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破裂相关因素分析

赵会荣

关键词:卵巢肿瘤, 腹腔镜,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时破裂的相关因素,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生囊肿破裂42例(破裂组).未破裂68例(未破裂组).两组比较,患者年龄、孕产次、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变及腹痛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叉(均P0.05).破裂组手术时间(108.72±3.10)min,未破裂组(99.02±4.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左侧肿瘤和盆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8.1%.明显高于未破裂组的41.2%和13.2%(P<0.05).结论 术者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术中使用取物袋,可减少囊肿破裂发生,如发生破裂,及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不影响妊娠.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2例误诊分析

    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invasive fibrous thyroiditis,TFT)临床比较罕见,我院肿瘤外科曾收治2例,分析如下.

    作者:朱红成;闫丰;赵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3、7、14天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0、IL-8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IL-10在发病后第1、3、7、14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9±4.90)、(16.75±5.16)、(13.71±5.66)、(13.68±4.80)ng/L vs(8.76±4.22)ng/L;q1=4.32,q3=8.80,q7=5.45,q14=5.42,均P<0.01);IL-8在发病后第1、3、7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38±17.11)、(33.71±19.86)、(43.92±18.54)ng/L vs(20.25±12.17)ng/L;q1=3.93,q3=4.36,q7=7.67,均P<0.01);IL-10与IL-8不相关.结论 IL-10、IL-8 均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高瑞利;左平祥;张国华;蒋欣;刘希奇;张宁;王冬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aspase8和Caspase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细胞凋亡调控和执行蛋白表达异常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组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标本 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比较三组的表达.结果 Caspase-8、Caspase-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值均低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内膜的表达值(P<0.05),其中异位内膜的蛋白表达值低(P<0.05).两种蛋白在分泌期的表达值均高于增生期,并随着RAFS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减小(P<0.05).结论 Caspase-8和Caspase-3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解胜兰;韩平;邢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额叶癫(癎)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

    目的 分析和总结额叶癫(癎)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80例确诊为额叶癫(癎)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额叶癫(癎)发作形式: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及继发全身泛化.发作特点:发作时间短、运动突出,为强直性或姿势性,发作后意识障碍轻或无,发作频、夜间增多;②发作间期脑电图:额部导联的棘波或尖波,一侧或双侧多时性尖波或慢波;发作期脑电图:额部爆发性节律,很快同步化.结论额叶癫(癎)是一组较为特征性的癫(癎)综合征.

    作者:徐慧文;周祥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1985年,Chin等[1]从体外培养的兔成纤维细胞中分离出一种能够降解结缔组织的金属蛋白酶,将其命名为基质溶解素(stromelysins,SLs).SLs与随后发现的胶原酶合称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作者:胡鹏;覃远汉;经承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220例疗效观察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溃疡病出血居首位[1].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并与氨甲苯酸、安络血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成山;于涛;张晓帆;韩凤琴;张爱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羊水偏少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羊水量减少包括羊水过少和羊水偏少,羊水过少对胎儿预后影响严重,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而羊水偏少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报道不多.现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断为羊水偏少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羊水偏少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亚红;朱士晓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100例住院ACI患者LPA水平,并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分为5个亚型,分析TOAST各亚型LPA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TOAST各亚型构成比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8%,小动脉闭塞型33%,不明病因型12%,心源性栓塞型11%,其他病因明确型6%.心源性栓塞型LPA水平高,其余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不明病因型,而小动脉闭塞型低.LPA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263,P<0.05).结论 ACI患者LPA水平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LP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廖仁昊;梁容仙;王敬;陈立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亚健康失眠人群睡眠结构分析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检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情况和PSQI总分值.结果 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表现为睡眠总时间不足(26.1%)、浅睡期增多(100%)、深睡期减少(87.0%)、快速眼动期不够(60.9%)、入睡潜伏期过长(65.2%)、觉醒次数过多(47.8%)、觉醒时间过长(43.5%).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12~16分的中度失眠为主(73.9%).PSQI与睡眠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 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特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易醒等,但其失眠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与失眠程度之间无明显密切关系.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刘毅;周登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42例AAD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住院期间其病死率,对AAD患者近期预后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13例(死亡组),病死率为30.95%.死亡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存活组,分别为(13.73±6.91)×109/L和(9.43±4.97)×109/L(P<0.05);死亡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分别为(118.54±22.38)g/L和(131.72±18.17)g/L(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5±1.15)g/L和(3.48±1.24)g/L(P0.05).白细胞总数升高组(≥10.0×109/L)病死率显著高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10.0×109/L),分别为41.18%和24.00%(P<0.05).血红蛋白水平减低组(≤110 g/L)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组(110 g/L),分别为50.00%和27.78%(P<0.05).结论 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判断AAD的近期预后.

    作者:周虹;王林;李广平;周长钰;陈剑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破裂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时破裂的相关因素,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生囊肿破裂42例(破裂组).未破裂68例(未破裂组).两组比较,患者年龄、孕产次、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变及腹痛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叉(均P0.05).破裂组手术时间(108.72±3.10)min,未破裂组(99.02±4.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左侧肿瘤和盆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8.1%.明显高于未破裂组的41.2%和13.2%(P<0.05).结论 术者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术中使用取物袋,可减少囊肿破裂发生,如发生破裂,及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不影响妊娠.

    作者:赵会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术后重症患者β细胞功能改变初探

    目的 探讨术后重症患者β细胞功能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术后入ICU患者年龄16岁且无糖尿病病史,根据APACHE Ⅱ评分是否10分,分为对照组和重症组.测定术前当日及术后第1天清晨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并计算HOMA-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重症组术后第1天FINS、FCP、HOMA-β细胞功能指数与术前当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FINS、空腹C肽、HOMA-β细胞功能指数与APACHE Ⅱ评分、APACHEⅢ评分和住ICU天数高度负相关.结论 术后重症患者可能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

    作者:何伟;张彤彦;许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早期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证明,静脉营养对抢救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的危重新生儿可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静脉营养危重新生儿56例,效果甚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房颤动犬心房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在心房颤动(房颤)时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健康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房颤组(n=8).房颤组置入永久起搏器,起搏时间24周.制备房颤犬模型,对照组不置入起搏器.在左、右心房切取组织块,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保存.两组石蜡切片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β和CRP,比较两组间IL-1β、CRP的表达水平.以平均吸光度表示各组IL-1β、CRP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房颤组IL-1β及CRP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3.8±3.5)%、(13.4±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1±3.8)%,(12.0±3.0)%],均P<0.05).结论 炎症因子IL-1β和CRP可能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促进的作用.

    作者:董蕾;刘元生;李燕;郭继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6例T2DM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利用B型超声检测T2DM患者EDF;同时检测PAI-1和纤维蛋白原.结果 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比健康对照组具有更高的PAI-1、纤维蛋白原水平.T2DM患者PAI-1基因4G/4G型PAI-1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型,EDF明显低于其他两型(P<0.05).结论 PAI-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T2DM患者的EDF.

    作者:颜晓芳;潘时中;严孙杰;张松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为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放大10倍的解剖显微镜在30具成人尸体(60侧)上观察枕大神经的行径、分段、分布、易卡压的部位及与枕血管的毗邻关系.用游标卡尺测量枕大神经易卡压部位与枕外隆凸、乳突尖、上项线等相关结构的距离,并标出易卡压部位的体表投影.结果 皮下段与浅筋膜连接紧密,较易形成卡压,枕大神经易卡压部位在其浅出部位,且有枕血管伴行.此部位枕大神经在枕动脉的内侧、枕外隆凸外(27.60±5.20)mm、上项线下方(18.46±5.12)mm处,其体表投影为枕外隆凸与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部位.结论 闭合性手术治疗枕大神经综合征的佳进针(刀)部位在枕外隆凸与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下方的稍内侧;术中不但要分离、松解枕大神经主干的卡压,同时也要分离、松解其皮下分支的卡压.

    作者:张廷才;司道文;刘丽华;张宇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总管异常引流致胆系顽固性炎症1例

    1 病历摘要男,19岁.上腹部疼痛10年余,因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寒战、高热来我院就诊.于10年前反复反酸、嗳气伴上腹部疼痛,后半夜疼痛加重,于进餐后症状缓解,黑便;当地县医院曾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止血、抗感染、制酸等保守治疗,病情好转.10年来经常发生类似症状.体检:腹平坦无包块,右上腹轻压痛,肝区叩击痛,余无特殊.

    作者:祝雅慧;何磊;赵永胜;杨坤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儿童群发性心因性疾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群发性儿童心因性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集体发作的16例心因性疾病惠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病前均有相同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精神刺激;躯体症状突出.与体征及器质性疾病不相吻合;症状有反复性、重复性、夸大性等.结论 心因性疾病症状多样,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对症药物治疗为辅.

    作者:张俊红;徐华;毕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年人腹腔积液46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腹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年龄35岁以下腹腔积液待查患者46例,均进行腹腔积液常规生化、病理及超声、CT、血肿瘤系列等多项检查,部分患者行胃肠镜及剖腹探查术.结果 46例患者中结核性腹膜炎21例(45.6%),结肠癌2例(4.3%),肝硬化2例(4.3%),恶性腹膜间皮瘤2例(4.3%),Budd-chiari综合征2例(4.3%),肝豆状核变性2例(4.3%),卵巢癌1例(2.1%),腹膜假性粘液瘤2例(4.3%),恶性淋巴瘤2例(4.3%,其中1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4.3%),胃平滑肌肉瘤1例(2.1%),产后低蛋白血症1例(2.1%).特发性门静脉高压1例(2.1%),嗜酸细胞性胃肠炎l例(2.1%),病因未明4例(8.7%).结论 以腹腔积液待查就诊的青年患者,病因学分析多为结核性腹膜炎,占45.6%,其次为与门静脉高压有关的腹腔积液、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还有一些少见病因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腹膜假性粘液瘤等.

    作者:郑荣娟;司雁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左上肢先天性动静脉瘘1例

    1 病历摘要男,25岁.左上肢截肢后伤口红肿、渗液1年余,收入院.9岁前左上肢较对侧细,无症状;外伤后左上肢明显增粗、部分皮温高.曾按骨癌治疗,无效.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