对30例要求终止11~16周妊娠的患者进行药物引流产配合当时清宫,效果好,痛苦少,成功率高,为临床终止11~16周妊娠提供了一种佳方法.

    作者:代江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运用土鳖虫杂病治验4则

    1心悸案(风心病并心衰)刘某,女,15岁,1984年5月就诊.双踝关节红肿热痛4年,心悸、喘息、咯血、浮肿2年.长期服用强心剂方可自理一般生活.1个月前因感冒,心悸、喘促、咯血、胸痛,浮肿加剧,活动受限而来院治疗.用强心、利尿、抗炎、低热饮食综合处理后,心悸、喘促好转,但腹水、浮肿不消而请中医会诊.

    作者:肖修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绞痛是冠心病具有典型症状的一种类型,根据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度及病情变化,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类,二者治疗措施和预后明显不同.

    作者:徐炽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硝唑冲洗宫腔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临床观察

    为防止有高危感染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发生术后宫腔及切口感染,我们应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红;陈风华;杨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核分歧杆菌引起关节炎1例报道

    某男,56岁,2002年10月中旬因关节疼痛来我院就诊,经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有典型的红、肿、局部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经常规检查:Hb120g/L、WBC13.4×109/L,(N0.74,L0.23,M0.03),ESR38mm/h,CRP(+),ASO(+),RF(-).

    作者:肖叙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阴尖锐湿疣48例疗效观察

    自2001年5月~2002年5月对48例女阴尖锐湿疣的诊断通过外阴醋酸白试验均符合卫生部2000年7月制订的<性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中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采用陕西咸阳高科药物研究所生产的尤沙星局部涂沫及中药浓缩液熏洗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灸法治疗术后尿潴留10例

    我科2001年以来采用神灸300治疗手术后尿潴留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百症赋》中对穴应用举隅

    <百症赋>出自明代针灸学家高武的<针灸聚英>[1],为高氏的针灸文献之一,原作者姓名不详.在这篇歌赋中,共列症91种,处方一穴的18症,一方二穴的73症[2],其处方取穴少而精,疗效显著,应用临床,每取奇效,兹举1~2例,以抛砖引玉.

    作者:刘俊昌;刘俊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痨致药物性肝炎23例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发病率高,常规运用西药护肝疗效欠佳,而中西药治疗效果却显著.本人近几年以来治疗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8例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15例中、重度患儿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治疗7~14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